楼主: 读写学评

人说的是话,话能说明问题——这是华语学界百年来也没有揭示清楚过的问题

[复制链接]

4

主题

119

帖子

2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0
发表于 2020-9-30 19: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写学评
  你往论坛上看——“无”这个字有没有?而“有”字能不能用于解说论坛上“有字”?
  -----------------------------
  无和有,是一样的——如上与下、前与后、大与少一样,都是对应约用的语言。“无”字不仅直观可见,而且是有用的。有了“无”字,就已是“有道”的证据了。
  -----------------------------
  我把楼主这两个回帖结合起来理解。
  楼主在这两个回帖中强调把“无”、“有”纯粹地限定在语言的视野内,拒斥那种习以为常的将语词与其对应的指称物联系起来的思维形式;
  “无”就其指称而言,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对“有”的否定,但如果仅从字词本身来看,却是真真切切的“有”——有“字词”。
  进一步来说,既然有了“无”这个字,就更是真真切切地有了“听说之语”意义上的“道”——正可谓“不仅直观可见,而且是有用的”;
  因而,“无”不只是没有否定“有”,相反,“无”恰恰铁证如山地指证了“道”的“有”;
  而属人的世界也就此形成——拥有世界和意义就不过是拥有语言。
  在楼主看来,我在4楼的问题就是一个“隔言”的废话;
  “无”就在眼前,却莫名其妙地问“有”,实在是睁眼瞎一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5

帖子

11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5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19: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写学评
  你往论坛上看——“无”这个字有没有?而“有”字能不能用于解说论坛上“有字”?
  -----------------------------
  无和有,是一样的——如上与下、前与后、大与少一样,都是对应约用的语言。“无”字不仅直观可见,而且是有用的。有了“无”字,就已是“有道”的证据了。
  -----------------------------
  @天命不敢辞 2018-10-08 14:31:21
  我把楼主这两个回帖结合起来理解。
  楼主在这两个回帖中强调把“无”、“有”纯粹地限定在语言的视野内,拒斥那种习以为常的将语词与其对应的指称物联系起来的思维形式;
  “无”就其指称而言,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对“有”的否定,但如果仅从字词本身来看,却是真真切切的“有”——有“字词”。
  进一步来说,既然有了“无”这个字,就更是真真切切地有了“听说之语”意义上的“道”——正可谓“不仅直观可见,而......
  -----------------------------
  睁眼瞎,即所谓“日用而不知”——瞎在“说瞎话”。你我在这里的研讨,才入了所谓哲学正题——学说是由语言构成的,研究学说,是研究由语言构成的文本。而华语学界百年来对所谓哲学的研讨,研讨的却不是学说。个中的“要命”问题是:
  1、是把所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学识都带入到语言信用体系中来学用语言,还是屏蔽各类知识、经验、学识来乱学滥用语言的问题。
  2、是把数千年集纳在语言学法用法“信用体系”中的学识承学下来才能提升读写能力,还是依据对所谓“儒学”和“马克思主义”等狭隘一隅的信仰来学用语言就能达成正确无误的问题。
  3、是人话说得通有用,还是话讲不通也强调“真”有用——偏执的“真理”是否可信、可控、公益无害问题。
  4、语言对于文化公众来讲,其应用功能是通情、达理、约法、筹策、议案,还是为了说明“儒学”或“马克思主义”等言论是正确无误的?
  5、学说是用来说明问题、说服人、说和法策的,还是用来解说所谓国家、政府当局的统治管教法合情、合理、合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19

帖子

2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0
发表于 2020-9-30 20: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写学评 2018-10-10 03:16:50
  1、是把所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学识都带入到语言信用体系中来学用语言,还是屏蔽各类知识、经验、学识来乱学滥用语言的问题。
  -----------------------------
  楼主的这个问题看似平淡,其实意境很高,我尝试理解下。
  人们或许有一个关于语言习得的普遍误解:我们是在学校里在语文老师的教导下学会语言的,否则就多半是个文盲;
  而实际的情况是,语文老师对我们的教导仅仅是语言习得的一个环节,而且既不是最困难的、也不是最基础的环节;
  习得语言最基础的、或许也是最困难的环节是在学龄前漫长的生活中初步完成的;
  语文老师所做的是在学生已经领会到的语言技能基础上予以发音规范、语-文关联、语法规范和扩展。
  关于语言习得的这个误解看起来似乎无关紧要,却是不同语言观的一个显见表征。
  一种是传统的、理论化的语言观,这种语言观以一个超然旁观者的身份把语言看作由各种要素(字、词、句及其语法规则)构成的、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把各要素看作意义确定的、可以形式化、一般化的、现成在手的对象。
  另一种则是实践的语言观,这种语言观把语言看作构成人类生活世界的界线,语言不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就是思想本身;
  强调语言在不同情境下有着极其丰富的运用方式,同样的语词在不同背景中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传统语言观在语言习得上的一个合理推论就是楼主所反对的把语言从其具体的运用中分离出来予以研究和教学,即“屏蔽各类知识、经验、学识来乱学滥用语言”;
  这种乱学滥用语言的结果就是对丰富的源初语言的疏离,产生各种语言幻象以及基于此的各种错误思想和理论;
  而实践的语言观则要求对语言的形形色色的运用进行综览概观,借此才能洞察语言的各种幻相和误解、误用,最终引导我们回归丰富的源初语言和生活形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5

帖子

11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5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20: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写学评    2018-10-10 03:16:50
  1、是把所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学识都带入到语言信用体系中来学用语言,还是屏蔽各类知识、经验、学识来乱学滥用语言的问题。
  -----------------------------
  @天命不敢辞 2018-10-11 17:38:38
  楼主的这个问题看似平淡,其实意境很高,我尝试理解下。
  人们或许有一个关于语言习得的普遍误解:我们是在学校里在语文老师的教导下学会语言的,否则就多半是个文盲;
  而实际的情况是,语文老师对我们的教导仅仅是语言习得的一个环节,而且既不是最困难的、也不是最基础的环节;
  习得语言最基础的、或许也是最困难的环节是在学龄前漫长的生活中初步完成的;
  语文老师所做的是在学生已经领会到的语言技能基......
  -----------------------------
  人们大体是通过模仿来习用语言的。习用的纯熟度不够,就不能通透理解潜在于语言学法用法中的经验、教训和活用语言的智慧。“秘书文化”,终不能逃脱“领导意志”的强加。
  从语言的发生和优化过程来看,有实必有名。比如天体运行理论发生后,“地”字和“球”字就被活用组合到了一起了——这说明不论是实体地球还是语言学上的地球,对于人类,皆发生于天体运行论文本达成广普周知之后——四亿多年前发生的“地球”是不成立的。‘物理“与”物理知识“的发生原理不一样。这说明适用于科研的用语,不具备纳入人类学和语言文化议题中来使用的功能。“电脑”、“手机”、“扫码”等,都是应时变通用语言成果,但其适用议题范围是有限定的。“法策语言学”议题下不涉及事物,只揭示法理并标立法纲。
  特别是“共和”一词发生并被标榜为国名后,就意味着人类已经找到了解除人类不必要自抗内耗恶害的总办法。然而后学者木讷且情志偏执,却把已经通过流血流泪换来的“共和”法策,再一次忽略遗失了。这才是语言学在法策议题高端学研层次所应关注的“文化文明法策”主题。
  人类面临的一切不必要自抗内耗灾难的解除,首先要通过交流活动“说和法策”,然后才可能通过对公益法策的信仰来统一知行活动取向。这说明语言信用体系的应用功能是“说明”、“说服”、和“说和”功用。遗失了“说”的环节的是非评判,也便无所谓是非正误了。皆竟是非皆属“评”出来的。
  华语文化两千年来的法龙垄断拒学阻评文化统治,才是分合成败循环不止的总病根。本是通过合作的办法才可能解决好的问题,却偏执于解说合作单方——家长、老师、领导等该如何作为。实则是忽略了对方的作为,累死也无功——并一定是遗害深远的。
  对于公共问题,单方主动而对方被动的作为,是永无善果的。而善果的发生前提,是不  可歪曲承学公益无害的传统文化成果。把公共文化成果传续形成的语言信用体系标榜为“儒学”或某些个别中外学者的“思想”、“主义”、“理论”,是狭隘偏执的。所以说,领导管教法是不得法的。只有合作法是永恒正确的。
  “天命不敢辞”先生是当前学界罕见的具有学术敏感的前沿学者。交流用语也严谨而诚挚。语言文化的觉醒潜在着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最后的机遇”。全面重新整合文化学识体系,为后学者出一批辅学文本,是当前学界不辞的不朽之功。怎奈昏睡不醒的学界中,少有人堪当学评合作大任。学研达不到对语言文化信用体系一体统观、一统总述宏观高度,偏执于达不到“体系论”高度的系统问题瞎掰胡扯一番,终不能找得到“公理”和“总法”,因而也不可能筹划出可行高效的“知行活动法案”并进而达成学界共识。
  文法语言学学说论述结论我已成全了多年。可当前学界少有人能读得通。整合学识所采用的是归纳总结法,所以是以“合”为法,以求“和”为功的。该结论是:“公约公信公行、公行公约公信、公信公行公约法,优用学识文化策略实施法案”——这个结论已把一切公共问题的解决办法都讲清楚了——已没有再进一步修善的余地。有了大一统学说的终端结论,才能进一步依据终端结论来进行次分割系统分割——标立学科。而当前的大学文科教材,皆一统属于谬立学科、误导学研的“谬题”和“谬论”——怎可能不发生承学不得法遗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5

帖子

11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5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21: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写学评    2018-10-10 03:16:50
  1、是把所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学识都带入到语言信用体系中来学用语言,还是屏蔽各类知识、经验、学识来乱学滥用语言的问题。
  -----------------------------
  @天命不敢辞 2018-10-11 17:38:38
  楼主的这个问题看似平淡,其实意境很高,我尝试理解下。
  人们或许有一个关于语言习得的普遍误解:我们是在学校里在语文老师的教导下学会语言的,否则就多半是个文盲;
  而实际的情况是,语文老师对我们的教导仅仅是语言习得的一个环节,而且既不是最困难的、也不是最基础的环节;
  习得语言最基础的、或许也是最困难的环节是在学龄前漫长的生活中初步完成的;
  语文老师所做的是在学生已经领会到的语言技能基......
  -----------------------------
  先生的“丰富的源初语言和生活‘形式(秩序)’”说法,揭示了语言文化和生活秩序的构成法理关系。这是学界少见的前沿学术成果。我很认同。我将其表述为“文化文明”说法。而事实上大一统学说的文法结构三部分,应统述为“文化(文)文明(史)法策(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19

帖子

2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0
发表于 2020-9-30 22: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写学评 2018-10-12 00:05:46
  华语文化两千年来的法龙垄断拒学阻评文化统治,才是分合成败循环不止的总病根。本是通过合作的办法才可能解决好的问题,却偏执于解说合作单方——家长、老师、领导等该如何作为。实则是忽略了对方的作为,累死也无功——并一定是遗害深远的。
  对于公共问题,单方主动而对方被动的作为,是永无善果的。而善果的发生前提,是不 可歪曲承学公益无害的传统文化成果。把公共文化成果传续形成的语言信用体系标榜为“儒学”或某些个别中外学者的“思想”、“主义”、“理论”,是狭隘偏执的。所以说,领导管教法是不得法的。只有合作法是永恒正确的。
  文法语言学学说论述结论我已成全了多年。可当前学界少有人能读得通。整合学识所采用的是归纳总结法,所以是以“合”为法,以求“和”为功的。该结论是:“公约公信公行、公行公约公信、公信公行公约法,优用学识文化策略实施法案”——这个结论已把一切公共问题的解决办法都讲清楚了——已没有再进一步修善的余地。有了大一统学说的终端结论,才能进一步依据终端结论来进行次分割系统分割——标立学科。而当前的大学文科教材,皆一统属于谬立学科、误导学研的“谬题”和“谬论”——怎可能不发生承学不得法遗害?
  -----------------------------
  楼主客气。
  楼主的文法语言学学说颇为精深,我就此提出几个问题以便理解。
  楼主言道:‘物理“与”物理知识“的发生原理不一样。这说明适用于科研的用语,不具备纳入人类学和语言文化议题中来使用的功能。……“法策语言学”议题下不涉及事物,只揭示法理并标立法纲;
  又言道:“公约公信公行、公行公约公信、公信公行公约法,优用学识文化策略实施法案”——这个结论已把一切公共问题的解决办法都讲清楚了。
  楼主总结说:整合学识所采用的是归纳总结法,所以是以“合”为法,以求“和”为功的。
  我很赞赏楼主区分语言不同运用领域的理路,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语言的误解误用;
  就楼主的上述观点来看,楼主将“公共问题”作为自己的论域;
  这里的问题是,楼主的“整合学识”是要排除自然科学等非文化策略类的学识吗?
  楼主强调:“法策语言学”议题下不涉及事物,只揭示法理并标立法纲;
  这又似乎是指向某种形式化的语言规范;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楼主所谓“整合学识”,只是要通过对广泛的人类文化遗产和现代社会学识进行综观统揽,以归纳出某种评价公共问题相关理论的、形式化的语言规范体系;
  这个语言规范体系并不包含具体的道德、政治观点、理论,而是作为考察所有社会理论的语言学规范;
  楼主的语言学规范体系不仅涵盖了一般语言学的词法、句法,还统合了在文化历史脉络中形成的章法和文法;
  就此提供了一个普遍性的理论评价体系,因为任何理论都是语言的,一种以误解误用的语言所建构的社会理论必然是错误的。
  上述理解多半仅窥楼主高远之一斑,请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0-9-30 23: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崖飛雪    2018-09-29 21:48:41
  无声胜有声,话不投机半句多。
  -----------------------------
  @读写学评 2018-10-05 06:10:35
  这是你在自述,你的跟帖不如放屁吗?
  -----------------------------
  你误解了我的语言,又误用了自己的语言,真的不如放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5

帖子

11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5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 00: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写学评    2018-10-12 00:05:46
  华语文化两千年来的法龙垄断拒学阻评文化统治,才是分合成败循环不止的总病根。本是通过合作的办法才可能解决好的问题,却偏执于解说合作单方——家长、老师、领导等该如何作为。实则是忽略了对方的作为,累死也无功——并一定是遗害深远的。
  对于公共问题,单方主动而对方被动的作为,是永无善果的。而善果的发生前提,是不 可歪曲承学公益无害的传统文化成果。把公共文化成果传续形成的语言信用体系标榜为“儒学”或某些个别中外学者的“思想”、“主义”、“理论”,是狭隘偏执的。所以说,领导管教法是不得法的。只有合作法是永恒正确的。
  文法语言学学说论述结论我已成全了多年。可当前学界少有人能读得通。整合学识所采用的是归纳总结法,所以是以“合”为法,以求“和”为功的。该结论是:“公约公信公行、公行公约公信、公信公行公约法,优用学识文化策略实施法案”——这个结论已把一切公共问题的解决办法都讲清楚了——已没有再进一步修善的余地。有了大一统学说的终端结论,才能进一步依据终端结论来进行次分割系统分割——标立学科。而当前的大学文科教材,皆一统属于谬立学科、误导学研的“谬题”和“谬论”——怎可能不发生承学不得法遗害?
  -----------------------------
  @天命不敢辞 2018-10-12 14:50:22
  楼主客气。
  楼主的文法语言学学说颇为精深,我就此提出几个问题以便理解。
  楼主言道:‘物理“与”物理知识“的发生原理不一样。这说明适用于科研的用语,不具备纳入人类学和语言文化议题中来使用的功能。……“法策语言学”议题下不涉及事物,只揭示法理并标立法纲;
  又言道:“公约公信公行、公行公约公信、公信公行公约法,优用学识文化策略实施法案”——这个结论已把一切公共问题的解决办法都讲清楚了。
  ......
  -----------------------------
  @天命不敢辞 2018-10-12 14:50:22
  楼主客气。
  楼主的文法语言学学说颇为精深,我就此提出几个问题以便理解。
  楼主言道:‘物理“与”物理知识“的发生原理不一样。这说明适用于科研的用语,不具备纳入人类学和语言文化议题中来使用的功能。……“法策语言学”议题下不涉及事物,只揭示法理并标立法纲;
  又言道:“公约公信公行、公行公约公信、公信公行公约法,优用学识文化策略实施法案”——这个结论已把一切公共问题的解决办法都讲清楚了。
  ......
  -----------------------------
  “指教”不成。因为任何事情做好的办法只有合作一法。“物理”和“物理知识”的不一样,在于人们习用一个词来定位议题时,“物理”适用于工业科研,而纳入人类学议题时的“物理”,必须要归纳入人的“知识”体系——只是人类知识的一部分“物理知识”。这从语言学法用法上的归纳命名关系上而言,是“知识”包含了“物理知识”。这个归纳总结关系表明,人类学并没有“遗弃”科学,而是把科学知识转化为语言文化学识,通过“总述”为“物理学学识”的办法,纳入了人类的知识体系。对于知行主体而言,一切都是“知识”,而对于语言学法用法信用体系而言,交流关系中发生的一切都叫“学识”——是把“物理”转换为“知识”,再把私有的“知识”转换表述为“学识”的“代入充公”过程。这就区分清楚了“物理”是科研用语,“知识”是人类学用语,而“学识”是适用于语言文化学术批评用语的“语言适用议题范围”。
  “物理”、“知识”、“学识”的应变“活用语言”法则依据,是“文法”。正如您所述的“精深”——精深之处不在于学者私人的应题变通活用语言的能力了得,而在于约定俗成并优用成法的语言信用体系“法体”本身,是文化传续传统积淀下来的“公共文化成果”,只是学者们情志偏执之下,很难觉察其“公法则”实在而已。一但觉察后,词语的适用文法主题范围又是很直观的。“物理”在人类知行活动之外,“知识‘对应于人脑,”学识“是通过交流活动传续的不断更新膨胀体系。内外清晰而公私分明。
  “指教不成”的要义在于,承学是承学者的主动作为。失主动之下的外来提示往往不能凑效——人们皆处于“自以为是”状态。正是因为如此,我才十几年来不懈呼吁通过学评合作来建立学评公正秩序,通过学评来彰显学术新成果。否则“形而上下二分,屏蔽语言学法用法常识”的道教和物论思辨解说法仍会成为浅学者们的“吠学主流舆论”。
  华语文化人群两千多年来蒙受的不必要人为自抗内耗灾难的发生根源,是人物崇拜文化误导了人们的学研。交流用语一直处于学用不得法状态,就丧失了说明、说服、说和应用功能。依据文化化人法理,文化人格出了问题的病根是语言文化出了问题。说不明、想不清、做不好的因循关系还没有揭示清楚,那么官民相抗的分合成败恶循环就永不能终止。兴则两极分化、败则捣毁重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则无法实现共同觉醒、共同进步。两千五百年前写成的《道德经》中早就明确指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法理——家长、老师、领导等私人不要自以为是地胡做非为,要让“公道”发挥好它的“化育人”、“化育文明”、“化育学评秩序”、“化育公益法策”的说明、说服、说和功用。
  ——在通用母学说(文法语言学学说)还没有整合周全之前,各个分类学科的应用功能定位,就是缺失定位依据的——因而,谬立学科、谬立学说就是必然会发生的普遍现象。重新整合语言文化学识信用体系,是一项学界责无旁贷的浩繁合作公务。大师、圣人、伟人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合作不睦,共和无期!官刮民脂所以怕民反,官未搜刮何以畏民?民不失其所有无以仇官,各安本份何以自抗内耗不止?皆公私不分而已。
  学术问题是纯纯粹粹的语言学法用法问题。在人类交流活动中发生的一切是非正误,无不是学用语言正误问题——永恒不可能发生一例例外。人一定是会搞“阴谋”的,而语言的学法用法“处阳”——人人可见、人人可评——将“阴谋言论”清除掉,则法策用语化阴呈阳——“天下翕翕”——“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5

帖子

11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5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 00: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上文解析“天道无亲,恒与善人”说法:
  “天”指“头脑”——与“刑天舞干槭”中的“天”字用法相同。“天道”指人脑中的“思辨之道”——思辨是由语词标注的“类名”的组合法来标注思考流动范围的。这是人际交流可以达成共识的前提。
  “无亲”是指不关涉人际亲疏问题,只关涉公正言论的学法用法问题——已把人类之爱的博爱情感带入到语言学法用法中“正审”学说用语了。并倡导以“公正(德)”为法纲,来一统语言学法用法(以德统道)的“学说用语法则”。
  ——古来没有发生过有名无实的语言——即使是宗教言论,也是把人类的生活经验借宗教偶象来“托说”的有名有实言论。只是人们在解读宗教言论时不能还原人类的经验学识,误到人们托说的宗教偶象当真了所造成的误解而已。
  “善人”——友善、调和——所述的是人际关系公共问题。与《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用法相同。人一出生,是不具备自主生活能力的,所以具有与人调和相处的本能诉求。不可将“善”字作出与“恶”对应解析。该用法的“善”字,是与“抗争”用意相对应的。若解说与了与“恶”相对应的“善”,就解说成了私问题了。
  ——堪为经典的文化著作,无不是以论述公共问题为主题的。这是我们解读经典文化著作的入门功课。不可稍有偏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19

帖子

2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0
发表于 2020-10-1 01: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写学评 2018-10-13 23:25:40
  续上文解析“天道无亲,恒与善人”说法:
  “天”指“头脑”——与“刑天舞干槭”中的“天”字用法相同。“天道”指人脑中的“思辨之道”——思辨是由语词标注的“类名”的组合法来标注思考流动范围的。这是人际交流可以达成共识的前提。
  “无亲”是指不关涉人际亲疏问题,只关涉公正言论的学法用法问题——已把人类之爱的博    爱情    感带入到语言学法用法中“正审”学说用语了。并倡导以“公正(德)”为法纲,......
  -----------------------------
  楼主的这个文本解释很新颖,赞赏。
  不过倒是有几个问题。
  楼主强调“文法语言学学说”不涉及事物;
  我因此先是将该学说理解为反指称论的,此后又作为形式化的语言规范予以理解;
  但在楼主的释义示例中看到,其中的关键环节是借助“刑天舞干槭”的实际语言现象认定“天”指“头脑”;
  如此看来我此前的理解并非楼主的学说本意;
  那么楼主所谓“不涉及事物”的具体涵义是什么呢。
  此其一。
  其二,楼主的这个释义示例是古典文献在现代语言上的文本确认;
  这是否“文法语言学学说”的主要学术领域?
  其三,文本确认之外,“文法语言学学说”是否涉及其真理性的辨识?
  或者反过来说,楼主的释义本身是否有植入真理性的取向可能性?
  就此而言,古典文本释义有可能具有排他的唯一性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