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赵庚白

连载:《直方周易》系词 ——赵庚白译注

[复制链接]

8

主题

280

帖子

5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 03: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成性⑼存⑽存⑾,道⑿义⒀之门⒁。”
  【译文】成功将《周易》的特点存在于内心经常思念,这是了解事物规律掌握合理主张的途经。
  注释:⑼“性”事物固有的性质、特点。《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因地之性。”
  ⑽“存”存在。《公羊传·隐公三年》:“有天子存。”
  ⑾“存”思念。《礼记·大传》:“五曰存爱。”
  ⑿“道”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荀子·天论》:“脩道而贰,则天不能祸。”
  ⒀“义”合理的主张和思想。《论语·微子》:“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⒁“门”途经。《老子·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80

帖子

5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 04: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圣人有以⑴见⑵天下⑶之赜⑷,而⑸拟⑹诸其形⑺容⑻,象⑼其⑽物⑾宜⑿,是⒀故⒁谓之⒂象。
  【译文】圣人有介绍天地间深奥学说的办法,就是斟酌由众多事物中显示出的规律,从这些相似的事物中选择最标准的,基于这个原因称这个被选中的事物为“象”。
  此段系词篇幅较长,下面将其分段注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80

帖子

5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 06: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圣人有以⑴见⑵天下⑶之赜⑷,而⑸拟⑹诸其形⑺容⑻,
  【译文】圣人有介绍天地间深奥学说的办法,就是斟酌由众多事物中显示出的规律,
  注释:⑴“有以”有……办法。《战国策·燕策三》:“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之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⑵“见”(旧读xiàn)推荐,介绍。《左传·昭公二十年》:“初,齐豹见宗鲁于公孟,为骖乘焉。”
  ⑶“天下”自然界,天地间。《吕氏春秋·察今》:“知天下之寒。”
  ⑷“赜”深奥。《汉书·律历志》:“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莫不用焉。”
  ⑸“而”连词。表示顺接,即连接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是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可译作:就,并且,有时也可不译。《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⑹“拟”揣度,斟酌。《周易·系词上》:“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
  ⑺“形”显露,显示。《战国策·赵策三》:“赵王不悦,形于颜色。”
  ⑻“容”法则,规律。《韩非子》:“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80

帖子

5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 07: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象⑼其⑽物⑾宜⑿,是⒀故⒁谓之⒂象。
  【译文】从这些相似的事物中选择最标准的,基于这个原因称这个被选中的事物为“象”。
  注释:⑼“象”相似。《孙子·用间》:“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
  ⑽“其”代词。这(种),那,其中的。《汉书·苏武传》:“虞常等七十馀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⑾“物”观察,选择。《左传·成公二年》:“物土之宜,而布其利。”
  ⑿“宜”通“仪”。法度,标准。《诗经·大雅·文王》:“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⒀“是”指示代词。这,此。《左传·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⒁“故”缘故,原因。《吕氏春秋·审己》:“凡物之然也。必有故。”
  ⒂“之”代词。指代事物。《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80

帖子

5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 08: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⑴通⑵以⑶行⑷其典⑸礼,系⑺辞焉⑻以⑼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⑽天下之至⑾赜而⑿不可⒀恶⒁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⒂之而后言⒃,议⒄之而后动⒅,拟议以成⒆其⒇变化。
  【译文】圣人有用来介绍天地间各种活动的方法,就是观察其中符合普遍已经实施的法律、法规、行为规范、传统习惯中的内容,连结、组合在一起写入卦的文辞之中是用来推断吉凶的,基于这个原因称这些被写入文辞的内容为“爻”。《周易》中的文辞说的是天地之间最深奥事物并且不能有错误,说的是实施天地之间最大行动不能出现祸乱的办法,这是经斟酌以后的学说,是经过推测以后才创作出来的,经斟酌推测的学说认为是裁决那些变化的。
  此段系词篇幅较长,下面将其分段注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80

帖子

5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 09: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⑴通⑵以⑶行⑷其典⑸礼⑹,
  【译文】圣人有用来介绍天地间各种活动的方法,就是观察其中符合普遍已经实施的法律、法规、行为规范、传统习惯中的内容,
  注释:⑴“会”符合,投合。《淮南子·俶真训》:“足蹀阳阿之舞,而手会《绿水》之趋。”
  ⑵“通”共同的,普遍的。《战国策·赵策二》:“子不反亲,臣不逆主,先王之通谊也。”(谊:通“义”。)
  ⑶“以”已经。《史记·陈涉世家》:“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⑷“行”做,实施。《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
  ⑸“典”法律,法规。《周礼·大司寇》:“掌建邦之三典,轻典、中典、重典也。”
  ⑹“礼”礼法,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论语·为政》:“导之以德,齐之以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80

帖子

5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 10: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言⑽天下之至⑾赜而⑿不可⒀恶⒁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
  【译文】《周易》中的文辞说的是天地之间最深奥事物并且不能有错误,说的是实施天地之间最大行动不能出现祸乱的办法,
  注释:⑽“言”说。《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⑾“至”极,最。《吕氏春秋·制乐》:“欲观至乐,必于至治。”
  ⑿“而”连词。表示顺接,即连接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是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可译作:就,并且,有时也可不译。《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⒀“可”能。《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⒁“恶”罪过,过错。《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无恶不惩,无善不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80

帖子

5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 11: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言⑽天下之至⑾赜而⑿不可⒀恶⒁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
  【译文】《周易》中的文辞说的是天地之间最深奥事物并且不能有错误,说的是实施天地之间最大行动不能出现祸乱的办法,
  注释:⑽“言”说。《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⑾“至”极,最。《吕氏春秋·制乐》:“欲观至乐,必于至治。”
  ⑿“而”连词。表示顺接,即连接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是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可译作:就,并且,有时也可不译。《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⒀“可”能。《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⒁“恶”罪过,过错。《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无恶不惩,无善不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80

帖子

5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 12: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拟⒂之而后言⒃,议⒄之而后动⒅,拟议以成⒆其⒇变化。
  【译文】这是经斟酌以后的学说,是经过推测以后才创作出来的,经斟酌推测的学说认为是裁决那些变化的。
  注释:⒂“拟”揣度,斟酌。见《古代汉语词典》释“拟”。
  ⒃“言”学说,主张。《孟子》:“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⒄“议”通“仪”(yí)。忖度。《国语·郑语》:“昔先王议事以制。”王引之云:“议,读为仪。”(忖度cǔnduó:推测。)
  ⒅“动”作,出。《說文解字》作也。《康熙字典》又《广韵》出也。《礼记·月令》仲春,蛰虫咸动。
  ⒆“成”裁决。《周礼·秋官·讶士》:“四方有乱狱,则往而成之。”
  ⒇“其”代词。表提示。那,那些。朱熹《中庸集注》:“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80

帖子

5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 13: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鸣鹤在阴⑴,其⑵子⑶和⑷之。我有⑸好⑹爵⑺,吾与⑻尔⑼靡⑽之。”子曰:“君子居⑾其室⑿,出其言善⒀,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⒁之,况其迩⒂者乎?言出乎身,加⒃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⒄。枢机之发⒅,荣辱之主⒆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⒇也,可不慎乎!”
  【译文】“鹤鸣叫在隐蔽之处,可要慈爱地同它们和睦相处。我们在本质上就要喜爱小鸟,我们在接近它们时要在顺风方向做向下动作。”老师说:“君子坐在家中说出的话友好,就是传到千里之外也会有人响应,何况他附近的人呢?坐在家中说出的话不友好,就是传到千里之外也会有人违背他,何况他附近的人呢?语言是出自于人的自身,从中受益的是民众;行为发生在近处,看见的人可能来自远方。语言与行动,是君子处世的关键,关键的表现,是决定人荣耀还是耻辱的根本。语言与行动,是君子所能惊动天下的,能不谨慎吗?
  此段系词篇幅较长,下面将其分段注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