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1|回复: 0

元朝古钱币鉴赏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4-26 23: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至元通宝:至元(公元1264一1294年),蒙文折三,四级币。                    “ 大元国宝”古钱币鉴赏        元朝元武宗海山至大年间(公元1308一1311年)铸造。文字形制极为精美,乃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大元国宝只有折十型大钱,也是元代唯一的篆书钱。背龙纹者疑为开炉试铸样钱或镇库钱性质,未流用。         “大元”,即元朝(公元1271一1370年)的正式国号。“大元”是中国第一个把“大”字加入正式国号之中的朝代,之前各朝的“大”字均为尊称。该习惯后来也被明清继承,正式国号均为“大明、大清”。

大元国宝:元朝元武宗海山至大年间(公元1308一1311年)铸造,镇库大钱,一级币。

大元通宝: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铸,八思巴文,折十型。

大元通宝: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铸,八思巴文,折十型。                    “至正通宝”古钱币鉴赏        至正通宝是元朝顺帝至正年间铸行的钱币,品种繁多,但规律划一,钱文端庄秀丽的汉字楷书,背穿上记年或记数用蒙文,以背穿下有无汉字记数可将至正钱分为三大类,地支记年钱,穿下无汉字,穿上八思巴文为寅、卯、辰、巳、午五个地支记处字。        内外有郭,外郭宽平,内郭略细,“至正通宝”四汉文为直读,笔划粗壮厚实。所记为至正十至十四年。每一记年均有小平、折二、折三。俗称五年三等十五品。小平于折五径2.5一4厘米,重3.6一21克。此十五品为元钱中最佳美者,另有蒙文穿上记值为折三、折五、折十,并且部分钱币背面铸有八思巴文,在我国钱币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在元代以纸钞作为主要货币,铸币不多,并且除八思巴文货币外,其它汉文铸币有限。有些年号仅有寺观钱传世,这种寺观小钱当时不作货币流通,只作信徒对寺观的香火钱,故亦称“供养钱”。元钱铜色以深红及浅红者居多,供养钱也有偏黄色的。        元代货币的市场价格,除至大通宝及八思巴文大元通宝外,其余都较昂贵。其一因为元代铸币量小,其二因为汉文钱币少于八思巴文币。

至正通宝: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0一1349)铸,背“寅”,小平钱,四级币。

至正通宝: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0一1349)铸,背“寅”,折二型,八级币。

至正通宝: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0一1349)铸,背“寅”,折三型,四级币。

至正通宝: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0一1349)铸,背 “卯”,折二型,八级币。

至正通宝: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0一1349)铸,背 “卯”,折三型,八级币。

至正通宝: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0一1349)铸,背“巳”,小平钱,八级币。

至正通宝: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0一1349)铸,背“巳”,折二型,八级币。

至正通宝: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0一1349)铸,背 “巳”,折三型,八级币。

至正通宝: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0一1349)铸,背 “午”,折二型,七级币。

至正通宝: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0一1349)铸,背 “午”,折三型,七级币。

至正通宝: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0一1349)铸,背“辰”,小平钱,八级币。

至正通宝: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0一1349)铸,背 “辰”,折二型,八级币。

至正通宝: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0一1349)铸,背 “辰”,折三型,八级币。

至正通宝: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0一1349)铸,背蒙汉文“二”,折二型,九级币。

至正通宝: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0一1349)铸,背蒙汉文“三”,折三型,八级币。

至正通宝: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0一1349)铸,背蒙文“十”,折十型,八级币。

至正之宝:元朝顺帝孛儿只斤-妥爟帖睦尔至正年间(公元1341一1368年)铸,背“吉权钞伍分”,一级币。

至正之宝:元朝顺帝孛儿只斤-妥爟帖睦尔至正年间(公元1341一1368年)铸,背“吉权钞壹钱”,二级币。

至正之宝:元朝顺帝孛儿只斤-妥爟帖睦尔至正年间(公元1341一1368年)铸,背“吉权钞壹钱伍分”,二级币。

至正之宝:元朝顺帝孛儿只斤-妥爟帖睦尔至正年间(公元1341一1368年)铸,背“吉权钞伍钱”小型,二级币。

至正之宝:元朝顺帝孛儿只斤-妥爟帖睦尔至正年间(公元1341一1368年)铸,背“吉权钞伍钱”中型,二级币。

至正之宝:元朝顺帝孛儿只斤-妥爟帖睦尔至正年间(公元1341一1368年)铸,背“吉权钞伍钱”大型,二级币。         “天佑通宝”古钱币鉴赏        张士诚“天佑通宝”,中国古钱币之一,元末起义军张士诚铸。有小平、折二、折三和折五等四种。直读,楷书,无光背钱。其中小平钱背铭以“一”字,折二铭“贰”,折三铭“叁”,折五铭“五”。因行用时间短,流通区域狭小,存世量少,较为精美,所以经常价值较高。       据周新国先生的《武陵藏珍》记载:“天佑通宝”钱是元末农民起义首领张士诚所铸。张士诚,泰州白驹场(今江苏东台境)人。1353年,率盐丁起义,占领高邮,踞承天寺为宫,国号大周,自称诚王,改元天佑。他毁铜佛像铸“天佑通宝”钱。正面为楷书,背面为篆书,皆纪值。今见钱文从“佑”不从“祐”。彭信威《中国货币史》认为“这是史书的错误,天佑乃唐的年号。”邱思达《古钱百咏》则认为“二字可以通用”。        天佑钱传世不多,加之明太祖朱元璋的搜缴销融,现存传世品较少。《王荫嘉品泉录》说“天佑钱传流至今,已稀若星凤,即便吴中,亦属难得一见。”。“吴中”系张士诚活动区域。1356年,张士诚定都平江(今江苏苏州)。因屡败于朱元璋,次年降元。后拓地至皖北、鲁南、浙东,未几,自称吴王。1367年,朱元璋发兵攻破平江,他被俘至应天(今江苏南京),自缢死。

天佑通宝: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士诚(公元1353年)所铸,背“一”,小平钱,三级币。

天佑通宝: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士诚(公元1353年)所铸,背“贰”,折二型,三级币。

天佑通宝: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士诚(公元1353年)所铸,背“三”,折三型,四级币。

天佑通宝: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士诚(公元1353年)所铸,背“五”,折五型,四级币。                    “龙凤通宝”古钱币鉴赏       元朝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元末红巾军领袖韩林儿在刘福通的扶持下登基为帝,自称小明王,以亳州(今安徽亳州)为都,建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并铸龙凤通宝钱。面文楷书“龙凤通宝”,由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龙”字末笔短缺,“凤”字下有一小点,字体端庄,钱背光而无文。铜赤如金,钱体浑朴,文字遒劲优美,面值有小平、折二、折三。小平径2.5厘米,重3.3克,折三径3.3厘米。龙凤通宝存世比较罕见,是元末群雄铸币中的珍罕品种,仅有零星出土,有着高昂的市场价值和投资潜力。

龙凤通宝: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元末红巾军领袖韩林儿铸,小平钱。

龙凤通宝: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元末红巾军领袖韩林儿铸,小平银样。

龙凤通宝: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元末红巾军领袖韩林儿铸,折二型,二级币。

龙凤通宝: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元末红巾军领袖韩林儿铸,折三型,四级币。

龙凤通宝: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元末红巾军领袖韩林儿铸,出谱大钱。                   “天启通宝”古钱币鉴赏        元至正十一年徐寿辉起义,攻占蕲水,建立政权,国号天完,年号治平。1356年,徐寿辉迁都汉阳(今湖北武汉),1358年,改年号为天启,铸“天启通宝”铜钱,有小平、折二、折三,面文楷书(折二又有见篆书者),书体端正,由于天启作为年号的时间很短,铸钱不多,保存下来的更少,属珍罕名誉品之一。        元天启钱“天”字饱满有力,尤其一捺,刚劲有力,非大手笔不能为之。“启”字繁体结构中的“户”字,非常特别为横户。“通”字和“宝”字有瘦金体风味,显然受到宋钱“大观通宝”和“崇宁通宝”影响较大。明“天启通宝”钱中“启”字上的“尸”字上方一横是连接的,二者有明显不同。这是鉴别明“天启通宝”和元“天启通宝”钱最明显的特征。        天启通宝,一定难求。在天启通宝的背面,有文字(定)存世稀少。

天启通宝:元末至正十一年徐寿辉(公元1358年)铸,折三型,三级币。                  “天定通宝”古钱币鉴赏       元末起义军领袖徐寿辉(1320一1360年)。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与邹普胜等在蕲州借白莲教起义,当年十月在湖北蕲水称帝,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共有治平、太平、天启、天定等四个连号,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部将陈友谅弑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徐寿辉曾拥兵百万,纵横驰骋大江南北,对后来朱元璋来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朝,推动历史向前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天定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文,铸造精美,书法俊秀,文字同徐天启如出一手,风格绝似,素有“精天定,滥大义”之称。钱径分别为2.4、2.8、3.2厘米,形制规范,系起义钱中流传较多的一种美泉。

天定通宝:元末起义军领袖徐寿辉天定期间(公元1359一1360年)铸造,小平钱。

天定通宝:元末起义军领袖徐寿辉天定期间(公元1359一1360年)铸造,小平钱。

天定通宝:元末起义军领袖徐寿辉天定期间(公元1359一1360年)铸造,折三钱。                “大义通宝”古钱币鉴赏      公元1360年,徐寿辉部将陈友凉杀主夺位,于湖北武昌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并铸“大义通宝”。依天启、天定钱制,分小平、折二、折三三等,铜色红褐,制作稍逊,泉界素有“精天定,烂太义”之说。“大义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径分别为2.3、2.7、3.1厘米,规格工整,然略小于天启、天定钱,存世较少。        从陈友谅铸造钱币可以看出,他在元末确实具有一定实力。不过陈友谅一派政治势力,并不是真正代表农民利益,支持他的人多是地主阶层,因为如此,他才能在经济上独自铸钱,并且能铸造如此精美的镇库钱。但陈友谅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积怨甚多,本性狂妄,野心十足,一心想当皇帝,先是投靠徐寿辉的红巾军,捧其为汉王,后来又杀掉徐寿辉,自己迫不及待地登上王位,他定年号大义,实际上是不仁不义。1361年,同样想当皇帝的朱元璋与之交战,打了三年末能将陈友谅消灭。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展开一场生死决战,陈友谅数百战船被烧,重演了一场“火烧赤壁”的历史剧,后来在九江口的战斗中,陈友谅不幸被流矢射中而死。

大义通宝:元末起义军将领陈友凉于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一1361年)铸币,折二,五级币。

大义通宝:元末起义军将领陈友凉于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一1361年)铸币,折三,五级币。

大义通宝:元末起义军将领陈友凉于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一1361年)铸币,折三,五级币。

二十五文:背巴思巴文“权”,铅锡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