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4|回复: 0

文明(一):国家的起源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4-17 16: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哪个文明可以繁荣昌盛,哪个文明则会消散灭亡?
哪个民族可以征服掠夺,哪个民族只配当亡国奴?
人类文明史,宛如一场永不落幕的长跑,你追我赶。
如果跑慢了,惩罚是非常严重的。
跑慢了,那就不仅仅是输掉“文明”这个游戏这么简单了。
当一个民族从蛮荒中走来,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了底层秩序,然后出现了相对应的宗教,接下来发展出风俗、文化以及道德。
有了这些,才发展成我们今天说的主权国家。
我们在说国家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基础前提,那就是法治国家是天然存在的。
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个国家并非是天生存在的,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存在的。
那么国家是如何出现的呢?国家又是什么呢?
在我们开篇第一段中,提到了
  • 民族
  • 宗教
  • 风俗、文化
  • 区域
  • 秩序
  • 主权任何一个社会要维持运行,首先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维持“秩序”。
    什么是秩序?
    比如马路上车辆如何行驶,交通规则就是秩序。
    城市如何规划,这也是秩序。
    国家发动战争,如何打仗,是战是和,这也需要秩序。
    秩序可以很小,小到一个红绿灯。
    也可以很大,大到一场战争,决定一个国家民族的命运。
    如何维持秩序,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底层逻辑。
    一个社会,没有秩序肯定是不行的,再坏的秩序,也比没有秩序好。
    没有秩序社会就会陷入混乱之中。
    那一个社会,应该如何维持秩序?
    总体而言,可供选择的秩序并不多,数来数去就这么几种。
    每一种社会秩序对应一种宗教,为什么每个文明的诞生一定会对应一个宗教?
    你会看到有“金教”、“白教”、“绿教”、“紫教”、“红教”等宗教。

    宗教的意义并非是否信神的问题,而是一种秩序和意识形态。
    按照这个思路看下去,像是儒家、基督教、伊斯兰、佛教、道教、共产主义,他们的作用都是类似的。
    有了宗教,才有了秩序,宗教最在乎的是“秩序”。
    神的作用在于无可争议,这样由秩序制定出来“法律”才能有其“合法性”,因为法律来自“神”的绝对权威,从而确定社会能够稳定的运转,最后形成“政体”。
    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我们可以称之为“国教”。
    很多人不明白“国教”的意义有多么重要,国教,就是大义的名分。
    “大义”,就是忠与奸,善与恶的分界。
    有了“大义”,人民才会为之浴血奋战,杀生成仁,舍生取义。
    国教确定下来,然后才有相对应的秩序。
    正如《人类简史》所说,除了金钱和帝国之外,宗教正是第三种让人类统一的力量。
    人类文明起源于人创造神。
    不同的宗教提供的秩序是不一样的,有的会教育人们“忠君,爱国”,有的教育人们“平等,自由”,有的教导人民“信仰,圣战”。
    为什么会有区别?
    我们先看中国,中国华夏文明起源于商、周,黄河流域。
    商时期的疆域,大约只有河南的一块盆地。当商王朝开始扩张,就一路沿着黄河逐步向东。在扩张途中,和当地的土著发生了冲突,就是“东夷”,可以看出这些人擅长使用弓箭。
    往北,遇到了北狄,说明是一群依靠打猎为生的民族。
    往南,就是南蛮,就是说丛林中蚊虫蛇蚁较多。
    往西,就是西戎,说明这群人很会打仗。

    武王伐纣之后,建立周,实行分封制,商下降为诸侯“宋国”。
    什么叫做“国”?
    周天子分封制的定义是,国就是有一个城堡。
    你看“國”这个字,在中国的象形文字中,“口”就是一些建筑,“戈”是建立起了简易防御设施形成“或”。

    到了“國”才是有完整的四边城墙的防御设施,就是一个城堡了。
    “诸侯有国”就是姬姓人到了一个蛮荒的地方,建立城堡,你就是诸侯了,城堡外的被称为“野人”,城堡内被称为国人,所以国仍然是一个城的概念。
    贵族为什么是贵族,因为他有自己的武装,有自己的城堡,有城堡才是贵族,才能保护当地的臣民。
    周时期的国,也是这个概念,当时华夏世界有很多有城堡的诸侯,有城堡,就有参与政治活动的资格。
    那“中国”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央之国,是位于文明中心地带的这个城堡。
    周朝的“中国”就是洛阳城,周天子是洛阳的主人,就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对比一下欧洲,我们就可以看出周的分封制,非常接近于西欧的封建原理。
    那么两者在各自的演化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分歧呢?
    如果此时有一个人,把各个诸侯国都灭掉,统一成一个国家。
    没错,就是秦始皇。

    当皇帝消灭掉他视线内最后一个敌人时,国土直达偏远的荒漠,大海的尽头。
    在力所能及的的范围内征伐了所有的领土后,中国一直以为他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文明。
    那么此时的统治者就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结构去维持秩序,而不是最有效率的结构。
    所以统治者选择了儒家。
    为什么是儒家?
    在“春秋战国”的战乱之中,儒家并不出众,一直到楚汉争霸,刘邦击败项羽,建立了汉王朝,儒家却突然兴起,并流传二千年。
    如果问儒家是何时兴起的?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说是董仲舒上谏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但其实儒家的兴起,是在汉高祖刘邦。
    当刘邦刚刚建立汉帝国,平定天下时,他并不高兴。
    他担心的是无法运作这么庞大的帝国,像秦帝国一样二世而亡。
    于是有了陆贾对汉高祖说的话:可以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
    刘邦是半郡县,半分封,白马之盟非刘不王,非功不侯。
    因此整个朝堂之上,全都是跟着他打天下的武夫。
    群臣们饮酒争功,喝多了,醉,或妄呼,拔剑击柱,帝益厌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于是刘邦找来了儒生叔孙通,让他去想办法。
    叔孙通找来了鲁地的儒生,制定了一套朝廷上使用的礼仪,然后让群臣们学习,学了一段时间后,刘邦召集了群臣,群臣依次朝拜,按照官阶高低行礼。
    御史执法,不遵守礼仪就轰走,结果所有人都遵守礼仪,刘邦感慨道:“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由此开始,意味着儒家等级制的建立。
    儒教的前身就是“礼教”,礼教是周公创立的。
    “礼”为什么重要?
    像是吃饭时座位的顺序,领导人的站位,甚至衣食住行上的细节,都大有讲究。
    因为礼,是等级的辨别。
    儒家的核心就是等级,皇帝为最高级,下面是三公九卿,地方为州郡县,最后一级就是平民百姓。

    这就是等级制,等级高的可以轻易干掉等级低的。
    儒家通过给每一个人贴上一个级别的标签,为全社会提供了一种秩序。
    尽管儒学中有很多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像是《论语》中“每日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吾师”,但这些在儒家里都属于边缘次要的东西。
    儒家的核心,就是等级制三纲五常,天地君亲师。
    理论上来说,维持秩序,只需要比较大家谁的等级高就可以了,谁的等级高就听谁的。
    儒家讲的为什么要讲“三纲五常”,“三纲”,确定了你在社会中的位置。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确定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爱之仁,正之义,君之礼,哲思智,情同信。
    任何一个人,拿到三纲五常里面一放,马上就可以确定你的位置,整个社会的秩序就能维持下去。
    比如二个陌生人初次见面相互问候,您今年高寿?在哪里工作?家乡在哪?这其实就是相互问等级的过程。
    年龄比我大,那你的等级高。
    我是个举人,又比你等级高。
    一问是同乡,按辈分,我得叫叔,那还是你的等级高。
    等级的比较,牵涉到年龄、官职、职业、辈分等问题,最终确定你在社会中的位置。
    所谓,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左传·成公·成公二年》和《资治通鉴》中讲了一个故事。
    说是当年仲叔于奚救了孙桓子的命,卫人要赏赐仲叔于奚土地,仲叔于奚拒绝了,却请求要曲悬、繁缨之礼,这个繁缨是古代天子、诸侯所用辂马的带饰,曲悬是诸侯才能享受的音乐。
    卫君就答应了仲叔于奚的请求。
    马饰、和音乐我们现在看起来无足轻重,但孔子却说,给他再多的土地,也不能给他这些贵族才有资格用的东西。
    因为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哪个等级有哪个等级用的东西,仲叔于奚只是一个平民,如果可以使用贵族的东西,就相当于破坏了等级制。
    天子为什么要穿龙袍,戴冕冠,就是为了和群臣区分开,朕是皇帝。
    衣服什么颜色,什么花纹,是龙是风,其实不重要,但穿错了可是要杀头的。
    因为这意味着等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就是,皇帝有皇帝的样子,儿子有儿子的样子,这样才能够天下大治。
    儒家等级制,决定了社会的架构,维持了基本秩序,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要干什么?
    于是有了法家和道家。
    法家是什么?法家就是国家动员。
    概括地说,就是在儒家等级制下,皇帝是最高等级,决定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
    皇帝有很多种选择,有的皇帝一辈子征战不休,征战完了还要修长城,修完长城还要修运河,修完运河还要修大典。
    这就是法家治国的下的图景。
    因此儒、法之间并没有矛盾。
    法家的对立面,是道家。
    除了喜欢征战的皇帝之外,还有的皇帝选择修生养息。
    法家在战争时期是非常有用的,因为战争,归根结底就是看谁的人马更多。
    而法家则是最擅长这种事的。
    但和平年代就不能这么做,强行动员的结果,就是农夫放下手中的农活,犁地的马去用来打仗。
    短期兵源的获取,是以长期生产力破坏为代价的。
    法家国家动员的对立面是道家,“无为而治”,萧何、曹参文景之治。
    道家就是,小国寡民,意思不是国家小人民少,而是国家机构小,少干预人民,少摊派任务。
    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从而获得长远活力。
    法家代表人物,就是商鞅、诸葛亮了。
    二人都是将国力压榨到极致,以小国与天下对抗,甚至把大国压着打。
    所以,他们治下的百姓生活肯定不会很好。
    儒家等级制构建了社会的架构,在此基础上,皇帝选择是征战四方(法),还是修养生息(道)。
    另外,像是墨家、纵横家、阴阳家、等其他百家。
    那都是应用层面的学术,本来就和儒家不冲突。
    那么儒生会什么呢?他们什么也不会。
    儒生既不像墨家擅长工程器械,也不像兵家擅长兵法战术。
    你要说这些熟读“圣贤之书”的儒生们,究竟会什么,真的是什么都不懂。
    不懂农桑,不辨五谷,不识水利,不懂盐铁。
    就是这样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皇帝还要把官给他们做。
    “官、吏”是不一样的,官肯定是儒生去做,不是儒生肯定做不了大官。
    那么儒生能做什么事?
    什么事都做不了,只能交给手下的吏去做。
    儒生只能做一件事,就是维持儒家等级制的框架,于是天下太平。
    到了隋朝,出现了科举制。
    科举制的出现是非常伟大的。
    因为在儒家等级制的框架下,上升的通道就被锁死了。
    任何一个社会,上升的通道必须存在,否则底层的人就会失去希望,社会就不会稳定。
    所以到了隋唐,佛教禅宗开始兴起。
    佛教为什么会兴起,你把他对应科举,就不难理解了。
    每一种秩序对应一种宗教。
    佛教的禅宗,就是对应的科举制度。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你是一个穷秀才,一夜之间金榜题名成了状元。
    对应的,就是禅宗。
    禅宗就是顿悟,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灵窍顿开,顿时就有了大神通。
    这种思想,就是为科举量身定做的。
    因为有了儒家的等级制,有了上升的需求,因此有了佛教的禅宗。
    而西方和我们是二种不同的宗教体系,人类文明中存在几种“底层游戏秩序”。
    每一种分别对应着一种宗教。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相互竞争,统治者最需要的就是人才。
    但儒家等级制是一种稳定的结构,并不是一种最有效率的结构。
    而天下统一的时候,皇帝不再想着英雄豪杰,而是想要王朝寿命时,统治者就想起他了。
    而在西欧,则是另外一种秩序。
    罗马帝国灭亡后的中世纪,西欧基本上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统一的大国。
    而是分割成多个小国家,他们之间都是独立的,国家体系是由封建制度形成的。
    我们刚才讲过,这个封建制很接近周的分封制的原理。
    西欧的封建制度是由不同等级之间的各个领主组成的多层次网络。
    这种关系之间不存在领土的概念,而是由各种契约关系组成的。
    因为罗马帝国崩溃后,在无法延续旧的帝国体系的时候,延续官僚统治基本上就不可能的。
    野蛮人查理大帝建立神圣罗马帝国的时候,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他也没有钱去维持官僚体系,那就只能走向分封。
    在充满蛮族的世界,必须面对异教徒和蛮族的入侵。
    在这种环境下,他们必须一手拿着剑,一手拿着锄头,完全依靠自己维持秩序,必然是高度勇武的。
    因此对每个人不同的能力的评价,就不能像任命官员那样评定等级。
    简单地说,就是只有最勇武的人才能生存下来。
    这些契约关系最终把基督教会拉进了封建体系之中。
    你可以设想,如果罗马帝国灭亡后的基督徒,没有维持秩序的能力,大家可能会找罗马教会去维持秩序吗?
    不可能的,就是因为基督教会已经承担了部分维持秩序的职责,大家才会在战乱的时候去找他。
    封建时代欧洲没有中央政府,人民在非政府组织的情况下能够维持下去,关键就是教会起到了维持秩序的作用。
    天主教会拥有社会的三分之一以上的资源,负责了教育、生产、安保和救济穷人、老人的慈善等工作。
    基督教会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就只能主动去应付这种局面。去和蛮族打交道,保卫自己教区的安全。
    那么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下次再说。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