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1|回复: 0

浇铸工艺品铜元的工艺缺陷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4-3 18: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下,铜元里的仿品多采用浇铸,一是成本低廉,二是制造简单。了解浇铸工艺的缺陷,也就能进一步明白如何去分辨铜元真伪了。
目前,铜元浇铸多采用失蜡法,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石膏模铸造。工艺与加工金属首饰的失蜡铸造工艺流程相似。大体步骤为:生石硅制造蜡模,上蜡树后,浇入石膏,焙烧石膏,金属融入等。
失蜡法铸造的过程中易产生的缺陷如下。
1、气孔、缩孔
除气孔以及收缩形成的“砂眼”外,操作或壳型有问题也会产生。


2、粘砂
表面粗糙或凸瘤状,型砂残余湿气蒸发,蒸发的湿气稍后冷凝在砂层底部,导致砂箱壁变软,变软的部分砂箱可能会脱落,脱落的部分将导致型砂被包裹在铸件里。


3、毛刺
壳型表面不致密,易产生毛刺。


4、热差收缩变形
铜币表面冷却速度快,温度高,在脱模时形成变形。表面字面呈水滴状圆形。


有的品种的铜元,比如湖南黄铜元,部分真品字面本身略元,以此类真品做模,浇铸出来的币则字面更圆。

除热差外,压力等状态的差异也会引发收缩变形。
5、表面凸起花纹的收缩
失蜡法铸造的实践来看(询问过铸造佛像等铜器的朋友),表面凸起花纹的收缩(变细)尤其明显。应是热胀冷缩原理。我个人找了个目前显而易见的理由:固体铜的密度大于铜水,固化时体积就会变小。金属铜的密度是8.960g/cm3(固态)、8.920g/cm3(熔融液态下)。




6、模子扩修
由于表面花纹变细,是显而易见的缺陷,在制作时蜡模或者更早的阴模时间就需要扩粗笔画以抵消后期的收缩,但收缩具有不确定性,比如哪个不确定的笔画上收缩更加明显等,因此,也造成了无法避免的缺陷。
一般在工业上,这种就叫收缩和加放补偿量,一般这种补偿量,是需要大量实践提出数据,后期提升为经验加放,即使如此,总免不了后期修整(工业上,不是指铸造铜元工艺品上,因为工艺品铜元后期基本无法修整)。
由于扩模制造工艺品时,仿制者的书法水平有限,经常出现一些对书法认知不足,而造成的败笔。





机制铜元,除不同的祖模和后期修模会产生明显的文字变化外,其他文字与花纹的变异是远低于浇铸的后仿品的。且铜元文字的变化多数在于9级-10级大批量印花的铜元上,因为究竟有几个相似的祖模或者小的细节的修模变化,没有去细分,一般个人认为7级以上的铜元文字是相对稳定的,也是易于辨识的。
“结体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如果不扩字模就造成了“结体”的变化,笔画之间粗细的失当(过细,无书法感),如果扩粗修模又会造成了在起笔、收笔时,“用笔”和真品的差异。这是仿造者的两难之境。
一般真品铜元后期的修模,起笔收笔基本保持了原有的书法风格,只是会存在修粗的现象。在修模上,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真品的文字风格。

了解铜元历史、分辨铜元真伪,这里是关于铜元的课堂。不是拍卖公司,不征收拍品。文中图片部分为网络借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