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回复: 0

连环踹妈妈“谁叫你不给我买饮料”别在该“扎针”的年纪,给…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3-31 11: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快乐成长联盟大V 02-13
07:24
记得看到过一则新闻:一家三口逛街,妈妈正在一家店里试穿衣服。试衣服时间有点长,女儿不耐烦吵着离开,要去买饮料。
妈妈估计平时就很宠女儿,立刻答应。但是爸爸认为女儿应该耐心等待一下,便没有同意,还教育了几句。
想做的事没做成,女孩立马来了脾气,抬脚朝妈妈狠狠踢去,一脚、两脚、三脚……妈妈却任其撒泼打骂,丝毫没有制止的意思。

连环踹妈妈“谁叫你不给我买饮料”别在该“扎针”的年纪,给…
与之前网上一个热帖中,“男孩当街掐母亲喉咙狠揪头发,只因母亲拒绝给他买玩具,母亲逆来顺受毫不反抗”,如出一辙。

连环踹妈妈“谁叫你不给我买饮料”别在该“扎针”的年纪,给…
可以想象,两位母亲平日是如何骄纵孩子,不曾好好管束。
不同的是,前一个新闻里,爸爸看不过眼,以牙还牙踢了孩子一脚,孩子痛得在地上打滚。受到教训,她马上收敛,停止了不良行为。
而后一个新闻里的孩子年龄大一点,路人劝阻,他非但不停手,还大吼:“你们滚!”
《管教的勇气》里有句话:
教养孩子最幸运的事情,就是小时给他“扎针”,长大给他翅膀!最怕小时候没管教,长大后翅膀硬了,想管却管不住。
人生路上,孩子必须学会正确处事。可如果父母千依百顺,过了教育的有效期,孩子即便做出突破底线的事,父母却再也管不了。
01
管孩子要趁早
晚了管不了
曾经听一位亲戚跟我诉苦说,她儿子已经上初中了,还是那么贪玩任性,一跟他提学习就不耐烦。
作为母亲的她,真的为儿子操碎了心,有一次她跟儿子因成绩的事情闹矛盾。
她儿子竟然因此离家出走,她找了很久才找到。
后来她就更加不敢管教儿子了,所以他才会变得越来越叛逆。
这位亲戚后悔地说:
“都怪我,小时候没有好好管教他,让他胡作非为,所以现在才变得如此叛逆。”
其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这样的父母。
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是溺爱他,明知道他犯了错误,还是要纵容他。
殊不知,自己无底线的护犊,最后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放肆,越来越目中无人。

连环踹妈妈“谁叫你不给我买饮料”别在该“扎针”的年纪,给…
去年,有一则新闻让我非常震惊。
4名不到17岁的少年联合杀害了自己16岁的同学,之后他们分别判处了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

连环踹妈妈“谁叫你不给我买饮料”别在该“扎针”的年纪,给…
听完宣判后,4名少年竟然当庭相视而笑,庆幸自己逃过了死刑。
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的作案动机很简单,只因为——没钱去网吧!
当4名少年的父母看到被害人照片的时候,他们痛哭流涕,有一位父亲说:
“你们不知道啊,这孩子我不是不管,我打过他,也骂过他,可是我管了他不听啊!”
为什么孩子会不听父母的管教呢?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父母没有尽早对孩子进行正确教育。

连环踹妈妈“谁叫你不给我买饮料”别在该“扎针”的年纪,给…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说:
“6岁之前性格养成,如果有些问题没解决,后边家长就管不了了。”
所以,家长千万别再拿“树大自然直”这种话来安慰自己了。
别以为孩子那么小,就不要管他,孩子长大了就自然会懂事。
12岁之前,你没有好好管教他,等到14岁再去严管,那根本就没有用处。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人造成的,孩子叛逆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02
父母是有保质期的,
过了保质期,你再想管就来不及了
有人曾经说过一个残忍的现实:
“父母的保质期很短,只有10年。过了有效期,任凭父母百般努力、拼命补偿,也无济于事。”
“过期”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是无效的。当孩子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已经定型,父母想要通过教育来改变,已经是回天乏术了。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中,季杨杨就是一个父母从小缺席的孩子。
在别人眼里,季杨杨的爸爸是区长,位高权重,妈妈是天文馆的主任,知性优雅,舅舅是大款,要什么有什么。
可是父母为了工作,常年在外,季杨杨只能跟着姥姥姥爷舅舅生活,在他自己看来,他就是一个没有家的孩子。
他说:小时候还每天盼着爸爸妈妈回来,后来就不再盼了。

连环踹妈妈“谁叫你不给我买饮料”别在该“扎针”的年纪,给…
他高三了,父母回来了,面对父母的回来,季杨杨只觉得陌生、不习惯、不适应:
“你们离开的时候,没问过我的意见,让我等了盼了失望了那么久。
现在我习惯了,你们又没问我的意见,说回来就回来,这么多年不管我,现在一来就说我这不好那不好。”
把握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对的时间里给孩子对的管教,才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
不要等到孩子不需要了,才开始后知后觉的管教孩子,这时候已经晚了。
03
小时候严管
孩子才有未来
被管教的孩子一时委屈,却会一世感激。
从《中国诗词大会》再到《朗读者》,董卿身上的文化底蕴,以及优雅谦恭的气质都被大家所认可。而她深到骨子里的教养,与她原生家庭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连环踹妈妈“谁叫你不给我买饮料”别在该“扎针”的年纪,给…
据说,董卿的父亲十分严厉,从小就对她施展“魔鬼教育法”。小时候甚至不许董卿照镜子,希望她多花时间在读书上。
从识字起,董卿就被父亲要求每天抄成语、抄古诗。每年寒暑假,父母还会给董卿开列名著书单。
所以,董卿的阅读习惯也是在那时养成的,直到现在董卿还说: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
董卿现在开始感恩,是父亲的严厉让她学会了坚持。因为这份坚持和韧劲儿,长大后的她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凭借踏实肯干的精神,不断努力,不断挑战,从而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另一位才女徐静蕾,也是父母严格教育出来的好例子。
作为演员的徐静蕾,不仅获得过中国表演类的最佳女演员、最受欢迎女演员奖项,她还自编自导自演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我和爸爸》两部电影。

连环踹妈妈“谁叫你不给我买饮料”别在该“扎针”的年纪,给…
徐静蕾被公认以“才”见长,具有书法、绘画、写作多方面特长。
她也经常感叹,今天自己取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时候爸爸的培养,我的爸爸是世界上最用功的爸爸之一。”
徐静蕾6岁的时候爸爸就开始让她学书法。
练字是需要耐心的,徐静蕾也曾吐槽过练字的苦恼,回忆小时候练字过程的不容易,她在博客中写道:

连环踹妈妈“谁叫你不给我买饮料”别在该“扎针”的年纪,给…
孩子不懂事被管束,当时大多不乐意,但等明白事理时,都会无比感恩。
孩子生来是白纸一张,将来成为什么人,全取决于童年时的家庭教育。
严管孩子,让他明事理、辨是非,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如果生而不管,那做父母还有什么用。
04
如何正确管教孩子
著名脑科学家洪兰老师说:“爱与管教不冲突。”
许多父母有个误区,认为要给孩子爱与自由,就顺应天性不去管束。忽略了爱与自由的重要前提是:在规则内。
  • 管教重在“教”,轻在管
    管教,管的是孩子的行为,教的是做人的道理,道理明白了,行为也就好管了。
    如何明理?在孩子还愿意听的时候,反复讲,耐心讲。
    李玫瑾教授说:
    “六岁前父母说的话是黄金,十二岁后说的话是垃圾。”

    连环踹妈妈“谁叫你不给我买饮料”别在该“扎针”的年纪,给…
    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孩子在12岁前,是愿意听父母讲道理,也特别爱听父母小时候的故事。
    最轻松有效的明理方式,是把握关键期,把道理融入父母自己的故事中,把正确的观念潜移默化传递给孩子。
  • “管”的规矩越早立越好,越明确越好
    严管重在规则严,不在处罚狠。刘墉说:要对行为立好规矩,犯错如何惩罚也约定好,切忌无原则泄愤。
    在电影《我们天上见》里,孙女犯错时,爷爷会叫她去拿戒尺,而且双手呈上准备挨打。爷爷体罚孙女用的是“家法”。
    孙女很清楚自己为什么挨打,甚至打几下都知道。明白做错事要受罚知道怕,对爷爷和规则都存有敬畏之心,“管”的目的就达到了。

    连环踹妈妈“谁叫你不给我买饮料”别在该“扎针”的年纪,给…
    规矩立得越早越明晰,孩子才会早早思考受罚的边界在哪里,掂量控制行为。父母也能避免因冲动乱惩罚,把孩子打皮,管教失去效果。
  • 管教孩子的两个重要原则
    一是规矩立好后,要严格执行,言必行,行必果。
    孩子小时不服管,用哭闹等方式试探父母底线时,必须把住原则,刻意进行“说不”教育。
    二是遵循“小时严,大时宽”的原则。
    管教先严后宽,小时规矩严明,长大后慢慢给予自由。尤其12岁后孩子自尊心强,要改变做法,点到即止,亲子关系才会融洽。
    一个孩子初中时叛逆违反规则,租很多漫画书在上课时看,被父亲发现。
    孩子以为会遭到严惩,心下戚戚,正要耿着脖子争拗。结果父亲沉默很久,沉重又缓慢说:“规矩和该怎么做你都知道,现在已经长大了,自己处理好吧。”
    孩子愧疚不已,自觉把漫画书都还回去,后来一直严于自律,成了著名医生。

    连环踹妈妈“谁叫你不给我买饮料”别在该“扎针”的年纪,给…
    叶圣陶说:教学有法,亦无定法,贵在得法。
    管教亦然,要把握教的时机,拥有管的智慧和放手的勇气,才是得法。
    适度严管,小时舍得“扎针”,大时孩子才能“吃糖”,才能养育出理性阳光的孩子。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