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回复: 0

生命修炼——静坐与内守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3-19 16: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正的心若琉璃不需要凭借外物,需要感悟和修行。感悟前面已经讲过,这里主要讲修行。
刀不磨会生锈,心不修会失灵。生命的灵性一旦丧失,便会沦为欲念的奴隶。修行就是修心,专注于事来修炼是间接修炼,静坐与内守是直接修炼。
静坐与内守并不一样。静坐除杂,内守除念。
静坐除杂,除的是因外而起的杂念,内守除念,除的是因内而起的欲念。如果与前面内容相参照,静坐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心静,而内守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意静。由此可知,静坐与内守虽同为修心,对象不同,方法不同,境界也不同。
生命有时候太难了。负面情绪的积累,突如其来的崩溃,入世越深,越容易受到环境,人际,行为,压力,观念,利益,情绪的影响,变得不可自持,失去控制。
生命过满则苦是因为我们缺乏对生命的审视, 一直在生命中奔跑,跑着,跑着就迷失了。林深不知处,生命犹如幽深的密林,没有俯瞰将不知身在何处。
静坐除念也是对生命的审视。夜深人静之时,独自静坐,闭目放松,感受自己的内心。心如平湖,外在的杂念犹如倒影般呈现在心湖之上,甚至犹如翠鸟般不断激荡湖面。这时就需要将这些杂念隔离在内心之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静。人们睡觉前总会洗澡保持身净,比起身净,花上十几分钟静坐除念,保持心静更为重要。这样可以把生命当中积累的负面东西慢慢化解,让生命保持一个轻松的状态。
生命前行的过程中,因环境,人际,行为,压力,观念,利益,情绪的影响,很难不产生杂念,这些杂念一旦不隔绝或清除,就会无声无息的侵入内心,不断沉淀积累,量变引起质变,当达到临界点,一个点火源,便引起内心的崩溃。这世上哪来那么多突如其来,不过是最后一根稻草。
静坐除念通过冥想的方式实现。冥想本身就是断舍的修炼,将精神,意念,心灵放松,抽离原本生活状态,隔绝外在负面影响,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外在不能断舍,内心便无法宁静。
在《生命之静》篇中有言:“心静是一种境界,不是一种状态,何为心静?不是一人独处下的心平气和,而是惊涛骇浪下的平静无波”。静坐除念是一种特定状态下的断舍,特定状态下的心静,并不是真正的心静。通过静坐清除杂念,更多的是对断舍能力的修炼,以便在生命过程中做到真正的断舍,达到真正的心静。
心静者,泰山崩于其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心静者,目光如水,心若平湖,纵然泛起点点微澜,也将归于平静。心静者,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由静坐除杂到真正心静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生命之静》篇中有言:“任何修行,难的不是外在,而是内在。”内守就是内在的修炼。
内守是精神与欲念断舍的修炼。针对的是自己的欲念。控制了欲念就控制了内心,但凡控制一个人就是从欲念开始。远离万丈红尘易,远离内心欲念难,欲念不可灭,但可感知,可体会,可隔离,可掌控。
内守除念,这里的“除”并不是消灭欲念,而是消除欲念对生命的支配,对内心的驱使,对行为的掌控。
内守除念难在何处?难的不是修炼本身,难的是精神的唤醒。精神都没有唤醒,都意识不到欲念对生命的支配,对内心的驱使,对行为的掌控,谈何修炼?正常情况下人感知不到欲念对生命的支配,内心的驱使和行为的掌控,因为精神和欲念糅杂在一起没有分离,人的欲念一旦萌动,会不断放大,充斥你的内心,进而推动你去完成这个欲念,人在这个过程往往无感,只剩下“欲念——满足”不断交替。
春笋破土
精神唤醒来自痛苦的感知,唤醒之后有了感知欲念的能力,甚至可以体会到欲念对生命支配和行为驱使的过程。随着精神的唤醒和强化,精神会慢慢强大起来,渐渐与欲念发生分离。精神与欲念发生了分离,会产生精神的内视,欲念的萌发及兴灭都在精神内视之下,无所遁形。此时才有了主动隔离欲念侵噬的能力。
内守除念实际就是精神凝聚主动隔离欲念的修炼。此时欲念很难再肆无忌惮地侵蚀内心,内心已经被精神内守牢牢防护起来。要想攻破精神内守建立的屏障,需要找到缺口,精神有缺,缺则易溃。精神只有达到圆满,进入无缺之境才能阻挡任何欲念的侵噬。
在《生命之静》篇中有言:“精神与欲念分离,达到无缺之境,才称得上真正的意静。”无缺之境,既是意静之境的判定标准,也是精神内守的最终目标。
《女人是老虎》这首脍炙人口的歌大家都会哼两句。“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代,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见了千万要躲开”,没有经过欲念的痛苦,历练和觉悟,单念“色既是空”的禅语是没用的,作者看来,色作为一种欲念并不是“空”,而是相伴生命而生的。有生命就有欲念,生命不止,欲望不灭。修行的目的也不是除去欲念,而是掌控欲念。心若琉璃,随心所欲。欲念发于心,而不是欲念掌控心。
精神要达到圆满无缺,单靠内守除念的修炼远远不够,还需要各种欲念的觉悟和生命的认知,才能渐渐圆满起来。对大多数人而言,第一步精神唤醒就过不去,更别谈后面的内守、觉悟和认知。
对大多数人而言,还是有个取巧的方法,就是欲念疲劳法。举个例子,热恋中的男女如胶似漆,患得患失,特别是初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酸甜苦辣,百般滋味。不过情场渣男就不同,从相约喝茶到后面撤退,了然于心,整个撩妹过程相当淡定。甚至不用实际开撩,心中预想开头到结尾的整个环节便索然无味,放弃追求。这就是欲念疲劳法,通过此法,逆向而行,从要到不要,阻挡欲念的侵蚀,也不失为一法。
作品简介:
生命之道一共20篇,每篇并不是孤立存在,有感知,有悟道,有认知,有修炼,是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并不是泛泛阅读就可领会,也不是随机阅读就能收获,需要系统去读,用心去体会。粉丝福利,可以私信交流,共同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