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回复: 0

禁毒手抄报:新型毒品的种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12 11: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科学技术和制药工业的进步和发展,精神药物的范围和种类不是固定不变的,新型毒品滥用的品种也将不断增多。
  根据新型毒品的毒理学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四类:
  第一类以中枢兴奋作用为主,代表物质是包括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在内的苯丙胺类兴奋剂;
  第二类是致幻剂,代表物质有麦角乙二胺(LSD)、麦司卡林和分离性麻醉剂(苯环利定和氯胺酮);
  第三类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代表物质是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我国俗称摇头丸);
  第四类是一些以中枢抑制作用为主的物质,包括三唑仑、氟硝安定和γ-羟丁酸等。
  1、冰毒
  通用名称:甲基苯丙胺
  性状: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lce)。由于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剧烈,又称之为冰毒。冰毒的精神依赖性极强,已成为目前国际上危害最大的毒品之一。
  滥用方式:口服、鼻吸。
  吸食危害: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能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吸食成瘾者还会造成精神障碍,表现出妄想、好斗等。
  [写真]
  2000年2月7日,福建厦门某一居室内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枪战。警方调查发现,开枪者是两名台湾人,他们不仅合伙秘密加工制造冰毒,而且本身就是冰毒吸食者。两人吸食冰毒后产生了强烈幻觉,神志不清,怀疑被人监视,两人竟互相开枪对射了40余发子弹。
  [小帖士]
  麻谷是泰语的音译,实际是缅甸产的冰毒片,其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和咖啡因。外观与摇头丸相似,通常为红色、黑色、绿色的片剂,属苯丙胺类兴奋剂,具有很强的成瘾性。
  2、摇头丸
  性状:以MDMA、MDA等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主要成分,由于滥用者服用后可出现长时间难以控制随音乐剧烈摆动头部的现象,故称为摇头丸。外观多呈片剂,形状多样,五颜六色。
  吸食危害:摇头丸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在药物的作用下,用药者的时间概念和认知出现混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活跃,整夜狂舞,不知疲劳。
  同时在幻觉作用下使人行为失控,常常引发集体淫乱、自残与攻击行为,并可诱发精神分裂症及急性心脑疾病。
  [写真]
  ★一位吃过摇头丸的小姐说,药劲半个小时就会上来,先是感到浑身发热,坐着坐着就想晃动身体,你越想忍住就越想摇头,不摇就会浑身冒汗,上下牙打架,莫名的兴奋会从骨子里钻出来。
  ★一女生在酒吧服下摇头丸后,摇头不止,直到呼吸困难、全身抽搐、倒地人事不省,被送医院抢救才挽回生命。
  [小帖士]
  最初在我国被称之为摇头丸的是指以MDMA、MDA等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主要成分的丸剂,目前常被滥用的摇头丸成分更为混杂,除MDMA、MDA等成分外,还常含有冰毒、氯胺酮、麻黄素、咖啡因、解热镇痛药等毒品和药物,从而增强摇头丸的致幻、兴奋以及对人体的毒性作用。
  3、K粉
  通用名称:氯胺酮
  性状:静脉全麻药,有时也可用作兽用麻醉药。一般人只要足量接触二、三次即可上瘾,是一种很危险的精神药品。K粉外观上是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易溶于水,可随意勾兑进饮料、红酒中服下。
  吸食反应:服药开始时身体瘫软,一旦接触到节奏狂放的音乐,便会条件反射般强烈扭动、手舞足蹈,狂劲一般会持续数小时甚至更长,直到药性渐散身体虚脱为止。
  吸食危害:氯胺酮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服用后会产生意识与感觉的分离状态,导致神经中毒反应、幻觉和精神分裂症状,表现为头昏、精神错乱、过度兴奋、幻觉、幻视、幻听、运动功能障碍、抑郁以及出现怪异和危险行为。同时对记忆和思维能力都造成严重损害。
  [写真]
  有一位18岁的女病人两年前开始吸食氯胺酮,当医护人员为她作智力测验时,发现她的智力已下降至86,与医学上对弱智所定义的70相距不远,而正常人的平均智力应该在100以上。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