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回复: 0

【瑾瑜匯】神秘新穎 氣韻非凡——玉璇璣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2-5 01: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神 氣
秘 韻
新 非
穎 凡


在中華文明起源階段,黃河下遊以山東為主體的海岱地區,是與中原地區華夏族長期對峙的東夷族的主要活動區域,其地理位置恰好處在史前東北地區紅山文化與長江下遊良渚文化兩大原生型玉文化系統之間,在玉器的許多方面都受到兩大原生型玉文化系統影響,但也不乏獨特之處。


五蓮縣丹土遺址出土 玉璇璣海岱地區發現最早的玉器,年代超過7000年,但玉器工藝的成熟,卻始於距今約6300至45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早期玉器,資料零星,數量甚少,到中晚期,玉器的數量和種類才有了顯著增加,其中,形制最為特別的,恐非玉璇璣莫屬。


璇璣之形何為玉璇璣?玉璇璣是新石器時代至商代、西周和春秋時期存在的一種傳統器形。璇璣造型以璧或環為主體,在各種玉璇璣中,無論形製、大小,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中心都有一個圓孔,外緣皆有等距、同向的旋凸齒牙。


國家博物館藏 玉璇璣例如1978年滕州市姜屯鎮莊裏西遺址出土的玉璇璣,直徑15.5厘米,孔徑6.7厘米,玉質泛白色,器體扁平,中央有圓孔,形似變形的環。器外緣有三個形狀相同、且均向同一方向旋轉的鋸齒狀凸脊,凸脊之間各有每三齒為一組的鋸齒四組,全器計有相似大凸齒三個、小凸齒十二組三十六個,等距分布。此器器型較大,幾何形態的造型頗具動感,極為珍貴。


滕州博物館藏 玉璇玑



璇璣之用玉璇璣最大的“玄機”就在於,直到今天,人們對其最初的功能和起源仍然充滿了疑問。各種圍繞玉璇璣的學術爭論從未停止,這種造型奇特的高古玉器究竟最初是用來作什麽的?徽衷趯訉託v史迷團下的玉璇璣顯得愈發神秘。

渾天儀零件說

歷史上對於玉璇璣的考證和定名,始見於清代著名的金石學家吳大澈的《古玉圖考》,他認為,璇璣就是《尚書·舜典》中所記載的“璇璣玉衡”中的“璇璣”,並繪制了一幅《璇璣圖》,並註釋:“璇,美玉;璣,衡,王者正天文之器,可咿D者。是玉外郭有機牙三節,每節有小機括六,若可鈴物,使之咿D者,疑是渾天儀中所用之機輪,今失其傳。不知何所設施。”吳氏說曾在中外學術界產生過極大的影響,一些學者信而不疑。


司馬台遺址出土 玉璇璣但是,吳大澈的“渾天儀零件說”,與考古學家發現的漢代渾天儀不符。玉璇璣有一個共同點:璧的外緣有飛揚的翹牙,然而,出土的天文儀器並沒有“長牙”。


蘆山峁遺址出土 玉璇璣


生產工具說

由於早期的玉璇璣主要集中在山東東部沿海地區的龍山文化遺址,具有較為明顯的北方濱海民族特征。因此有學者推測玉璇璣有可能是起源於一種原始的漁民實用工具,最初可能是漁民們用來織網的輔助工具,也就是一種用來切斷網繩的多刃刀片。除了玉制的牙璧,原始的牙璧還曾發現有陶制品和蚌殼制品。


清涼寺100號墓出土 玉璇璣也有認為,玉璇璣是一種農業工具。由於龍山時代生活在山東半島的“隅夷”,是一個亦農亦漁的東方民族,他們除了用玉璇璣作割斷繩索的刀具之外,最大的用處可能是用它來割斷谷穗或者是麥穗。


金沙遺址出土 玉璇璣在今天中國南方的雲南和貴州,苗族、侗族和瑤族人民一直在使用一種非常古老的工具來割取稻穗,這就是著名的苗族“折禾刀”。“折禾刀”的形狀,有牙有刃,與玉璇璣極為相似,它們最有可能是玉璇璣作為一種古老工具的嫡傳。


河南博物院藏 玉璇璣


禮器說

夏鄲曾撰文提出,璇璣不是天文儀器,而是具有禮儀器性質、並可供佩戴的玉器。玉璇璣的齒棱(鉏牙)是古代文化中“氣”的觀念的表現,加飾了它的玉器,可用作祭神的禮器。甲骨文“暈”字作“

”,中間為太陽,其外的點畫是代表太陽周圍的雲氣,恰與璇璣的三或四個齒牙形相似。《農正全書》說:“日暈有雨,月暈有風。”先民們對觀測天象極為重視,日月星雲的變化,會直接關係到莊稼收成和生活的保障,所以玉璇璣可能是用以祭祀日神而祈雨的禮器,且兼用於佩玉。


河南安陽殷墟出土 玉璇璣也有學者認為,玉璇璣的造型源於先民對風和水的崇拜,其形制來源於水和風的漩渦形象。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 玉璇璣時至今日,關於玉璇璣的種種猜測和爭議依然沒有定論,但玉璇璣這種神秘又久遠的古代玉器,卻在後人的深入探索中不斷揭示出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它新穎美妙的藝術造型,在高古玉器中出類拔萃,給人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
博物館藏玉璇璣

哈佛藝術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直徑13.5釐米


哈佛藝術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直徑13.2釐米


哈佛藝術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直徑15.88釐米


哈佛藝術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直徑15.2釐米


弗利爾美術館藏
實際尺寸:直徑33.3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實際尺寸:直徑15.2釐米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直徑6.4釐米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直徑4.9釐米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直徑5.8釐米


山東省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直徑8.7釐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