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7|回复: 0

《庄子.内篇》大宗师 第二段 死生命也

[复制链接]

18

主题

56

帖子

2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4
发表于 2020-9-30 09: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庄子.内篇》大宗师 第二段  死生命也
  【原文】2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为父,而
  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况其真乎!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
  如两忘而化其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遯。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遯,是恒物之大情也。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遯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狶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注释】
  卓、真:均指先天之道。道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为卓为真。
  涸(hé):江河湖海源泉之水枯竭。泉水比为身中之道的根源。
  呴(xū):张口出气。
  大块:指道。因道物无处不在,充塞宇宙,一切都在道的覆盖包围之中,故谓大块。
  壑(hè):深深的山谷。
  遯(dùn):遁字的异体,逃脱、丢失。
  犯:触犯,有意窃取。一说通作范,模子。
  六极:又谓六合,指形质万物。因任何形质物皆为三角形体所构造,三角体皆六边。极
  言边,每边均为道之极,故谓六极。六边合为一个最简形质体,故又谓六合。
  “豨韦氏得之”至末:疑似非为《庄子》本节原文,以【】标出,为此次完整版所新订。
  判定依据见书后附件。为了保持流通本原貌,仍照载于原来位置不变。
  【译文】2
  死生,是个生命过程,有昼夜变化,那是天生的自然规律决定的,主观意志干预不了,
  纯为生命过程具有的本然性情。万物是以天为父的,天指先天大道。道生万物,万物都是道所生化,生者为父母,被生者为子女。生命形质即为其身,对于道物十分亲爱不离,何况更卓越精华的(先天之道)呢!生命体,对于它的主君(道物)看作比自己还重要,其中的形质更是死命相随,何况对其原始本真(先天之道)呢!
  泉水干涸了,鱼被晾在陆地上,相互依偎,以口嘘之气相沥湿,以口吐之沫相滋润,苟延残喘仅以命存,哪如昔日在江湖里快活得忘了一切的岁月!与其赞誉唐尧的圣明而非议夏桀的暴虐,不如把他们都忘掉而使化之于道。大道这个大块把我变成形体,并且用不停地生生化化来劳苦我,直到衰老生化不动了才算让我闲适一点,而死亡就是使我彻底休息之际。所以,能有益于生命者,也必会有益于死亡。
  将船藏在山沟里,再将山藏在大泽中,可以说是十分牢靠了。然而夜深人静力大者把它们背走,而竟不知,仍在蒙昧之中。将小物藏在大物里不谓不适宜,但还是会丢失。假如把天下藏在天下里而不丢失,这就是事物固有的真性。不经意间得来一个人的形体,这事本已让人十分欣喜,如若让这个形体在万千变化中无能穷尽,这个快乐之情还能计算得过来吗?所以圣人将在不丢失的物事中游荡,与万物共体同存。崇尚奇异,崇尚长寿,崇尚童稚天真,崇尚强旺创造,这些一直都是人们所向往和效仿的,更何况决定着万物、万物的每一变化全都取决于一化的那个道呢!
  道是什么?道是真实存在而又确凿可信的,然而它又无为无形,不见行迹也无形体;道,可以在物间传递变化,但是无法触摸感受;可以实实在在的得到,但是却根本不能看得见;道之本就是它自己,根就是它自身;它生于天地之先,要多古就有多古,再无比之更古之物。它有变鬼变帝的奇异能力,有生天生地生万物的特殊功夫;它位在太极之上却并不算高,处于六极之下并不算深,先于天地既已存在也不算久,长于上古仍不算老,永远年轻。
  “豨韦氏得之”至末:疑似非为《庄子》本节原文,不译。
  【要义秘解】(内6-2)
  此段论述决定人的生死的是道物,继而阐述道的意义。
  “死生”段,专言人身与道物关系,含义是:(1)人由生至死是个生命活动过程,命指生命活动;(2)人的生命活动大的行为表现是动静、夜旦,昼清醒而动,夜则晦昧而静。其原因是“天也”,道物运化规律形成的。天,一般皆指道言。如若进一步揭明,即是昼动而道物耗尽,必要夜静补充故;(3)道的运化有其自己的规律,人为干预不了,故人“不得与”;(4)人的生自道而生,故以天为父,天即道,有道才有我身,道是父母是生我者;(5)人之身因道物运化而成,无道则无生更无其身,故“身犹爱之”。卓,指先天。道在人身,有先、后两种状态,无先天也就无后天,先天是本,故曰“况其卓乎”;(6)有身之后,还必须有道物的供养保护。君是护我者,不是生我者,君父意义作用不同。死之,言人一时都离不了,必死死相随,即有道则活,无道即死,故曰“以有君愈乎己”。前言道如父,此言道如君,真者亦指先天,与卓同。
  “泉涸”段,比喻人身道物枯竭时之情形。泉比人身道物来源之根,涸枯竭,再也出不来道物了。鱼比喻人身各个部分,四肢九窍、五脏六腑。这时道物不能陆续提供生命保障,身体各部分全都如鱼离开了水一样,只好用残存遗留互相艰难维持,但是怎么搞也赶不上往日在水中游来游去那样的快乐了!
  尧贤君喻道物丰富,尧,丰尧;桀暴主喻道物枯竭,桀,困竭。誉,歌颂赞美;非,指斥怨恨。言此时道物已枯,高兴也好,不高兴也好,都没有用,只能任其道物自化,故曰“不如两忘而化其道”。为什么?因为我这个形体是大道的,生命过程是大道逼使我动个不停的,到老时又是大道让我娴静下来的,而完全静止死去更是大道促成的。所以,要善意的对待生,也要善意的对待死,厌恶、怨恨毫无意义。
  “夫藏舟于壑”段,比喻真人为道修身意义及其理。与上段一样,对道作了十分巧妙的隐喻,形象生动而寓意甚深,然而几千年来能解明其义者,实在微乎其微。
  舟比道,壑喻身,泽为良好的保护环境。言人再有诸多的措施,道物的耗损,生命的夭折,随时都会发生,那是你根本不能预料的,即是“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遁”,遁,丢失。力大者,比为无能抗拒的外界力量。负之而走,全部被带走,如同夭折、生命中断。
  “藏天下于天下”,前天下比人身及其道物,后天下比为天下万物,人身亦谓天下。即经过为道得道成真人,其真人便与天下万物融为一体,故谓藏天下于天下。恒物,长久不灭之物;大情,普遍规律、原因。
  犯,触犯,有不经意而触摸到、得到义。生而为人之形,很不容易,已算是十分幸运,故喜之。然而若是得了人形之后,又能使其形万化无穷,不能尽其极,那时岂不更喜了吗?所以说“其为乐可胜计也”。能至于万化境界,便是得道真人。
  这时,“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生死皆无干于我了。
  下面专言道的性质、意义。
  “道”是什么?(1)道是真实存在而又确凿可信的一种物质,何以见?“有情有信”即明,非物焉有情、信?(2)是物然而它却不见行迹也无形体;(3)可以在物间传递变化但是谁都无法接在手里,可以真真实实的得到它但是却根本不能看得见;(4)“道”之本就是它自己,根就是它自身,是最原始最根本之物;(5)它生于天地之先,天地万物出现之前就存在;(6)自它有了变鬼变帝等奇异能力之后,才产生了天地万物;(7)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宇宙中无处不有;(8)在六极之下也不为深,就在万物之中;(9)先于天地存在也不为久,长于上古仍不为老,不停循环往复,灭而又生。
  这就是道,是一种可以生成天地万物、不闻不见的特殊物质。
  有道,才会有这个宇宙世界,才会有天地万物以及人类这一高级动物;
  有了道,才会造就出无数的历史精英,或者提挈天地与日月并驱,或者登云天游四海观览无极之上,或者滞留人间助贤主建不世之功,……
  总之,一旦掌握了大道,那就没有不可以创造的任何奇迹!
  “豨韦氏得之”至末:疑似非为《庄子》本节原文,不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