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回复: 0

【原】古代审美和当代审美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8-8 20: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一篇小文《繁缛≠精致,狰狞≠威猛——铁佛寺泥塑乱谈》(后文简称《铁佛寺》)发布以后,豆腐兄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铁佛寺泥塑的工匠们是按照当时的审美标准塑了这些形象,我们不可以用当代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他们的好坏。
  关于古代审美和当代审美,是人们经常提到的一组概念,我个人认同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有时候也会使用这两个词汇。
  不同时代的审美确实有差异性,因为各个时代对世界的认知有差异,政治、哲学、生活习俗等各方面也有差异。但是无论古今,甚至包括东西方所有独立发展或派生的文明,在审美方面有更多的共性,毕竟人类对世界的基本认知是差不多的,这也是不同文明之间得以沟通的基础。
  仍然从铁佛寺泥塑的繁缛和狰狞说起吧:
  《铁佛寺》一文中说到:“……拥挤又琐碎的精致,是不是少一点疏密的节奏呢?……”
  我对疏密节奏的认识并不是始于当代艺术,而是从读书时代画石膏像开始的。欧洲人的头发是我们入门时代的一大难题,后来老师告诉我们怎样分组,怎样理解他们的疏密节奏。数十年后我才开始接触中国古代的佛教造像,这时候发现他们在疏密节奏和深浅层次的处理方面居然跟我们当年所画的西方那些东西完全是一个道理。

finrfk3cfwn.jpg

finrfk3cfwn.jpg

lstashi3uuj.jpg

lstashi3uuj.jpg

hkzr0pm45qz.jpg

hkzr0pm45qz.jpg

  与上面三图相反,铁佛寺泥塑在疏密关系的处理上是极度密集而且平均的。另外,我在《中国雕塑真的能够回归本土吗?》一文中针对《鬼子母》、《天猶》两件作品发表的个人乱评也是基于这方面的理解。相对而言,整体疏朗的作品在疏密关系的处理上可能较少出现这种问题。
  关于佛教造像中武将形象在狰狞与威猛之间的取舍与分寸把握,我以前写过一篇名为《汉传佛像的独特审美与士文化的关系》的文章,对此有专门的讨论,有兴趣的师友可以移步一观,这里不再赘述。
  这两个问题里,有东西方文化大时空之内的共性,也有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区域间共性。
  但是,文化的共性并不等于该文化所覆盖下的所有人都会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创作。某个小时代或部分作者可能会对共性之外的某些方面有更多的兴趣,我们可以将他理解为个性,或者视为创作方向的一种拓展。很多人可能将他视为主流之外的一种变化,称之为非主流。这种个性被无限放大以后,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不适,甚至反感。所以这些非主流的风格也许会成为某个时代或区域的审美主流,但是放在整个文明史上,可能一直是非主流。
  在疏密关系方面,再举一个非主流的例子:
  在汉字书法的审美方面,似乎有一个贯穿整个汉文字演变历史的共识,涵盖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等不同的书体。那就是上小下大,上密下疏,视觉中心偏上。我个人理解,这是由于追求物体摆放的稳定感和长期观察人类,造成视觉中心上移所形成的心理暗示。

fd0cyryknvn.jpg

fd0cyryknvn.jpg

商 甲骨文

gk0pqhf3fau.jpg

gk0pqhf3fau.jpg

新莽 《新莽嘉量》

i2wobfd1tei.jpg

i2wobfd1tei.jpg

东汉 《袁博碑》

1p2i12focup.jpg

1p2i12focup.jpg

唐 颜真卿《自书告身》

1eullmcnlnm.jpg

1eullmcnlnm.jpg

明 王宠《致南村书札》
  但是上疏下密,视觉中心下移这种写法也是存在的。在上面所说的作品中,有时候为了追求变化,或者考虑到字形本身的特征,也会在少数字形的处理上出现相反的情况。
  甚至有整幅作品大量呈现相反风格的情况,比如:

cgycbxdtlnu.jpg

cgycbxdtlnu.jpg

唐 欧阳通《道因法师碑》

ngfgbxmvtlv.jpg

ngfgbxmvtlv.jpg

宋 米芾《苕溪诗帖》
  米芾这种个性化的处理方法在现今的学院派书法(请原谅我使用这个词汇)中大量使用,而且有时候夸张到让人惊讶的地步,我不知道这个会不会成为当代书法的审美主流。与铁佛寺的密集而平均不同的是,这种处理方式还是在坚持疏密变化这个主流范围之内,是主流之内的非主流。
  不同时代的审美差异还表现为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术的差异。比如中国古代美术对人体解剖、焦点透视、光色原理等科学的观察方法缺乏理解,对人体比例的精确性也不是特别重视,而是把观察与表现的重点放在气韵方面。但是我们当代美术的教育引进了西方的科学体系,在基础训练中对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艺术的形式感更重视些。气韵也会提一提,可能会流于口头,实际上很少。然后,差异性就出来了。所以我们经常提到的“现代审美”更多涉及到这些方面。比如欣赏造像时所谓的“现代脸”,就是相对于古代雕塑而言更加科学写实,而且比较秀媚圆滑,少有宗教的神性气质。

ginumobj3vs.jpg

ginumobj3vs.jpg

paz0drh44dx.jpg

paz0drh44dx.jpg

古代脸和当代脸
  仅作为时代气息的对比,不涉及优劣。第二张图片来自百度搜索,如认为侵权,请通知我删除!
  纯属个人观点,欢迎砸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