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回复: 0

【原】往来的魅力:钧窑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7-29 20: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它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焰中烧出窑变铜红釉,并衍生出茄皮紫、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玫瑰紫、鸡血红等多种窑变色彩,宛如蔚蓝色的天空出现一片彩霞,五彩渗化,相映交辉。釉中的流纹更是形如流云,变化莫测,意境无穷。

d4uilmra15l.jpg

d4uilmra15l.jpg

  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讲:“钧窑之釉,扪之甚平,而内现粗纹,垂垂而直下者,谓之泪痕;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是钧窑之特点也。”这里非常清楚地指出宋钧瓷包含有两种主要纹络,一为泪痕纹,一为蚯蚓走泥纹。蚯蚓走泥纹是一种线状纹,在釉表呈现的是线状曲折态,实际可见有稍宽稍细之分(一般宽小于2毫米),线形态明显。一般于器内表面多见。按照理论界说法,属于烧瓷时器胎内表裂隙被流釉填充冷却后所形成态。泪痕纹是一种烧瓷时釉内现出的多点状密集态纹络。这种纹络其密集点状都带有下垂渐渐变小变尖的小尾巴,每一个点就似泪滴下流。无数个类似泪滴的点聚集于外表,形成一种整体的密集状花纹。这种泪痕纹由于加工时的差别,点状下滴的形态不一定都统一。有的表现得很充分,很像泪滴。但有的只是形成密集的点,下淌的状态并不很充分,即加工时,还未来得及下淌,就已经凝固成一个个碎点没尾巴了。这样的泪痕纹虽然也叫泪痕纹,但比起表现充分者要稍逊一些。
  迄今为止,在禹州境内已发现北宋钧窑遗址多达40处,以神重镇大刘山下最为集中。禹州市神垕镇下白峪村和苌庄乡等地也先后出土黑、褐釉高温窑变花瓷,被陶瓷学家称为“唐钧”,它是宋代钧瓷的先声。宋“靖康之变”(1126年)后,宋室南迁,官钧窑停烧,钧瓷一时受挫。到金、元时代,钧瓷才有了新的发展,各地争相仿制,风靡一时,火遍全国。元末明初,因战乱和灾荒,钧窑生产渐衰。明、清时期,制瓷中 心南移,北方诸名窑衰退,钧窑也基本停烧。清朝晚期,钧瓷复苏。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神垕镇烧制钧瓷者已有10余家。民国年问,因战乱、灾荒频繁,钧瓷生产举步维艰。至1942年后,因大旱和政局混乱,艺人外流,钧瓷生产趋于停产状态。1955午,钧瓷才在它的故乡——禹州市神后镇得到恢复。

kcba2frndbs.jpg

kcba2frndbs.jpg

  中国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钧窑烧制上,那绝 对是相当契合了。钧窑正是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釉面在高温烧制中形成千姿百态的图形,正是这种烧制结果的不确定性,使钧瓷的美千变万化、独树一帜。似真似幻,变化莫测的“钧瓷”,往往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每一抹色彩也孕育出每一件钧瓷不同的意境。
  由于钧釉自然窑变的独特性,每一件钧瓷都是独 一 无 二的。特别是一些百窑难求的钧瓷精品,更具有“大师作品、绝世孤品、存世稀 缺、艺术价值举世公认、市场价值严重低估”等升值因素。

p5rslzewifw.jpg

p5rslzewifw.jpg

  钧窑杰出的工艺成就,是在科学配好胎、釉的基础上,烧成过程中合理的控制火焰气氛的变化,利用氧化和还原气氛,由同样的釉料釉色而成为深浅不一的窑变色彩。基本上的钧窑的窑变都是偶然,可以说百件只有一两件能产生窑变,因为当时的制造工艺是不像现代的工艺能够精确的控制的。基本上多为运气。在李译的咏钧瓷中有这们一句话“洪炉幅透原泥身,釉色斑斓数宝钧。极 品信从窑变得,成功一件价无伦”
  北宋官窑钧瓷的发色和纹理大小和分布,都难以做到人为控制而恰到好处,是北宋瓷艺的最 高工艺水平的体现。这批钧瓷工艺早已失传,而窑址也随冰冻积水而下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可见当时钧瓷产生的轰动效应。于是各地群相仿效,窑口林立,但至今仍然不得要领。至今,研究文章汗牛充栋,考古窑口不计其数,因都未见过这批北宋官造钧瓷,也只能是管中窥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