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回复: 0

【原】高考古诗鉴赏抢分秘笈之三:技巧篇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7-27 14: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o433veyxh4b.jpg

o433veyxh4b.jpg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方式。表达技巧,又称艺术技巧,是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的统称。鉴赏表达技巧,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分析该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等。
高考对此考点的考查方式主要有:①鉴赏修辞手法;②鉴赏表达方式;③鉴赏表现手法;④鉴赏结构技巧。
一、答题模板及答题示例
1.答题模式。
诗歌(诗句)用了____________技巧(写了什么景物、图景),(步骤1)突出了____________特点(结合原诗具体分析),(步骤2)表达(抒发)了作者的____________(思想感情)。(步骤3)
2.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步骤1)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步骤2)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步骤3) [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二、学生失误及概括偏差
A、辨析易混的四对表达技巧
1.虚与实
“虚”指直觉中看不见的,但能从诗的字里行间感悟到的、体味出的那些虚像和空灵境界,多为未来之事、想象之物、梦中之境;“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像、实人、实事。在古典诗歌中,诗人往往以虚衬实,讲求虚实结合,构建亦真亦幻的意境,表达某种思想感情。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诗中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把“无定河边骨”
和“春闺梦里人”联系起来,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一实一虚,虚实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悲剧效果,表达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2.渲染与烘托
渲染是对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烘托则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鲜明。贺铸《青玉案》下阕:“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词中的“闲愁”,本可一句作结,词人偏要一再描述,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突出其愁之浓重,用的是渲染。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弹完第一曲,诗人写道:“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里描写周围环境的寂静,说明听者完全沉浸于动人的艺术境界中,侧面写出了音乐的美妙动人,用的是烘托。
3.对比与衬托
衬托是用来说明和突出被陪衬事物的,有主次之分;对比是为了比较事物的不同点,没有主次之分。例如,王冕《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诗歌首句运用衬托,以“冰雪林”反衬梅的坚毅;次句则运用对比,将梅与“混芳尘”的桃李做对比,一方面写出了桃李的媚俗和轻佻,另一方面又显示出梅的清高脱俗和守志,表达了诗人坚持自己的理想、不与世俗合流的高尚情操。
4.比喻和象征
比喻是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中用的是比喻,把愁思比喻成一江春水。如果诗歌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是托意于物、藏意于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如毛泽东和陆游均写有《卜算子·咏梅》,都是以“梅”为象征客体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毛泽东是这样写梅花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首词通篇都以梅为意象,赋予梅花以乐观、热情、昂扬、坚强的象征意义。
B、技巧界定不清晰之案例
[案例]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②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fcmghm5epdu.jpg

fcmghm5epdu.jpg

                    

zuiiueridjs.jpg

zuiiueridjs.jpg


   【教师点拨】
解答本诗,要从思想内容入手。本诗表达的是梦醒时分思念家乡与亲人的惆怅之情,但诗的一二句并未写出惆怅,而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毫无悲切之感,以此来衬托自己的惆怅之情。
回答此题应该先答出所用手法,再具体分析这种手法是如何运用的,并指出这样写的作用。
【参考答案】
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手法2分,分析3分)
三、高考真题演练及示范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送客归京
[唐]白居易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①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②春。
东城送客马上
[宋]贺铸
向午孤烟起客樯,一陂春水两鸳鸯。
渔童解唱沧浪曲③,应笑尘埃马上郎。
【注】①九衢(qú):纵横交错的大道;繁华的街市。②曲江:唐长安城曲江池,为京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每逢科考放榜,皇帝常于此召集上榜举子举行宴会,饮酒赋诗。③沧浪曲,即《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即盛世施展才华,乱世独善其身。
★白诗中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做简要分析。(5分)
【解析】表达技巧的能力考查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是最重要的一项,首先明确诗词的表现手法都包含什么,每种表现手法的标志特征是什么,然后再审核具体诗句,“有”与“无”形成强烈对比,“有”是为了反衬“无”,所以是对比、反衬手法。在分析过程中,一定要把这种表现手法在诗中的作用写出来,也就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①本联运用了对比、反衬手法(2分)②“有”与“无”形成强烈对比,“有”是为了反衬“无”,(1分)③以此体现自己失意落魄、渴望得到君王赏识重用的复杂心情。(2分)(答出两种手法满分,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11分)
杂诗六首(其一)
[宋]刘挚
四序若转毂,万物变秋风。
萧骚檐边月,赫赤江上枫。
寒鸱坐晴屋,阴虫凄暮丛。
灵凤杳何许,寂寂朝阳桐。
【注】 刘挚,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多次被贬谪,后流放新洲,含冤而死。
1.试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颔联“萧骚檐边月,赫赤江上枫”。(5分)
【解析】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也就是先描述出颔联写了什么样的景,写了什么样的情,然后分析景物描写与情感的抒发有什么关系。读后可知,颔联上句关键词“萧”表现出了月挂檐角的萧条凄凉,烘托的自然是诗人内心的凄凉感伤,故运用的是以哀景衬托哀情的手法;下句“赤”表现出了江上火红的枫叶,属于乐景,由注释可知,诗人被贬,最终含冤而死,因此应是凄凉哀伤的,故属于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答案】运用衬托手法。(1分)通过描写萧条凄凉的月亮挂在房屋的檐角,哀景衬哀情,(1分)营造出萧瑟、凄清的氛围。(1分)通过描写江上的枫叶已一片火红,以乐景衬哀情,(1分)反衬作者的悲凉之感。(1分)(只答“借景抒情”,有具体分析、表达效果,给3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悲”情?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6分)
【解析】由题干“哪些悲情”可知,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可根据诗句中的关键词来分析复杂的情感。前三联主要通过对秋季枫叶、秋风、秋月等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因秋景而悲伤的情感;由诗歌注释可知,诗人因被贬官而孤单冷落的凄凉之感;通过对“灵凤”的孤独栖息,来抒写自己的孤独凄清之感。综合起来概括即可。
【答案】一是为秋天景物而悲,(1分)诗中通过对秋风、秋月、寒鸱、秋虫等景物的描写,(1分)抒发了作者的悲凉之感;(1分)二是为孤单冷落的贬谪处境而悲,(1分)尾联以“灵凤”自比,(1分)以孤单地栖息在梧桐树上来比喻自己贬谪时的孤独、凄清。(1分)

euce4vr45jf.jpg

euce4vr45jf.jpg

转载请申请授权
注明:相子诗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