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回复: 0

【原】1893年,甘肃科考舞弊案!陕甘总督为何花公款安抚枪手?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7-27 08: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893年的甘肃科考舞弊案
        光绪十九年(1893年)九月初九,新鲜出炉的甘肃新科举人们,春风得意,正在举行鹿鸣宴。        谁知,就在举人们步入宴会场时,有人在陕甘总督衙门口大喊,并且散发小传单。传单的内容:是这一届第七名举人李运达是冒籍替考的。

cnauzgeamui.jpg

cnauzgeamui.jpg

       这可是严重舞弊案件,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原来,第七名举人李运达,原籍湖北孝感县。他的父亲是甘肃循化厅主簿李景庚。        他在家人的运作下,制作了甘肃两当县的学籍。为了不露破绽,还将他父亲的名字进行了处理。怎么处理的?他父亲原名李景庚,减去景字,捏造为李庚,以此来掩人耳目。为了考中,他们还雇请湖南枪手李某,采用在考场中相互交换卷子的方法作弊。结果,李运达不仅上榜,而且考中了第七名。       李家人和枪手说好,替考费六百两银子!谁知,举人成绩发榜后,李运达却不愿意交商定的600两银子。这下,枪手自然不干了,就发生了陕甘总督衙门口的一幕。       然而,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当时陕甘总督杨昌浚对此事却置若罔闻,他没有当场处理这件事。鹿鸣宴结束后,杨昌浚传询枪手,开口就说,这样的情形,考中者有罪,枪手也有罪。看起来,杨昌浚想息事宁人。不然就不会这样说了。

x4e0ym1mm00.jpg

x4e0ym1mm00.jpg

      可是,枪手却不怕杨昌浚的威胁,坚决要求,拿到六百两银子的替考费。不过,枪手承诺拿到600两银子后,不再闹事,不然,即便砍头亦甘心。这时,杨昌浚做了一个令人想不到的决定。他命令兰州府知府胡孚骏、皋兰县知县宋升平两人代出600两银子交给枪手,平息了事。        陕甘总督出面,让人花银子摆平枪手。显然,杨昌浚处理不妥。由此,也发现这件舞弊案件的水还是很深的。        按理说应该处理李运达父子,由他们出银子。为此,安维峻写了奏折揭开甘肃这起科场舞弊案的内幕。经过刑部认真核查,发现确有试用巡检李景庚之子李运达,入两当县学,中式癸巳恩科举人,系他省籍贯,不惟父子异籍。       光绪皇帝大怒,他认为李景庚令其子蒙混考试,实属荒谬糊涂,下令将甘肃试用巡检李景庚即行革职,举人李运达即行斥革,勒令回籍,不准逗留!陕甘总督杨昌浚交刑部问罪。杨昌浚也由此落马!

kektjpakaoe.jpg

kektjpakaoe.jpg

       最终水落石出,算有了个结果。这里不能不说一下安维峻。       安维峻,字晓峰,号槃阿道人,甘肃秦安县神明川(今秦安西川)人。安维峻出生于咸丰四年(1854年)。他的父亲饱读诗书,没能中举。安家出人头地的希望,就寄托在安维峻身上。故而,安维峻从小就受到了非常严格的科举教育。安维峻家庭并不富裕,父亲只好将安维峻寄宿在舅父家读书。同治十二年(1873年),安维峻以院试第一名的成绩被选为拔贡,成为刑部七品吏员。光绪元年(1875年),甘肃贡院建成,安维峻在京听闻此消息,立即决定辞官回乡,再续举业。于是,安维峻参加了有史以来在兰州举行的甘肃第一次乡试。这次甘肃贡院的乡试参试者达2700余人,安维峻一举成名,考中解元。

iiiczio5je4.jpg

iiiczio5je4.jpg

       光绪六年(1880年),安维峻金榜题名,高中进士,不久,他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编修一职。       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二月初二,他写出著名的《请诛李鸿章疏》,后来乌里雅苏台大臣志锐给他刻一枚印章,上书“陇上铁汉”。       光绪三十三年夏,安维峻应聘总纂《甘肃新通志》,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在无奈之中他选择了远离政治漩涡,投身桑梓从事教书育人。72岁时,安维峻于家乡秦安去世。
      
  
   

c3qsidoe1nt.jpg

c3qsidoe1nt.jpg

王文元原创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