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不乃 发表于 2020-10-1 01:06:23

当袁枚看到刻印本的《红楼梦》时,作者可能已去世(作者的卒年才是个谜)。作为性灵派之一的袁枚也只有《祭妹文》写的有点“莫明其妙”的灵性,也是受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影响。
  如果袁枚不是他真名,那么他也在故意隐瞒《红楼梦》的作者。大清时很多书是无主、无后、无名之人而作,曹寅家已无后,也就没人去追究。
  韩愈《祭十二郎文》也不是重点,而韩愈的侄子是传说中的韩湘子才是重点。
  韩湘子的妻子姓林黛玉的林,名英莲的英,这个他们夫妻间有个民间传说,已排成戏流传有年。戏的名字叫《韩湘子访妻》,内容诙谐,瞒过了大清官方注意。
  韩湘子成仙后,回家看望久别的妻子,变什么不好,却变了个“十不全人”,而乾隆晚年自诩“十全老人”。
  韩湘子与林英的故事也有“诗笺”式的小说,最有意思的是书前插图,把韩湘子画成了个“痘神”。
  如果这种版本的故事在乾隆年流传,说明有高人在骂乾隆!
  性灵派三人中,可能蒋、赵背下写戏本时,也有高人指点。
  曹家人即使很有才华,也作不出《红楼梦》这样的书,读懂《红楼梦》后,自然知道他们如何在书中留名的。

袁曹学红楼梦 发表于 2020-10-1 02:37:34

中国钟表协会和故宫博物院合作制作的复刻版怀表,“福满乾坤”
  
http://img.biiyy.com/tianyaimg/317265124.jpg

袁曹学红楼梦 发表于 2020-10-1 03:10:22

摘录百度关于阴谋论的论述:阴谋论通常是指对历史或当代事件作出特别解释的说法,通常暗指事件的公开解释为故意欺骗,而背后有集团操纵事态的发展及结果,以到达该集团损人利己的目的。阴谋论的三个特点为“损人利己”、“故意欺骗”,“合谋操纵”,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算一个阴谋论观点。脂批多次说了,“作者之笔狡猾之甚”,“作者又欲瞒过众人”,这就是明明白白告诉读者,要启用阴谋论思维,才能破解《红楼梦》,不论是破解作者论,还是主旨论,都是一样!

袁曹学红楼梦 发表于 2020-10-1 03:40:49

本人也不是阴谋论专业的,当然也不是阴谋论相关专业。本人对阴谋论的直觉体会,一是“动机质疑”,二是“事出反常必为妖”。《红楼梦》作者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也就是说明了书中处处都是妖!而批书人也多次说,“全用幻”,“亦真亦幻”,所以,破解《红楼梦》的真相,不论是作者论,还是主旨,无疑都是非常麻烦的。正如童立群教授和皇极梅先生说的,破解《红楼梦》需要数理逻辑,需要进行多维多变量的复杂运算。本人再给加上一句,还要识别脂批中挖的坑!书中无疑是有“假语”,脂批也免不了,正如霍国玲考证出来宁荣二府隐写皇宫,脂批却避而不谈一样。本人破解“曹雪芹”的真相是个西贝货,是诈死,而脂批却说,“壬午除夕,芹为泪尽而逝”,畸笏叟也一起合伙骗人!

花花不乃 发表于 2020-10-1 04:32:43

楼主的意思是《红楼梦》“事出反常必为妖”,如书中冯渊从小爱男风,见英莲就“改常”而爱女风,结果被打死了,脂砚批“人若改常,非死即亡”。
  确实,《红楼梦》挖了个坑,很多人跳了进去,脂砚、畸笏叟不是在挖坑,而是在埋人。
  胡适凭也“狡猾”的袁枚之说,说书是写曹家事的,结果江南曹姓家谱中没有这个人。
  袁枚作品更不可信,因为《红楼梦》的作者比他狡猾百倍,所以后人都无法知道谁写的、在写谁。
  蔡元培没看懂,鲁迅也没看懂。
  周汝昌考据了一辈子,到老了时还在说书中“数术”变化太厉害,看不懂。
  是否袁枚作书,不值一驳,只简单把袁枚祖宗十八代名字一查,《红楼梦》书中绝对有不避他祖上名字的,说不定也是个“下流种子”角色。
  梅家说、吴家说、张廷玉说等等更不值得反驳。
  由此才有人坚信《红楼梦》只是“小说”,孰不知《红楼梦》书中的寓喻全部是“大说”。
  现代人不适合读过去的小说,更不适合读《红楼梦》这种“春秋曲笔”的书,要么太当真,要么太当文学创作。
  金圣叹先生说过,《史记》是“小说”,但《史记》是有据而记实的;今人的“小说”概念是小说是文学创作,不用处处记实,只要写得精彩,给个大致模糊影就行了,而且还“善于”为作者考虑,说大清“文字狱”太厉害,《儒林外史》都只能借明代写,问题是《儒林外史》中暗含的有“天干地支”,如《老残游记》一样主要用万历年对应大清的时间。
  可好,后人认为过去人为避“文字狱”太学得聪明,这样的文章中才有深刻的社会现象值得研究。
  一面高喊大清“文字狱”不让人活人,一面还出现那么多书,仿佛都是“厌世”文章。
  袁枚也写了那么多书,不也活了八十多岁,谁查过他的书?
  大清“文字狱”是给汉人文人设计的,不是汉人的大清皇族散闲之人不也能吟诗著书吗?!
  《红楼梦》这部书,留下最多可考据的,也都是些大清皇族人的诗,袁枚不是大清皇族人,所以他是看不懂这种书的,只能“以讹传讹”。
  《红楼梦》中要时间给时间、要地点给地点、要人物给人物,不会数数,有史湘云教;不会作诗,有黛玉教;不会猜谜,有贾环教。
  谁说猜一物必须仅限一物?如果说“娘有足,子无足”,怎么猜?也是俗物,蝇和蛆。如果“少时多足,大时少足”,这不是大青虫化蝶儿了吗?!
  作者在书中又是谐音、又是猜谜,康熙年自己多大,雍正年自己多大。皇帝又不能万岁,但是你不能说康熙皇帝死了,只能说雍正当皇帝了,送走个老的,来了个不大不小的,好歹是个皇帝,也得接驾。
  后人编造曹李两家很有钱也是忽悠人,为曹李家“狗尾续貂”。如果查抄不出金银,应该掘地三尺找找,可么埋在“随园”陈塘中,袁枚才买这个破园呢!
  难道审曹李两家的官员与他们也是世交,告诉他们贪得越多,量刑越重,不如不招。审官可能也会说,你悄悄告诉我藏在哪儿,将来我去挖,堂上你也少吃板子,狱中给你粥食,如何?将来你们的子孙改姓我姓,隐身我府,续后十回书如何?
  成,就这么着!
  曹、李两家不是说的苏音吗,怎么成了京片子腔?
  曹、李两家是轮值的,何况曹寅是康熙的陪读,从小就会京音。李煦也在京中办过事,还给康熙看过园子,也会京音。
  为否定曹、李说,有人说书中有“吴音”,而吴音“十里不同音”,吴人都相互听不懂,写部书不是专门在与读者作对,让读者听不懂?!
  为了让读者看得懂、听得懂,作者花大力气翻译“俄罗斯美人”的诗,要平仄有平仄,要韵有韵,那文化比曹、李、袁高了去。

花花不乃 发表于 2020-10-1 04:58:51

纪晓岚中举的年龄和袁枚相同,都是23岁,但是第二年他24岁时考进士落选,27岁时因在家守孝没参加,30岁才中进士,名次是二甲第四名,仅仅比袁枚的二甲第五名高一位,对吧?
  ——————————————————
  对啊。这些人都是人才啊,大清之材,有自记史记的。
  可是《红楼梦》无史记,高不成,低不就,只好用司马迁写《史记》记法一样,吞了个卵、见个蛇、做个梦,然后有一个人出生了。
  对吧?
  纪晓岚也没有异议啊,他最多是魁星乱踢球,踢他头上了。他能“白日做梦”见太虚幻境?

花花不乃 发表于 2020-10-1 06:13:39

作者熟读春秋、史记、左传,知道帝王、名臣、将军、烈女之记法。
  作者开门就用《史记》帝王将相降生之记法,无非如张天师变个小孩,列星宿天象让你算算他是谁。
  这么好玩的文章,你一忽儿袁天罡,一忽儿纪晓岚,你是在说神话与庶人的故事吧?!
  作者如《春秋》《史记》《左传》写了部书,记下一段亲历的历史,你是瞌睡没睡醒,没见过如此“史笔”记法?
  《史记》中帝王降临之前有没有“幻”?
  作者不信鬼信神,只是记一下,你脑子就找不住北?
  纪晓岚敢说他家入史记之“绛珠”吗?列传都排不上的纪晓岚,你给他吹屁股干什么。
  《红楼梦》也吹天下第一牛屄,京中也能“骚比”。
  你是瞎子读个球书!

袁曹学红楼梦 发表于 2020-10-1 07:39:19

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无疑是以利益为主导的,“世上熙熙皆为利来”无疑说明了世界的复杂,那么,人性本性中自私的一面必然导致存在各种非理想行为,诸如蓬佩奥所说的,“我们撒谎、欺骗、偷窃”就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各种陷阱,阴谋论则必然是人生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
  这里附上丘吉尔一条很有名的警句,“In wartimes, truth is so preciois that she should be escorted and guarded by lies”,还有中国古语,“世上熙熙皆为利来”,以及《红楼梦》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第五回太虚幻境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破解阴谋论的基本功,而商场的名言,“不熟不做”也是针对这个充满阴谋的世界,为了生存,为了防止落入陷阱,所建立的大拇指法则(rule of thumb)。同样具有警世意义的是,“画鬼最易”,对于受众很熟悉的事物,骗人就比较难,大家不熟悉的,就很容易蒙骗。

袁曹学红楼梦 发表于 2020-10-1 09:01:20

分析这些早期红学著作,可以发现,与曹家关系特别密切的平郡王府完全玩失踪了!曹佳氏作为传说中的曹天佑的大姑,依据现在发掘出来的史料,老平郡王纳尔苏,小平郡王福彭,还有福彭的弟弟福静,曾经多次出头替曹天佑/曹钏饕也凇逗炻ッ巍烦擅笏侨赐耆恢靡淮剩》炊鱿至酥疃喽喽?/阿巴亥系统的人士,包括裕瑞,敦敏,敦诚,甚至还有睿亲王淳颖的《读石头记偶成》。如果如现在某些红学说辞,说《红楼梦》是小说,为大户豪门所羞于扯上关系,那么,这些阿巴亥体系,还有永忠,淳颖,富察明义的著作完全讲这种说辞碾压的粉碎!
  所以,曹学的反常现象,不合情理现象,又必然回到了阴谋论!如同《红楼梦》是一部谜书一样,曹学也是一个谜,要掰谎之后,靠“世事洞明皆学问”来破解疑团的。

花花不乃 发表于 2020-10-1 10:16:42

楼主如其他读者一样,不好好读《红楼梦》,只会听古人乱记,现代人胡说。而且可能还自以为这就是考据。
  把曹家、袁家祖宗十八代考据清楚,也与《红楼梦》无关。就算真的在曹家考据出一个名叫“曹雪芹”的,《红楼梦》也不是他写的。
  《红楼梦》用了一种极具“格物”的写作手法,是其他家“僭越”不了的。如贾府门额有“九龙纹金框青地匾”,虽然只写了一块,但是一块就够用了,因为这种匾只有“皇帝”的家才能用,亲王、郡王不会傻到找死而用这样的匾,更别说江宁小织造、南京小随园。
  作者说,明代的小说才叫小说,来不来就说公子、小姐头上有珍珠、玉簪。
  在大清时,谁能像宝玉辫子上有“珍珠”?《大清礼仪注》,亲王头上都不准使用珍珠,也不准穿黑貂毛衣。
  《红楼梦》因为写实,并非小说,所以宝玉头上有珍珠,史湘云穿了一件“灰鼠毛”的皮衣,里子居然是“鹅黄”。
  曹寅、袁枚不怕死,可以不懂这些;亲王、郡王们一家老小长脑袋还要吃饭,总懂这些。
  《红楼梦》已经向大清皇族报了自己的“门户”,并且记有他们的老祖宗孝庄太皇太后还活着时的规矩。
  弘旿知道这部书中有“碍语”,不看。为什么不看?因为作者太“大逆”了,居然给祖上起些假名字,仅此就“大逆不孝”。
  永忠一看,就知道“曹雪芹”不是作者真名,只是“曹风”“侯人”之寓,当然“曹侯”之寓出自《诗经》之“国风”,所以永忠的第三首诗把“曹侯”之人比喻为上古“混沌”之帝王。
  虽然永忠是皇宗室散宗,他会为曹寅、袁枚去哭?
  张宜泉诗中怎么也记有“曹雪芹”,张宜泉这不是个汉人名字吗?瞎说,起个“曹雪芹”就姓“曹”了,起个“张宜泉”就姓“张”了?张宜泉《春柳堂诗稿》中说他与“永忠”同辈的,见过乾隆白塔摆道场,在乾隆家天香楼吃过饭,说过京中科考的考生“五律八韵”作的不咋地。
  哎呀,你张宜泉个穷人,也来指指点点了?!张宜泉诗中说过,他人穷志不穷,有鲲鹏之志,非梧桐不栖。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从阴谋论视角看早期红学著作和郑逸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