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0-7-19 15:47:02

【原】北山石刻宋代造像精品(一)

宋代造像自122号龛开始,渐入佳境,开始形成鲜明的宋代风格。

122号龛,诃梨帝母,佛教中的“送子娘娘”。 佛经里记载九子鬼母,也称鬼子母神(Hariti),梵文音译为诃梨帝母,为护法二十诸天之一,又称为欢喜母或爱子母。
传说古代王舍城有佛出世,举行庆贺会,五百人在赴会。途中遇一怀孕女子,女子随行,不料中途流产,而五百人皆舍她而去。女子发下毒誓,来生要投生王舍城,食尽城中小儿。后来她果然应誓,投生王舍城后生下500儿女,日日捕捉城中小儿食之。佛祖将诃梨帝母最小的那个孩子藏了起来,于是她发狂般地到处寻找。佛祖对她说:你有500个孩子,失去一个都这么悲痛,那些失去了唯一孩子的母亲们,又会如何感受呢。她顿悟前非,此后作为子安观音,成为安产和小孩子的守护神。


诃梨帝母端坐高背椅上,椅后有屏风,凤冠霞帔,左手抱小儿于膝上。
左壁立一侍女,一乳母前出,坦胸露乳,横抱一小儿哺乳。
右壁一侍女,另有两小孩前坐。
诃梨帝母像脚前有5小孩玩耍嬉戏,已严重残损。
门柱上有楹联:祥麟不作无缘嗣,威风偏临积善家。落款:杨子孝书。

它是宋代社会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
诃梨帝母凤冠霞帔,绫罗绸缎,尽显富贵,俨然一位贵妇。其所坐之高背椅与身后的屏风,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意味。

即便侍女,也穿着华丽。
乳母丰肥,尽显哺乳期妇女特征。

右壁一侍女,已残。旁边端坐两小孩,一本正经的小大人样,让人发笑。

民国时期老照片,诃梨帝母怀中儿童,及座下儿童像全都完好无损。人物衣饰如新,清晰可见。
诃梨帝母又被称为送子菩萨,是佛教的“计生委官员”;道教也有“计生委部门”,比如南山石刻的三圣母娘娘。

南山石刻三圣母娘娘龛,保佑产妇平安分娩、小孩健康成长。
无论佛教还是道教,都有生活化的一面。若非急人之所急,难人之所难,谁又信你呢?

123号,释迦牟尼佛居中。两旁观音,裙带繁复。

左壁不空羁索观音,其旁下两父子供养人。

右壁观音,旁下有两母子供养人。

佛高坐莲台,观音坐金刚座。

释迦牟尼佛头略偏,嘴角微翘,似乎正在弘法。是年深日久品相遭到破坏,还是我的错觉?感觉这一尊不像其它佛像端然而坐、不偏不倚、一本正经。

不空羁索观音,是北山石刻出现频率最高的观音形象之一。
不空羁索观音,为观世音菩萨诸多化现之一,即见解脱观音像,凡见此像者,即刻清净舍法罪,得殊胜心之安宁,死后顿生极乐界。
形象通常为三面四臂,顶有阿弥陀佛,左胸上覆盖著仁兽皮披肩,五衣五饰庄严。左手持不空罥索,左次手结施无畏印,右手拈邬婆罗花梗,右次手持三叉铁钩。
本龛观音左右手高举日月,遍照大千世界;另一左手持不空罥索,捆绑世界一切罪孽;右手握宝剑,斩杀三千烦恼。

菩萨面相慈和敦厚,如邻家大嫂。
男供养人是宋代男子日常打扮,戴冠,右祍长衫,腰束长带。注意腰带,不仅捆扎之用,而且衣带飘舞,具有装饰性美感。

125号,数珠手观音。

又称媚态观音。 长身玉立,身形婀娜,衣袂飘飘;腼腆微笑,俏丽含羞;玉足赤立,双手并拢抬起收于小腹(现代标准的迎宾姿势)。少女形象跃然而出。“吴带当风”的艺术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叹服!

两壁,上有两飞天,下有两侍者,左女右男。

被誉为北山美神。

其花冠也有特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北山石刻宋代造像精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