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3|回复: 1

莎士比亚故居,我心中的圣殿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
发表于 2021-5-29 09: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莎士比亚故居,我心中的圣殿
  杨开显
  到英国,有一些景点是可以不去的,但莎士比亚故居、剑桥、牛津等却是非去不可的。
  正值仲秋的10月的一天,上午参观牛津大学时,淅淅沥沥的小雨还时断时续,到了下午,天气就欲阴还晴了,天公露出了一点点微笑。我们来到离牛津大约三四十公里的斯特拉福镇的莎士比亚故居,这是从青年时代起就让我心驰神往的地方,它是我心中的圣殿。
  记得是18岁那一年,我读到莎士比亚的《柔密欧与幽丽叶》,是曹禺翻译的,可能是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译本吧,译名尚未统一成《罗密欧与朱丽叶》。我一翻开剧本,就看到半夜,到凌晨看完后,还不忍释卷,沉浸在剧情中不能自拔,整个悲剧剧情和爱情的凄美悲壮让我感动不已、震颤不已。在这之前,我虽然看了一些文艺作品,包括根据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改编的电影《王子复仇记》等,但并没有让我爱上文学,也没有改变我对理科的偏好。只是在看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之后,我才强烈地感到文学是这样的美,这样的凄美,这样的壮美,文学让我情不自禁地在理念上深思,在感情上丰盈,它的启迪心灵,教化情智,它的潜移默化和审美感染作用是其他学科难以取代的。从此后,《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我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并让我深深地爱上了文学,使我在与理科结下姻缘后,与文学结下了情缘。
  莎士比亚故居位于斯特拉福镇的一条不长的亨利街上,是一栋半木结构的带阁楼的两层建筑。斜坡的赭色屋顶,黄色的外墙,朴实温馨,这在当时应该算是颇有气势的了。房屋临街的一面,3个矩形的天窗镶嵌在屋顶上3个突起的三角形房檐下,房屋下面被细而密的低矮铁栅栏围了起来,底楼左边门的上方有一处徽记,看来是莎士比亚家的族徽。莎士比亚因儿子逝世较早,没有孙子孙女;一个女儿所生3个儿子也都早逝,没有后嗣;另一个女儿生下一女,婚嫁两次,均无生育。所以莎翁血脉未能延续。房屋在他的外孙女逝世后转入他妹妹的后代的手中,直到18世纪末。后房屋年久失修,只得投入市场出售,房屋易主。幸好在1847年包括有狄更斯等人在内的莎翁诞生地基金会筹款3000英镑,买下了莎翁这个故居,作为代表国家的纪念馆。
  莎士比亚故居的内部结构和设施均保持原貌。它的客厅、主厅、卧室和制作手套的作坊间等均按专家的研究意见,照1574年莎翁10岁时的样式布置。而故居的外貌,则根据理查德·格林作于1762年的素描画予以恢复。至于院落或者说花园的布局,据说可追溯到19世纪中期的样子。
  参观者是从侧门进入故居的。我们进入底楼客厅,感觉确实是像经历了久远年代的房间。脚下地面一块块深色石头,被参观者的脚步磨得光光滑滑的。黑色的木柱,白色的墙壁,依然是一般传统的样式。旁边有一个餐厅,长方形的桌子铺上白布,上面放满了杯、盘、钵、壶、勺子等,还有两支长明蜡烛,一边墙里是壁炉,还燃着火(实际也许是灯光)。另外一间是作坊,里面有两张黄色的细腿长桌,上面放了一些杂物;墙上固定的两块长条木板上放有陶瓷或木制的杯、碗、钵,木板边缘钉的钉子挂有数把钻子、剪子和尖刀等,窗上挂有白、黄、红、黑色的像是羊皮手套和皮兜一样的东西。莎翁的父亲是手套制造商,他就在这间作坊里工作,以此来获取全家的生活费用。他工作勤劳,因而生意兴隆起来,后来甚至被推举为斯特拉福镇的镇长。只是好景不长,在莎士比亚13岁左右,家道中落,他只得辍学回家,帮助父亲打点生意。
  在这个主屋的西端附加了有2个房间的小屋。18岁的莎士比亚与26岁的安妮结婚后可能就住在这里,安妮正怀着女儿,有3个月。后来莎翁的妹妹琼与她的丈夫在17世纪初也在这里住过。
  顺着较窄并拐角的楼梯上到二楼,是一个中厅,这个厅感觉像是被辟为陈列室。我首先就看见临街的左右墙壁上有2张大幅黑白照片,左边是在法国死于车祸的英国前王妃戴安娜;右边是时任中国总理的温家宝,他在此之前参观过莎翁这个故居。在这两幅照片之间是一个大窗户,窗户的平台左端放着一尊莎士比亚的头部雕像。房间边上放有书桌之类的东西,好像有签名册和文字资料等,供游客签名、翻阅。离开这个厅时,让我不解的是,世界各国来参观莎翁故居的政要和名人很多,但为什么这里只挂出了温家宝和戴安娜的照片?莎士比亚属于英国,也属于世界,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他无穷的魅力令世界人民特别是作家、艺术家和文艺爱好者无不前来拜谒。无数游客都是为了圆自己青年时代的美梦而万里迢迢前来参观莎士比亚故居的。据说曾有一女游客,一进入莎翁故居就热泪盈眶,当她听讲解员说莎翁在他房间的这块地板上来回走过时,就情不自禁泪流满脸地匍匐到莎翁踏过的这块地板上,虔诚地朝拜起来。
  参观完这个中厅,我们就进入隔壁的一个房间,这个房间就是莎翁出生的地方。莎翁出生的这间卧室可能有20余平方米,它的主色调是红色和绿色。据说英国也有点像中国这样,红色代表驱魔避邪,绿色代表生命新生。床的红色和幔帐的绿色,加上床上铺着的大绿罩单或毯子,还有墙上的黑白花斑壁纸,以及像是红砖砌成的大壁炉中熊熊燃烧的炭火(也许仍是灯光),给人一种浓郁和热烈的感觉。床边不远处,有一个浅色的木制摇篮,这就是莎翁婴儿时期睡过的婴儿床。莎翁就是从这个摇篮走出他家的院落,来到斯特拉福镇,来到伦敦,开始了他人生的辉煌旅程,创作了37部戏剧、2部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从此,他的戏剧和诗歌走遍全世界,而他本人落叶归根,返归故里,回到摇篮附近,走进了坟墓。
  我们在参观莎翁诞生的这间卧室时,恰逢一队英国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先于我们来到这间卧室参观。孩子们在莎翁母亲生下莎翁的这张床周围围成一圈,聚精会神地听取讲解员讲解莎翁的生平和事迹。我感概于这些英国孩子从小就受到他们的高雅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亲身感受他们的文化科学大师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从而形成对祖国的向心力和对自己的文化科学的自信和自豪。反观我国,我们更多地是强调阶级斗争的教育。我和我的孩子从小到大,基本上是每年都被学校和老师带领参观渣滓洞、白公馆、收租院、刘文彩罪行展等阶级斗争教育的场所,从未被带领参观过科学文化名人故居之类的场所。这些价值观的差异,也许就导致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发展差异。好在今天我们有了改观,所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离开莎士比亚的诞生屋,我下到故居的后花园。后花园大概有二三百或三四百平方米,中间砌有花圃,花圃里开着较为稀疏的粉红、黄、白色的小花。花圃外边安放着一张弧形的长椅,以与花圃的弧形相吻合。后花园的草木并不繁茂,地上可见一些散落的黄叶,好像有4棵树兀立在后花园中,其中我认识的树是处于故居进口旁和院落木栅栏外的两棵油橄榄,粗壮的树干撑着半球形的深绿而密实的树叶团,显得颇为厚重。也许是秋天吧,后花园并不郁郁葱葱、姹紫嫣红,因而给人的感觉不那么生机勃勃、异彩纷呈。但唯其如此,这才是富有历史真实感的莎士比亚之家,这好像他家就与我们是街坊邻里一样,自然、普通、真实、不矫饰。
  我在莎士比亚的后花园静静地漫着步,尽览着整个故居及花园的风貌,然后在长椅上坐下来,思索着这故居,这亨利街,这爱汶河畔的斯特拉福镇是怎样孕育了一位旷世奇才的。
  作者简介:
  杨开显,重庆市科委信息中心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重庆市翻译家协会副会长。正式出版有译诗集《爱情诗行》、《帕斯捷尔纳克未来主义诗选》、《钟摆下的歌吟》、《你呼吸太阳,我呼吸月亮》和散文集《真实的世界文豪》、《海明威他们那些事》、《病态与悲情》、《光影·情思》等,正式发表有论文和文章《继承和变异于传统的时代变奏曲——对现代诗歌变革运动的再认识》、《穆旦百年:春到人间燕归来》、《论今日旧体诗形式改革》等300多篇。完成有重大研究课题17个。获2002年第一届重庆市文学奖和2015年第六届重庆市文学奖等奖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
 楼主| 发表于 2021-5-29 10: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与人最小的差别是智商,最大的差别是坚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