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回复: 0

从皇家禁地到市井街衢——北京明清皇城变迁识略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3-18 16: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皇城,北京城中最“藉藉无名”的一圈空间,它没有内外城的雄伟壮阔,更没有紫禁城的万众瞩目,而在明清相替、改朝换代之际,这里的格局样貌与空间职能却发生了最为显著的转变。本文5000字 需阅读15分钟
撰文 ▏眉有一点风
设计 ▏眉有一点风
编辑 ▏眉有一点风
【参考资料】 1《北京通史》第六卷、第七卷 2《北京史学论丛》2015、2016
3《故宫史话》
4《北京历史文化研究》
5《东华图志》
6《北京宫苑图考》
7《清代北京城市形态与功能演变》
01在《日下旧闻考》中,记录了一段乾隆与大臣们的对话:“皇城之内,前明悉为禁地,民间不得出入。我朝建极宅中,四聪悉达,东安、西安、地安三门以内,紫禁城以外,牵车列阓,集止齐民......”寥寥数语、言简意赅,却道出了明清两朝京师皇城中发生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皇城”,是指紫禁城之外的那一圈城垣,即下图中虚线部分。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后布局
在明清两朝的史籍中有大量关于皇城的记载,节选两段如下。
一、万历《大明会典》载∶
'皇城起大明门,长安左、右门,历东安、西安、北安三门。周围长三千二百二十五丈九尺四寸...”
二、清乾隆时期《日下旧闻考》中载∶
'皇城在京城中,周十八里有奇,正南曰大清门,少北曰长安左门,曰长安右门,东曰东安门,西曰西安门,正北甘地安门。大清门内曰天安门,天安门之内曰端门......国家定鼎燕京,宫殿之外,环以紫禁城。紫禁城外,重以皇城,鳌以砖,朱涂之,上覆黄色琉璃瓦......'

按照今日北京地理位置,皇城的北城墙相当于平安大街一线;东城墙是从宽街西口的皇城根遗址公园至贵宾楼饭店对面;南城墙为长安街一线;西城墙是沿西黄城根北街、南街、到灵境胡同折向东至府右街。
整个皇城的营建始于元代,成形于明代,延续至清代,其内遍布宗庙、官衙、仓库、内廷服务机构以及园林苑囿等。而本文开头一段文字说明,这座皇城从明代皇家独享、寻常百姓不得出入的森严禁地,到了满清一朝却衍变为可自由出入、热闹繁盛的市井街区......明清两朝上下相接、前后相承,为何皇城景况差别如此之大,原因何在?
02
首先,改朝换代带来了一系列变革,这些变革使清代京师城垣功能发生转变,为日后的革新提供了前提条件。
公元1644年,华夏动荡、江山易主。崛起于白山黑水的东北满清政权一路高歌猛进,挥师入关,最终定都北京,成了北京城新的主人。
之后于顺治元年至顺治六年(1644—1649),实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北京城市人口强制搬迁,将原京师内城中所有汉族平民强迁至“外城”,内城中则专供“旗人”居住......这次强迁被后世称为“满汉分居”,但确切讲应为“旗民分居”,其中“旗”指“旗人”,包括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而“民”代表以汉族为主体、没有旗籍的“平民阶层”,因此清代有句俗语“不问满汉、但问旗民”

这次“旗民分居”给当时的北京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冲击,虽然满清政府采取了相应的“补偿措施”。例如《清世祖实录》中记载:“准许迁移者赦免一年或三年租赋......'
“准许免赋税一半或丁银一半......”
“朕重念迁徙累民,著户工二部、详察房屋间数,每间给银四两”
以上措施种种,但对于失去家园房屋的平民来说可谓杯水车薪,很多平民由此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就这样,经过几年对汉民(民人)的驱离强迁,整个北京内城变成了只有“旗人”居住的“鞑靼城”。“满汉分居”与“剃发、易服、圈地”等政策都是满清政权在建国之初颁布的具有民族压迫性质的国策,给当时的北京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动,对重塑帝都人口结构、转变京城民间文化风俗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上图可见,“皇城”居于整个“内城”中心,四周为“八旗”分区环绕,“分八列旗,拱卫皇居”......
在《八旗通志》中详细记载了八旗在内城的分布区域:“镶黄旗居安定门内,正黄旗居德胜门内,并在北方。正白旗居东直门内,镶白旗居朝阳门内,并在东方。正红旗居西直门内,镶红旗居阜成门内,并在西方。正蓝旗居崇文门内,镶蓝旗居宣武门内,并在南方。”

▲内城八旗分布选自《唐土名胜图会》此时,整座内城都是成分纯净的“自己人”,这使得紫禁城的安全系数大为提升,于是紫禁城外的皇城所具有的护卫安保职能便逐渐降低。

▲清《宸垣识略》中的皇城图
换句话说,“满汉分居”制度相当于把整座北京“内城”都变成了“皇城”,而原有“皇城”则变得可有可无、如同虚设,日后的逐步开放也就顺理成章了。
03其次,满清统治者对前明宫廷附属的衙署机构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为皇城面貌的转变提供了基础条件。我们看一下明朝皇城的大致情形,如下图:


▲《明北京城复原平面图》局部

图中可见,这座面积6.8平方公里的皇城,分布着城池宫阙、园囿水系、寺院坛庙、衙司库署......
明《寰宇通志》卷一载∶
'城之中为皇城,宫阙壮九重之固,市朝从万国之瞻,庙社尊严,池苑盛丽,诚万万年太平之基。'上图中除紫禁城、景山御苑、西苑三海外,很大一部分都是服务于帝王的衙署司局,这类机构在明朝是非常庞大的,包括十二监、四司、八局在内,号称“二十四衙门”。
我们将上图进一步裁切放大可见,众多的“监、局、司、库”分布其中。

▲《明北京城复原平面图》局部

▲《明北京城复原平面图》局部
而这些衙署机构全部由内监(太监)执掌,庞杂的机构也使明朝内廷太监及宫女数量惊人。
到了清代,前明的“二十四衙门”被逐步裁撤,统一设“内务府”掌管,原先当值于各衙署司局的内监数量也随之骤降。
清代史料《朗潜纪闻》中曾记载一段康熙之言:
“......至世祖皇帝登极,始悉除之。紫禁城内一切工作,俱派民间,今皆现钱雇觅。明季宫女至九千人,内监至十万人......今则不过四五百人而已......'由上可见,清代宫廷将原来明朝“二十四衙门”的很多工作,外包到了民间,这使得内廷各类衙署得到有效精简。

上段话中有“内监至十万人......',明朝太监确有十万之众么?我们在史料中探寻答案......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有载:
'(内监)又月粮每岁全支有五千七百六十八员名,每岁半支有八千三百三十二员名......”《皇明经世文编》中有载:
“嘉靖八年六月,内官、长随、内使、小火者、净军,见在一万二千六百三十九员名......”
以上两段均为嘉靖年间记载,大致可见內监数量在一万二千至一万四千名之间。

而这个数量在后续几朝又在不断增加,根据《明通鉴》卷六十七记载,仅万历元年(1573 年)到万历六年(1578年)间,两次新增宦官就达 6820 人。明末学者周同谷在其著作《霜援集》中则记述∶
“...天启中,魏璫选京师净身者四万人,号曰净军...”上文中“魏璫”即明末大太监魏忠贤,天启年间他在京师选拔了四万“净身者”组成一支特殊的军队——'净军'。再加上未入“净军”继续在原岗位当差的內监,当时京师內监总数当在5万至7万之间。

▲《明宣宗行乐图卷》局部

▲《明宣宗行乐图卷》局部
以上两图描绘的就是明宣宗时期众多太监陪王伴驾的情景,这些算是皇帝身边的“近侍”,还有众多的太监分布在宫廷各处值守劳作。
那么清朝的太监数量有多少呢?据清史档案记载: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十二月,内外各处大小太监共计2605人(引自李学成《清朝太监典制述论》)。
由此可见,康熙所言虽有夸张,但明室太监人数较之清宫确在数倍以上。

▲清宫太监《万国来朝图》局部

▲清宫太监
《万国来朝图》局部
而如此之多的“服务人员”,相关的支出用度也必是一笔数目可观的费用。
在康熙朝名臣李光地的著作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查得明故宫中每年用金花银共九十六万九千四百余两,今悉以充饷。又故明光禄寺每年送内所用各项钱粮二十四万余两,今每年止用三万余两......明每年用红螺等炭,共一千二百八万余斤,今止用百余万觔。各宫床帐與轮花毯等项,明每年共用金二万八千二百余两,今俱不用......'上段中的诸多数字显示,明清两朝的宫廷岁费确实由于机构与人员的精减而有了大幅度的降低。
04
大量衙署机构的精减,使皇城内腾退出大量“办公用房”,而内监宫女的大规模裁撤,也使“员工宿舍”腾退出不少......以上诸多的房间屋舍在日后均被改为它用。这其中,“坛庙寺观”的改建尤为突出,如尚衣监旧址建玉皇庙,司设监旧址建慈慧寺,内织染局旧址建华严庵,秉笔直房旧址建福祐寺,汉经厂旧址建嵩祝寺等等,加上明代保留下来的社稷坛、太庙、大高玄殿、大光明殿等,至乾隆中期皇城内的各类坛庙至少已有70余处。

▲清代皇城主要寺观情况表
引自《清代北京城市形态与功能演变》
下图为清代皇城区域内寺庙的分布情况,如“红点”所示,其数量规模可见一斑。

▲清代北京皇城寺庙分布示意图
(引自网络)
如此大规模的营建各类坛庙寺观,反映出清代统治阶层对于汉家文化的兼收并蓄,以及对于汉家信仰体系的承袭发扬。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城之内还修建了一座“天主教堂”,这让我们略感意外。
虽然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北京就已经有了第一座天主教堂(宣武门内的“南堂”),但在皇城以里、并与紫禁城近在咫尺的中海湖畔营建教堂,足见当时统治阶层对于皇城的开放态度。

▲1861咸丰11年京师全图(局部)上图显示的就是这座“北天主堂”的具体位置,可以看到其与紫光阁仅一墙之隔。此教堂也因其所在位置,被称为“蚕池口教堂”。

▲1901年航拍照片(局部)
上图为1901年航拍照片中“蚕池口教堂”全景,整个平面布局清晰可见,其钟楼高约31米,登临楼顶,居高临下,附近皇家御苑一览无余......

▲蚕池口教堂正面这座教堂直至1887年才搬迁易地西什库重建。前后180余年,横跨满清八代帝王(康熙至光绪),不知其间多少大内秘事都被教堂的神父瞄了去。
05
皇城内屋舍改造的另一用途就是“住宅”,先是允许内务府上三旗的包衣(家奴)携家眷居住,后来一些满清勋戚功臣也入住进来,成为皇城内新的业主。
《金鳌退食笔记》中记载:“紫禁城外已尽给居人,所存宫殿苑囿,更不及明之三四。凡在昔时严肃禁密之地,担夫贩客皆得徘徊,瞻眺于其下......'
当然,紫禁城外也并非“尽给居人”,西苑三海与景山等地尚属皇家御苑,平民不可随意出入。下图为清乾隆时期的《京师生春诗意图》中“东华门大街”与“南北池子大街”交叉路口部分。从中可见,距离紫禁城东华门不过百米的区域,已经衍变为“居民区”。

▲皇城内居民区
(今南北池子大街)
《京师生春诗意图》局部
清徐扬绘
随着平民人口的逐步增加,附带商业也兴旺发达起来。上图中可以看到,临街的很多房屋均被改建为商铺。
下图为清乾隆时期的《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中“东华门大街”部分,从中可见街道两边店幌高悬、商肆林立,车马行人粼粼而来、川流不息。

▲东华门大街《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局部清徐扬绘以上两图皆为乾隆年间所绘,可见当时的皇城区域内已经非常繁华热闹,与普通闹市商区别无二致。就这样,原来明代皇城内众多的衙署机构在清代被各类寺庙民宅所置换;原来的宫廷服务人员也逐步被迁入的平民、商贩、儒释道人员等替代(还有几位神父)。最终,清代皇城内的人口结构发生根本转变,由稀疏转向稠密,由单一转向多元。06以上诸多的改变让皇城本身的城垣宫禁制度也发生了变化。
据清吴长元《宸垣识略》中记载:“皇城内居民甚稠,故东安、西安、地安三门闭而不锁,民有延医接稳者,不拘时候,得以出入......”

▲东安门(右)及东安里门(左)《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局部清徐扬绘由此可见,原来宫禁森严的皇城大门由于内迁平民的增多,正逐步变得宽松亲民、”闭而不锁”.......外皇城尚且如此宽松,内皇城的各道门便也如同虚设。所谓“内皇城”,是介于紫禁城与皇城之间的一道城垣,筑门十二座,称为“上门”。清人撰写的《明会要》中有如下文字:“皇城内宫城外十二门。十二门者,北面四门,曰北上门、北上东门、北上西门、北中门;东面四门,曰东上门、东上南门、东上北门、东中门;西面四门,曰西上门、西上北门、西上南门、西中门......”
在《明北京城复原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上门”的所在位置:

▲北上门、北上西门、北上东门《明北京城复原全图》局部上图中的“万岁山”即今天的“景山”,“玄武门”即今天故宫的“神武门”。

▲西上中门、西上北门、西上南门
《明北京城复原全图》局部

▲东上中门、东上南门、东上北门
《明北京城复原全图》局部上图中横向街道即今天“东华门大街”,竖向街道即今日“南北池子大街”,“光禄寺”即现在的“北京二十七中”所在地。明朝设置的内皇城及这十二座“上门”,在当时确实起到了戍守大内、拱卫宫城的作用,但在清代随着外皇城的逐步开放,内皇城的效用便随之降低。而原本屹立于当街之上的十二座“上门”,更是由于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及往来交通造成了妨碍,最终除北侧的“北上门、北上东门、北上西门”外,其余九座“上门”均被拆除。关于这几座“上门”的拆除时间一直遍寻无果,最近在《东华图志》一书中终于查到记载:“北上中门于乾隆十四年拆除”,而这句话的引用出处并未进一步注明,在此我们权且记下。而其它八座“上门”也推测为同期一并拆除。在早期摄影师的镜头中出现了大量“北上三门”的照片,在此摘选几张如下:

▲1909年的“北上东门”
(美)張伯林摄

▲1924-1927年,自景山向南拍摄
北上门与故宫神武门
(美)西德尼·戴维·甘博拍摄

▲北上门西南侧

▲1945年神武门区域航拍

▲1946年,Dmitri Kessel拍摄
结    语
改朝换代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让北京的皇城区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衙署的裁撤、坛庙的营建、街巷的改造、平民的迁入、商业的繁盛......如此种种,让明朝那座森严禁闭、暮气沉沉的皇家大内,逐步衍变为一座开放宜居、生机勃勃的平民皇城。
难怪乾隆皇帝会不无得意地说:“......我朝建极宅中,四聪悉达,紫禁城外,牵车列阓,集止齐民......'而从清代皇城的变迁过程也可看出,来自东北游牧民族的满清政权,在对中原汉家礼制文化兼收并蓄的同时,也将汉人王朝的种种弊端引以为鉴、并破旧立新。而在诸多方面的“破与立”汇集于一起,便成为了满清虽为少数族裔却稳坐华夏江山三百年的最重要原因。
E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