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回复: 0

2020年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教案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9: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
图形的旋转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重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系统,卡纸,小三角形,90度扇形。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识、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大风车这个节目吗?老师带来(风车),你们喜欢玩吗?(教师前后拉动,使得风车依次顺时针,逆时针的旋转)
      提问:同学们,风车有时向这边转,有时向那边转,这两个方向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叫做什么呢?(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
      (课件展示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的图片)
      设问:我们看到风车旋转的时候非常漂亮,那如果我们用一些图形来旋转的话,情况又会怎样呢?(图形器材展示出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图形的旋转(板书)
二、创设情景,进入新课内容
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但其中有很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获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请欣赏!
(课件展示图片)
         教师:这些图片有什么特点呢?(由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变化而成的)
         学生:漂亮,正方形,旋转等等。
         教师:取出一个大图形,其中的一小部分放在黑板方格子上。你们看看,这个小图形怎样才可以变成上面的大图形呢?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
         教师:进行旋转,逐步展示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后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当然,每一次的旋转,都要学生说说是什么图形绕着哪一点旋转的?旋转的角度是多少?
         学生:o点,90度 ┈┈
         教师:(课件展示两个图形各形成两个大图形的过程。)设问:还有其他什么方法旋转使得图形变得漂亮?请同学们拿起我们的卡片和小图形试试看。(目的在于让学生动手操作,用顺时针逆时针两种方法旋转得到大图形)
学生:(分组,拿起表格,小图形在桌子上试试看。)
教师:请同学回答,上来示范。(顺时针逆时针两种方法旋转得到大图形)让学生分小组相互说一说旋转的过程和旋转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学生:汇报旋转时应注意的问题。(找准以哪个点为中心,旋转的方向)
三、巩固新知
         1  本题主要是讨论图形的旋转是围绕哪个点的问题。然后再讨论旋转中心的问题。
     2  本题主要是讨论图形的旋转是围绕哪个点的问题。此活动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再讨论旋转中心的问题。为让学生体会到图形旋转前后的变化,可以先让学生沿着三角形的边把三角形描下来,接着以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为中心进行旋转,最后说一说这个三角形是围绕那一点旋转的。共11页,当前第1页1234567891011
  • 2020年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教案2
         3  先请学生想一想,再根据要求进行旋转操作,并把每次旋转过程中所得到图形描下来。接着讨论从图形1到图形2,从图形2到图形4等旋转的角度。
    四、小结
    同学们的表现真的很不错哦!
    通过学习,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同学互相交流。
    五、课后作业
    课本第54页说一说的1题和2题。
    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
    以哪个点为中心                   旋转的方向
    (固定不动)                  (顺时针 逆时针)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因数与倍数意义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
    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
    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  倍数)
       齐读p12的注意。
    二、新授: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的因数有: 1,2,3,6,9,18)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   ),而最大的一定是(    )。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
                   18的因数
    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共11页,当前第2页1234567891011
  • 2020年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教案2
    (二)找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汇报:2、4、6、8、10、16、……
    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
    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
    汇报   3的倍数有:3,6,9,12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
    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倍)
        5的倍数有:5,10,15,20,……
    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
                2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
    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独立作业:
    完成练习二1~4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 2 、 5 倍数的特征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4、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是2 、5 倍数的数的特征。
    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教学用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
    ① 说出 20 的全部因数。
    ② 说出 5 个 8 的倍数。
    ③ 26 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最小的倍数是几?  
    2、按要求在集合圈里填上数。
    二、 学习新课:
    (一)2 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练习 2) 右边集合圈里的数与左边圈里的数是什么关系?
    教师:请观察右边圈里的数,它们的个位数有什么特点?
    ( 个位上是 0,2,4,6,8。)
    教师:请再举出几个2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
    学生随口举例。
    教师: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口答练习:(投影片)请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在圈内(是2的倍数,不是2的倍数)
    1,3,4,11,14,20,23,24,28,31,401,826,740,1000,6431。
    学生口答完后,老师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板书:上面两个集合圈上补写出 “ 偶数 ”,“ 奇数 ”。
    教师:上面两个集合圈里该不该打省略号?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老师说明:
        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
    教师:奇数、偶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吗?习惯上称它们为什么数? (单数、双数。)
    3、练习:( 先分小组小说,再全班统一回答。)
    ① 说出5个2的倍数。(要求:两位数。)共11页,当前第3页1234567891011
  • 2020年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教案2
    ② 说出3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
    ③ 说出 15 ~ 35 以内的偶数。
    ④ 50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
    (二)5 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集合圈,然后提出要求:你们能不能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出 5 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自己动手填数、观察、讨论。老师巡视过程中选一位同学板书填空。
    教师: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教师:请举几个多位数验证。
    教师:再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练习:
    ①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50以内5的倍数。
    ② (投影片)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
    240,345,431,490,545,543,709,725,815,922,986,990。
    ③(投影片)从下面的数中挑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12,25,40,80,275,320,694,720,886,3100,3125,3004。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个位数字是 0 。
    ④ 教师随口说出数,请立即说出这个数是2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或者同时是2和5的倍数,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三、巩固反馈:
    1 、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   )个,5的倍数数有(    )个。
    2 、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   )。
    3 、个位是(   )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4 、用 0 , 7 , 4 , 5 , 9 五个数字组成 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数。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
    2、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提出课题,寻找3的特征。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谁能猜测一下?   
    生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生2:不对,个位上是3、6、9的数不定是3的倍数,如l 3、l 6、19都不是3的倍数。
    生3:另外,像60、12、24、27、18等数个位上不是3、6、9,但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
    师:看来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揭示课题)
    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人手一张。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
    二、自主探索,总结3的特征师:
    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利用p18的表。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
    师:请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3的倍数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同桌交流后,再组织全班交流。
    生1:我发现10以内的数只有3、6、9是3的倍数。
    生2:我发现不管横的看或竖的看,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
    生3:我全部看了一下,刚才前面这位同学的猜想是不对的,3的倍数个位上0~9这十个数字都有可能。共11页,当前第4页1234567891011
  • 2020年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教案2
    师:个位上的数字没有什么规律,那么十位上的数有规律吗?
    生:也没有规律,1~9这些数字都出现了。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3的倍数按一条一条斜线排列很有规律。
    师:你观察的角度与其他同学不同,那么每条斜线上的数有规律吗?
    生:从上往下观察,连续两数都是十位数增加1,而个位数减少1。
    师:十位数加1、个位数减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我发现“3”的那条斜线,另外两个数12和21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3。
    师: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其他斜线呢?
    生1:我发现“6”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6。
    生2:“9”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9。
    生3:我发现另外几列,除了边上的30、60、90两个数字的和是3、6、9,另外的数两个数字的和是12、15、18。
    师:现在谁能归纳一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等于3、6、9、12、15、18等,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
    师:实际上3、6、9、12、15、18等数都是3的倍数,所以这句还可以怎么说呢?
    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
    师:刚才是从100以内数中发现了规律,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如果是三位数甚至更大的数,3的倍数的特征是否也相同呢?请大家再找几个数来验证一下。
    学生先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全班齐读书上的结论。
    三、巩固练习:
    完成p19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
    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教学过程:
    一、探究发现,总结概念:
    1、师:(出示三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用这样的三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
    2、师:这样的四个小正方形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各自独立思考,想像后举手回答。
    3、师:同学们再想一下,如果有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师:我看到许多同学不用画就已经知道了。(指名说一说)
    4、师:同学们,如果给出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那拼出的不同的长方形的个数——,你觉得会怎么样?
       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会越多。
       师:确定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5、师: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时只能拼出一种,有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种。你觉得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什么数的时候,只能拼一种? 什么情况下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并举例说明。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同学们,像上面这些数(板书的3、13、7、5、11等数),在数学上我们把它们叫做质数,下面的这些数(4、6、8、9、10、12、14、15等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合数。那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呢?共11页,当前第5页1234567891011
  • 2020年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教案2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略)
    6、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
    7、师: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
    二、动手操作,制质数表。
    1、师出示:73。让学生思考着它是不是质数。
    师:要想马上知道73是什么数还真不容易。如果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同学们都说“是呀”。)
    师:这表从哪来呢?
    (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这上面是1到100这100个数,它不是质数表,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表?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2、让学生动手制作质数表。
    3、集体交流方法。
    三、练习巩固:
    完成练习四第1、2题。
    四、课题小结: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再请每位同学用手摸一摸画出的图形。老师明确:这些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所有叫做平面图形。
      2、教师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墨水瓶盒等。
      教师提问:这些物体是什么图形?
      3、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
    (一)长方体的特征。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教师提问: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请摸一模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教师板书:面、棱、顶点
      2、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讨论提纲: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小组讨论,然后完成p28的表格。
      面: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顶点:8个。
      3、教师: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4、出示长方体框架观察。
      教师提问:框架上的12条棱可以分几组?怎样分?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教师明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二)正方体特征。
      1、出示正方体的特征。
      教师提问:看一看这个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变化?
    (长、宽、高变为相等,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长方体变为正方体。)
      2、对照长方体的特征学生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
      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顶:8个。
      3、学生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
      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共11页,当前第6页1234567891011
  • 2020年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教案2
      教师提问: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师板书集合图:
     
    (三)制作长方体。
      制作准备:
      橡皮泥八小团,细棒十二根(分成三组,每组四根长短相同)
    制作过程:
    1.         按下图的顺序,逐步搭成一个长方体的架子。
    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说一说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三、巩固反馈:
      1、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说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2、根据图中数据口答。
          (2)
     (1)长方体的长是( )厘米,宽( )厘米,高( )厘米, 12条棱长的和是( )厘米。
     (2)这幅图中的几何体是( )体,12条棱长的和是( )分米。
    (3)如图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
    分别是9厘米,3厘米和2.5厘米,它上
    面的面长是( )厘米,宽()厘米,左
    边的面长( )厘米,宽()厘米,相交
    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和是()厘米。
      3、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四、课堂总结:
      谁来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
      1、拿一个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2、完成p29的“做一做”。
    1、长、正方体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 长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
    1.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
    2. 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 。
    3. 培养学生观察和探何能力 , 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4.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长正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长、正方体实物。
    教学过程 :
    一、初步感知 , 导入新课 。
    1、 引导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保健箱、牙膏箱、建筑用的砖块等 ,它们的形状都是长方体。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的长方体实物。并说明 :“ 像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
    2、谁还能说出生活中的长方体实物?
    3、 出示反例
    教师拿出 一个不是长方体的实物 ( 四棱台 ) , 问学生是不是一个长方体?学生如果答不出来, 教师趁势说明:要判断一个个物体是不是长方体, 要用长方体的特征来进行分析、判断。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 教师板书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 ”)
    二、启发引导 ,探索新知。
    ( 一 ) 认识长方体
    1、巧切萝卡妙引思路。
    引导学生切第一刀得到一个面 ,切第二刀得到两个面,一条棱 ,切第三刀得到三个面、三条棱、一个顶点。
    引导谈话 : 下面我们就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2活动一:
    拿几个长方体的物品来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将小组同学的发现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通过以上的观察和讨论可以知道:共11页,当前第7页1234567891011
  • 2020年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教案2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以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未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活动二:
    用细木条核橡皮泥,小组同学共同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说一说在制作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
    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指出下面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
    多少厘米?
    4活动三:
    剪下附页1的图样。
    (1)   把图样中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涂上同样的颜色。
    (2)   用这个图样做一个长方体。
    (3)   量一量所作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 二 ) 认识正方体
    1、拿一个正方体的物品来观察,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
    2、剪下附页2的图样做一个正方体,再量出它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3、揭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小组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正方体

    长方体

    正方体具备长方体所有的特征,
    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我
    们可以用图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三、巩固深化 ,培养能力。
    1、 填空。
    (1) 长方体有——个面,6个面都是——(也可能2个相对的面是——), 相对的面的面积——, 长方体有——条棱,每组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长方体有——个顶点。
    (2) 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也叫——),正方体是——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6个面的面积都——,12 条棱的长度都——
    2. 判断。
    (1)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6 个面、 12 条棱和 8 个顶点。 (   )
    (2)到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   )
    (3) 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 (   )
    (4)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
    (5) 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   )
    3. 如图 , 这是一个纸巾盒
    4、这个粉笔盒是什么形状的?它的棱长时多少?有几个面完全相同?

    (1)这个纸巾盒的前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
    (2)它的右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
    (3)哪几个面的长是24厘米,宽是12厘米?
         作业:
    1、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从生活中找一个长方听或正方体包装箱,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求长正方体棱长和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研究棱长和的计算。
    教学重点:
    1、长正方体的特征。
    2、棱长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棱长和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判断:(复习相应的概念)
    (1)、长方体中至少有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 )
    (2)、长方体中有时最多有8条棱的长度相待。( )
    (3)、 1 2条棱都相待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4)、长方体的6个面中至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 ( )
    (5)、相交于一个点的三条棱中任意一条棱都可以看作是长方体的长,其余两条棱的某一条看作宽,另一条可以看作高。                                 ( )共11页,当前第8页1234567891011
  • 2020年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教案2
    (6)、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等。       ( )
    (7)、长方体中有时四个面是完全相等的长方形。( )
    (8)、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 )
    (9)、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 )
    (10)、长方体中有时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 )
    二、计算:
    1、小卖部要做一个长2.2米,宽40厘米,高80厘米的玻璃柜台,先要在柜台各边都安上角铁,这个柜台需要多少米角铁?
    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小组交流方法。
    汇报:你是怎样想的?
    长方体12条棱,分成3组,4个长、4个宽、4条高。
    40厘米=0.4米   80厘米=0.8米
    2.2×4+0.4×4+0.8×4还可以(2.2+0.4+0.8)×4
    问:根据是什么?
    2、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工人叔叔要在工人俱乐部的四周装上彩灯(地面的四边不装)。已知工人俱乐部的长90厘米,宽55厘米,高20厘米,工人叔叔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线?
    问:地面的四边不装,是指哪四条边不装?计算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线,是求几条边的长度和?
    独立计算
    练一练: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16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棱长和是多少厘米?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48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48÷12=4(厘米)
          答: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4厘米。
    三、巩固练习:
    1一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和72厘米,已知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2思考:
    (1)、在下面的硬纸板中,按虚线折叠,哪一个能围成一个表面完整的正方体?为什么(2)、这是长方体的三条棱:(单位:厘米)
                   1
           3            2
    ①后面的面积是(      )
    ②哪两个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③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和是(               )
    ④棱长之和是(            )
    4、学雷锋小组为班里做一个节约箱,箱长5分米,宽长4分米,高长3分米。想一想应该怎样做?至少需要多大的纸板?
    三、        作业:探究 练习一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33-37
    教学目的 :
    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 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2.在探索学习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量。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
    4. 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 , 去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5. 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 并从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点 : 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共11页,当前第9页1234567891011
  • 2020年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教案2
    教学难点 : 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 , 确定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
    教具学具 : 多媒体课件、剪刀、长方体盒子、尺、硬纸板、火柴盒。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想把它送给这节课最爱动脑筋,最爱发言的同学,老师觉得这件礼物的盒子不够精美,你们能不能给老师出出主意?(学生说到给礼物盒子包上包装纸,教师说你的想法和我一样。)
    想知道这张包装纸的大小吗?通过今天的学习, 大家就会明白。
    二、自主探索
    分组操作, 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并建立它们的联系。
    同学们, 现在请大家利用桌面上的长方体、剪刀 ,看看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展开是什么形状的呢?
    请在展开图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
    观察长方体展开图,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小组合作操作。
    三、各小组学生交流汇报结果。 ( 学生到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并汇报探索思维过程 ) 可能有以下几种 :
    汇报一:
    把长方体纸盒 6 个面剪开 , 并把相对 的面摆放在一起组成三大部分。
    要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只要把这三部分面积相加 , 第一部分面积为 " 长 ×宽× 2", 第二部分面积分为 " 宽×高× 2", 第三部分面积为 " 长×高× 2", 得出 : 长方体的表面积 = 长×宽× 2+ 宽×高× 2+ 长×高× 2 。 学生汇报后 ,演示这一种推导思维的全过程 。
    板书 : 长x 宽× 2+ 宽× 高× 2+ 长×高× 2 。
    汇报二 :
    把长方体纸盒剪成面积相等的两大部分。
    只要把这两大部分的面积相加 , 就可以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 第一大部分面积为
    " 长×宽 + 长×高 + 宽×高 ", 而第二大部分面积与第一大部分面积相等 , 只要把第一大部分面积乘 2, 得出长方体的表 面积 =( 长×宽 + 长×高 + 宽×高 ) × 2 。
    师 : 同学们的这种方法真不错 , 请大家看屏幕演示。 (演示这一种方法推导思维的全过程 )板书 :( 长×宽 + 长×高 + 宽×高 ) × 2 。
    汇报三 :
    把长方体纸盒的六个面剪成上下面和四周两大部分。
    只要把这两大部分相加就可以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 第一大部分面积为 ( 长 × 2+ 宽× 2) ×高 + 长×宽× 2, 并说明 " 长 × 2 +宽× 2" 可以表示这个长方体的底面周长。 师 : 这种方法也很好 , 请同学看演示。 ( 演示这一推导思维的全过程 )
    板书:  (长×2+宽×2)      底面周长×高+长×宽×2
    师 :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四、实践运用
    1、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说明 " 至少 " 的意思。
    独立计算,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2、给出课前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的数据,让学生计算包装这个盒子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3、一个正方体礼品盒,棱长1.2分米,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想一想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呢?
    4、选择题。 1. 下图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① (6 × 3+3 × 15) × 2
    ② (6 × 15+3 × 15) × 2共11页,当前第10页1234567891011
  • 2020年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教案2
    ③ (6 × 15+3 × 15+6 × 3) × 2
                           单位 : 厘米
    2. 一种长方体硬纸盒 , 底面是边长 2分米的正方形 , 高 4 分米 , 现在要在外面全部涂上油漆 , 油漆面积有多大 ?
    ① (2 × 4+2 × 4+2 × 2) × 2
    ② 2 × 2 × 4+2 × 4 × 2
    ③ 2 × 2 × 2+2 × 4 × 4
    五、拓展创新
    每个小组的桌面上都有两个火柴盒 ,现在要将这两个火柴盒包装起来 , 请大家给它设计一个包装方案,并在小组说一说, 你为什么这样包装?学生通过操作、合作、讨论设计出许多包装方案, 并说出自己设计包装方案的想 法。有的小组同学把面积最大的两个面重叠起来, 有的认为这样包装纸装用得最少, 而有的则认为有时不单要考虑包装纸的大小 , 也要考虑包装是否美观、大方, 也有的--------
    六、评价体验 今天你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 ? 学习上有什么收获 ? 你感受最深是什么 ?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七、作业:
    1、看书
    2、实际测量
    长方体是一种很常见的物体, 在我们的周围随时都可以看到长方体, 同学们在教室内找一个长方体并求出它的表面积。学生交流测量和计算的情况。
    课后小结:
    共11页,当前第11页1234567891011
  • 2020年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教案2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