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4|回复: 0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择排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9: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学情分析通过上学期《算法与编程》部分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算法及其表示、比较熟悉流程图设计;本学期课程为《算法与程序设计》,对算法的理解更加深入,要求能通过visual basic实现简单算法;在本课之前,学生应了解了流程图的应用,熟悉在一组数中求极值算法,对于排序及冒泡排序,学生比较熟练。对于本部分,学生可能会对选择排序算法的原理理解较为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学习。学生应当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听取教师对于算法的分析,在教师指导下能解释该算法的流程图,进而实现程序。二、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了解排序的概念、能在现实生活中列举出关于排序的实例能对照冒泡排序,解释选择排序的优势,指出选择排序的策略,找出数字之间的逻辑联系 有迁移应用能力,能由此及彼,归纳排序中的数字规律,探索更有效率的排序算法技能性目标:具有模仿水平,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表达出选择排序的思想,能对流程图作出解释能独立完成流程图的绘制,对选择排序的各个环节比较熟练,并能在visual basic环境中规范地编写程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体验选择排序的实现过程,获得对此算法的感性认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交流合作,把自己对此算法的心得与他人交流,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提升热爱科学的理念三、重点难点重点:对选择排序原理的理解,绘制流程图,数据交换,调试程序难点:分析流程图四、教学策略与手段把握重点,先导入问题,复习排序定义,分析冒泡中数据交换次数多的问题,指出冒泡排序法效率不高,从而引出数据交换次数较少的选择排序算法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flash演示材料,比较直观地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由“流程图雏形绘制”-“逐步完善流程图”-“程序实现”-“调试”的过程,让学生熟练此算法与程序实现。在教学中可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小组间竞赛等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五、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对流程图的绘制方法、vb语法作巩固,对选择排序算法作预习;学生分组:4人一组2.教师的教学准备:准备充分的演示材料、相关数据、相关软件安装。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计算机教室六、教学过程简要点拨排序的概念。演示已经学习过的冒泡排序flash动画。[小组讨论]在冒泡排序算法中,我们知道冒泡排序是依次把数组中相邻两个数据进行比较,通过交换数据,把较小的数据逐次向上移动的算法。由于数据的移动是逐次进行的,数据交换的次数相当多。大家想想它的实质既然是将一堆数据中的最小数据移动到某个位置,有没有必要让这个数字逐个移动?比如,对于数组:4、8、3、9、6、5、11、10、2、9,如果要用冒泡法实现排序,第一遍冒泡其实是把这组数据中最小数“2”移动到最前边,第二遍冒泡把“3”逐次移到第二个位置,其它类推。它们的过程是逐次向前的,这样做很多无谓的交换。为了达到移动2到最前边的目的我们可以怎么简化这个过程?[学生]直接把2最前面的数4交换,再把3与第二个位置的数8交换,其它类推[教师]这个思想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选择排序算法共3页,当前第1页123
  •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择排序
    [小组讨论]选择排序的实质是每次把一堆数据中的最小数移到某个位置,那么这样的操作在规模为n的数组中会做多少次?——n-1次,因为经过n-1次操作已经确定了第1到n-1个位置的次序,第n个位置也自然可以确定。[小组讨论]找出数组中的最小数用什么策略?[复习巩固]可以借助一个自定义的integer型变量min,用它记录最小的一个数据的下标。首先,不管实际情况如何,我们先假设数组中第1个元素为最小,于是有min=1,再把这个元素与从第2个元素开始的所有元素作比较,一旦有比d(min)更小的元素存在,则修改min变量值为新的较小元素下标。这样,在d(min)经过了从第2个元素到最后一个元素的一一比较后,所得到min应该就是第1到n个元素中的选举出来的最小元素下标了。然后用类似的方法,把第2到n个元素中最小数选举出来;把第3到n个元素中最小数选举出来……i←1:min←1:j←2 开始j d(j)min←j yyn………………j=j+1最后把每次选举出来的结果依次输出即可实现升序排列。[学生完成第1遍处理过程的流程图片断][依据流程图写出代码]dim min as integerdim j as integermin=1for j=2 to n    if d(j)next j[小组讨论]在遍历了一遍后如果发现第1-n个数中的最小数d(min),根据选择排序的思想,需要把它与第1个数字进行交换。如何进行?[请同学发言]打个比方,在厨房里有一瓶酱油、一瓶醋和一个空瓶,如何利用这个空瓶实现酱油与醋?——可先把酱油倒到空瓶中,再把醋倒到原来装酱油的瓶中,然后从原来的空瓶中把酱油倒到原来装醋现在已经空的瓶中,即可实现换位。[教师]大家动动脑筋,用这种思想,试试把d(1)与d(min)换位,并写出相应的代码。dim temp as integertemp = d(i):d(i)=d(min):d(min)=temp    ’关键在于引入“空瓶”变量temp[思考]是不是每遍历一遍后必须做这样的一次交换?——不是必须的,只有当确实发现有比d(1)小的数后才交换[教师]那怎么知道有没有发现比d(1)更小的数呢?i←1:min←1:j←2开始jd(j)min←jynn………………min1 ?temp = d(1)d(1)=d(min)d(min)=temp yj=j+1——其实在遍历之前我们已经假设第1个元素最小,即min=1,所以在遍历一遍后我们只需要验证一下min=1是否还成立。成立则表明没有比第1个元素小的数,不成立则表明有比第1个元素小的数,且它的下标为min,此时要交换d(1)与d(min)。[学生完善流程图及代码]if min  1 then   temp = d(1):d(1)=d(min):d(min)=tempend if [教师]我们先前说过,对于规模为n的数组,需要遍历处理次数为n-1次,以上的流程就是这n-1次中需要重复做的事,对于重复处理的事,可以用什么结构?——循环,以上的比较、交换即为循环体[教师]大家试着把这个循环结构流程图画出来[学生完善流程图及代码]
    开始jd(j)min←jyn输出排序结果nmini ?temp = d(i)d(i)=d(min)d(min)=temp yii←1yn结束i=i+1j=j+1min=i:j=i+1for i = 1 to n-1   min = i   for j = i + 1 to n共3页,当前第2页123
  •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择排序
           if d(j)    next j   if min  i then        temp = d(i):d(i) = d(min):d(min) = temp   end ifnext ifor m = 1 to n   print(str(d(m)))next m[调试程序][扩展提高]我们知道,冒泡排序的效率比较低,主要因为数据交换的次数多,那我们如何知道选择排序中数据交换的次数?[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并实践]——可利用一个自定义integer型变量,初值0,记录数据交换次数,在程序交换数据部分令其自加1,程序结束时输出结果。[完整的程序为]dim i,j,min,m,cishu as integercishu=0for i = 1 to n-1   min = i   for j = i + 1 to n       if d(j)    next j   if min  i then        temp = d(i):d(i) = d(min):d(min) = temp:cishu=cishu+1   end ifnext ifor m = 1 to n   print(str(d(m)))next mprint(str(cishu))   【问题研讨】对于规模非常大时,计算选择排序与冒泡排序交换次数,研究时间、空间复杂度利用网络、图书,发现更优秀的排序算法,并对各种算法进行效率分析    共3页,当前第3页123
  •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择排序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