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5|回复: 0

重新定义学校读后感

[复制链接]

6

主题

6

帖子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
发表于 2020-9-24 03: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我们却有太多人忘记了其本质的意义,在新时代的今天,重新审视“学校”的定义,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时代赋予它太多新的内涵。
  重新定义学校,就要重新定义学校的内涵。中国的教育从孔子杏坛讲学算起,迄今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不可否认,学校为社会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学生,但却也有着积重难返的弊病。比如说“应试教育”为我们社会所声讨,其年限一直伴随着我的教育
  经历—从我受教育开始至我去教育别人还没有结束。在这里,我们就发现了教学改革中的根本问题—课堂。说千遍道万遍,我们永不能否认的问题是课堂是教育改革的主
  阵地,所谓的“应试教育”也就是我们的课堂出了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又是什么呢?
  面对课堂中的问题,我想起了一件事,就是中西医之争。我们经常讲中医治本西医治标,在读这本书后,我突获问题的发现点,那就是我们的课堂一直在西医—在
  “治标”。而治“标”的原因是我们未发现“本”,这个本就是问题的根本。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学生及家长在痛恨“应试教育”的时候,我们这么多年以来,所做的只有一条—减负。减少作业量,增加课余时间。但减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在社会上收到了学生压力减少,学生快乐学习的溢关之词了吗?答案是没有或者说是极少的。
  试看毕业班如山的资料,再看学生放学后略显疲惫的形体,我们才知道他们或许并不快乐。他们并不快乐,恰就是问题的症结,所有的减负都是治标,所有的课改都浮
  于层面,如何解决学生不快乐的问题便是教育改革中最大的问题。也就是说,自至我们才发现了教育改革的根本—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扶言之--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当我们看到学生从一堂课下来,不是立马趴在课桌上赶紧休息一会儿,而是意犹未尽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学生学习后不是拖着疲惫的身躯,甚至于“颜色憔悴,形体枯槁”而是脸色上满是充实,脚下全是幸福的时候,我们可以说这是改革成功的时候,这也才是我们教育追求的真谛。如何做到这些?做到让小孩高兴是简单的,但如何做
  到既充实又高兴呢?这就需要我们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形式,让课堂变成有兴趣的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如何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在现实中,确实存在这一部分老师让学生期待,学生认真的听讲,课堂欢声笑语,课间学生们津津乐道兴致不减。我们会夸耀这是一个好老师,但是并不普遍,因为不普遍,才是好老师不是普通老师。这样的老师似乎探寻到了教学密码,但无法形成体系,而是形成了教学风格,成了一家之言。我们的要求是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的普遍性,教学几年,我一直探寻这种教学方法,终而未果,直到读了这本书,找到了问题解决方案—课程资源整合。
  何为资源整合?不妨我们以商业化思维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把学校当做一所工厂,把课程当做产品,把学生当做消费者。那么,我们就是推销员+技术研发人员。我我若想将产品让每一位消费者喜欢就要找到消费者的兴趣点。从这个方面出发,那么课程的资源整合就变成了如何让学生喜欢这一门课程?学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课程?
  举一个例子:一门学科两名学生都是80分,那么他们的水平就完全一样?可能其中一个靠的是兴趣,另一个学生靠的是勤奋加不断练习,也就是说,一门课程我们可以将它分为多个层次以应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每个层次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不同的课堂形式试想一下,这样的课程使今让学生变得极为喜欢。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很多家长是愿意听到这句话的,老师们却不认同。试想一下,我们如果将课堂分层次,分形式,那或许老师们也更会认同这一句话的正确性了。
  由上而论,学校的教研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学研究不仅存在于课堂内容,更多的或许可以放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挖掘学生学习潜力的前提下进行的课程研究上。这样的科研较之单纯课本的内容的科研变得有意义的多。在这样的教学研究活动面前,我们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人员不足。那我们面对这个问
  题如何解决呢?这个问题如何产生的呢?
  其实,我们太拘泥于一个小圈子里了。我们谈到课程分层、分形式后很多人肯定会提到我们在做这样的教研活动需要大量的实验及调研,需要极大的人力及物力。单这一项,它就让学校的教研变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了。 面对这样的问题看似不太可能完成的教研活动我们更要变一种思维,这就是我要谈的下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是教研员
  一位老师不只是教学生知识是不能称之为教师的,它的名字叫—教书匠。一个老师如果不搞教研,这个老师将在一生的教学生活中很难取得进步,终为社会所淘汰。一名合格的教师,应是科研教师,我们不应只是享受别人给予我们的教研成果。我们要自身就去做教研,因为我们是一线工作人员,我们所做的教研实验才就有说服力,是教研活动中最权威、最具说服力的第一手质料。一线教师才是最具内心的呼喊。
  课程资源的整合任重而道远,教学研究亦当永无止步。重新定义学校不仅是一个部门的事情,更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为这所学生下定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