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5|回复: 0

【原】金门寨张氏传世碑帖——《琅华馆帖》的前世与今生之二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7-26 09: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n13mic1sfb.jpg

1n13mic1sfb.jpg

金门寨张氏传世碑帖——《琅华馆帖》的前世与今生之二(六)关于《琅华馆帖》卷数的考证

dhpynscjyyn.jpg

dhpynscjyyn.jpg

关于《琅华馆帖》卷数的考证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 张泽武

mkakb23mk4n.jpg

mkakb23mk4n.jpg

一、洛宁金门寨张氏传世碑帖——《琅华馆帖》简介《琅华馆帖》出土处就在金门寨。提起《琅华馆帖》,不能不从张家父子说起。张氏世居德里村,传至明末,张论、张鼎延父子为避兵修筑金门寨,即今新寨村。经营数十年,举族迁居于此,聚族于此。其家族和家庙及其故居,俱在金门寨。1958年冬《琅华馆帖》在河南省洛阳地区洛宁县陈吴公社寨根大队新寨村明末清初兵、刑二部侍郎故居出土,《琅华馆帖》出土之地位于书房之东侧花园内。碑帖为明末清初王铎、张鼎延、张缙彦、张琯、张璿等人共同书写,张翱刻石。《琅华馆帖》刻石现为国家一级文物,而原石拓片精拓少之又少,极为罕见。《琅华馆帖》碑帖石刻出土时,碑帖表面油黑光亮,字迹晶莹洁白,如新镌一般。十帖分一、二两册。一册编号从一册一到一册十,约2800余字;二册编号从二册一到二册十,约3300余字。全帖共约6130余字,镌刻在十二块汉白玉条石上,两面刻字者八方,一面刻字者四方,刻字二十面。从《琅华馆帖》中,王铎与之来往书信内容"亲家"、"年翁"、"姻弟"、"天政婿"等字眼看,王铎与张鼎延既是同榜进士,又是河南同乡,同朝为官,且王铎之次女王相自幼与张璿(字天政)定亲。王铎与既是同年(同为天启壬戌科进士)关系,又是姻亲关系,两家关系情深意笃,往来书信,聚读,共游山水,唱和赋诗,亦为寻常之事。王铎既是当世书法名家,张氏求其将书信诗文刻成碑帖,留传后世,当是情理中事。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号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好古博学,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以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齐名,明末有"南董"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王铎遗世石刻碑帖有《拟山园帖》、《龟龙馆帖》、《琅华馆帖》等。现存完整的只有《拟山园帖》、《琅华馆帖》二帖刻石。《拟山园帖》因历久损耗,加上文革期间破坏,石面斑驳,有些字口残损严重。唯《琅华馆帖》因出土时间晚,原石保存完好,被专家及书法爱好者视为王铎书法帖刻中的珍品。王铎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他们把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提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看法。二、《琅华馆帖》刻石种类介绍《琅华馆帖》刻石有两种:第一种:《琅华馆真迹》二卷,明崇祯末年张翱及其子张尔楫镌刻,是王铎一人所书,帖石今存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县柏香镇。

5frkdav25bf.jpg

5frkdav25bf.jpg

焦作市沁阳县柏香镇张翱镌刻的《琅华馆真迹》

gzoihiwtgn3.jpg

gzoihiwtgn3.jpg

swv02n2jult.jpg

swv02n2jult.jpg

焦作市沁阳县柏香镇张翱镌刻的《琅华馆真迹》

nilorhohtfo.jpg

nilorhohtfo.jpg

《琅华馆真迹》第二种:洛宁金门寨张家传世碑帖——《琅华馆帖》,制作时间比前者晚,镌刻时间大致为清顺治七年春到清顺治九年夏,公元1650年春——1652年夏,大约为两年半时间。是王铎及张氏父子所书,二卷。有云为七卷(第二种记作"顺治六年"刻,恐"六"系"八"字之误)。今仅发现一、二两册之帖石。第三至七册帖石还未发现。三、金门寨张氏《琅华馆帖》拓片种类摘要介绍:①《琅华馆帖》—洛宁县文化管理委员会拓片。

efmk5gtxzvd.jpg

efmk5gtxzvd.jpg

洛宁《琅华馆帖》

vx0ulqwwxzn.jpg

vx0ulqwwxzn.jpg

xs1gqijek2i.jpg

xs1gqijek2i.jpg

4rq2utgnv44.jpg

4rq2utgnv44.jpg

《琅华馆帖》—洛宁县文化管理委员会【21张】售价¥8888元
②红木夹板原装,极厚重。明末清初,旧拓 ,《王铎 琅华馆帖》,孤本,红木夹板原装,厚重。一册,37面,主要是行书,后面几页草书,精美。极少见。

adbnqirtvy0.jpg

adbnqirtvy0.jpg

《王铎 琅华馆帖》旧拓本 售价¥39000元(内容图片见后)
(孤本,明末清初,红木夹板原装,厚重。)

zv0oas1wfvh.jpg

zv0oas1wfvh.jpg

matwx14wnkt.jpg

matwx14wnkt.jpg

zpef2vglr25.jpg

zpef2vglr25.jpg

u4c4ibu4enq.jpg

u4c4ibu4enq.jpg

sbd30tjrzx1.jpg

sbd30tjrzx1.jpg

③上世纪80年代旧拓,一套全共21张。
名家传拓,纸张好拓工精,藏品出让,终生保真!

zhdkq03qbkh.jpg

zhdkq03qbkh.jpg

roxubb3m3mk.jpg

roxubb3m3mk.jpg

0gjz3ftmbqe.jpg

0gjz3ftmbqe.jpg










明代大书法家王铎《琅华馆帖》原拓一套 售价¥6800元
作者: 名家传拓 出版人: 国家馆藏品年代: 改革开放与80年代 (1979-1989)纸张: 白棉纸 刻印方式: 石印装帧:其他尺寸: 98 × 30 cm 册数: 21册④琅华馆帖【盒装有21张王铎拓片两面凹凸】



琅华馆帖【盒装有21张王铎拓片两面凹凸】售价¥3000元
作者: 王铎 出版社: 洛宁县王铎书法研究委员会出版时间: 不详 装帧: 其他 页数: 21页四、关于金门寨张氏《琅华馆帖》卷数的考证

《洛阳市志 文物志》关于《琅华馆帖》的记载

①据《洛阳市志 文物志》记载:洛宁金门寨张氏《琅华馆帖》为七卷。
②《洛宁县志》记载:《琅华馆帖》石刻12方,全帖分一、二两册。

1991年《洛宁县志》关于《琅华馆帖》的记载。目前学术界对于《琅华馆帖》的卷数长期争论不休。当代古文字学大师容庚先生在金石类专著《丛帖目》中记录,《琅华馆帖》有七卷,除了在洛宁金门寨出土的《琅华馆帖》(两卷),还应包括《马夫人行状》《银湾帖》《二十二帖》《酒问诗文帖》《致五弦书牍帖》。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倾向于《琅华馆帖》"两卷说"。2013年3月 尘封300多年的王铎《琅华馆帖》清初老帖刚刚现身北京,就被洛阳人高价拍下。该帖与《酒问诗文帖》《二十二帖》等系列老帖的面世,将为《琅华馆帖》"两卷说"提供新的学术依据。2013年3月23日下午,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第33期四季古籍拍卖会,洛阳"晁氏藏书"传人晁会元先生一举拍下《琅华馆帖》等系列清初老帖。由于《琅华馆帖》出土较晚,明末清初的拓本以前从未出现,该帖卷数成为"百年谜团"。不论是金文大家容庚先生主张的"七卷说",还是洛阳学者坚称的"两卷说"?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晁会元此次在拍卖会上,一举拍下同在容庚"七卷说"内的"四卷"——《二十二帖》老帖全卷和《琅华馆帖》《酒问诗文帖》《银湾帖》的残卷,这些被确认为真品。经过反复比对、查阅资料,收藏王铎书法名帖数十年的晁会元先生初步考证:《琅华馆帖》"七卷说"有误,"两卷说"是准确的。"两卷说"能否成为学术定论,尚待学术界根据这些新面世的清初老帖作进一步研究。一旦"两卷说"得到确认,就意味着洛宁出土的《琅华馆帖》刻石版本是最完整的版本。洛阳晁会元说:"我这次从北京拍到的清初《琅华馆帖》原帖,从内容上看,对'两卷说'提供了更可信的证据。"晁会元说:"容庚把《酒问诗文帖》列为《琅华馆帖》卷五。我认为这有待商榷,毕竟是失传的东西,恐怕容庚先生自己也没见过。在我拍的这本原帖中,有明确信息表示《二十二帖》为山东李化熙刻本,《酒问诗文帖》是新乡张缙彦刻本,《银湾帖》是王铎亲家梁云构在北京银湾园刻的。在这本老帖中,《琅华馆帖》只有两卷,与出土的两卷石刻较吻合。"晁会元说:"容庚认为《琅华馆帖》应有七卷,洛阳两卷只占七分之二,另有五卷不知散落何处。如果最后能证明《琅华馆帖》确实就只有两卷,那么洛阳现存的就是全本,天下独一份。只有洛阳同时存有《琅华馆帖》和《拟山园帖》的原版石刻,那以后要研究王铎书法,就非来洛阳不可!"我个人认为洛宁县金门寨村出土的《琅华馆帖》刻石为两卷本,这是最完整的版本。我的依据有三:(一)关于《琅华馆帖》碑帖的内容,王铎在《琅华馆帖跋》中已有概括,他说的很明白:"是帖皆予与中丞葆一年伯、玉调亲家往还牍也,中间天政婿仅一二小札及游金门山有韵之语,玉调公念颠狈多有失坠,遂鉥之"。可见《琅华馆帖》的内容是记载张家文化,是王铎等人与张家交往的历史见证,是一部张家的功业史,与其它家族毫不相关。(二)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记载: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永宽著《琅华馆帖的文化价值》中说:"《琅华馆帖》曾见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编纂的《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著录,但未见提要,可知编者仅知《琅华馆帖》之名,而没有见到实物。"据吕友仁著《中州文献总录》下卷二十七:第1098页"张璿":张璿,字天政,永宁人。鼎延次子,王铎婿。康熙初年官吏科都给事中。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琅华馆帖》二卷,张璿辑刊。此其三世与王铎唱和之诗,往还之牍,汇为二卷刻石。上卷与其祖葆一书二通,诗十首,张缙彦、张鼎延、张璿三人之诗。张鼎延所作《张中丞蜀事小传》叙其(张璿)祖葆一抚蜀时平农民起义战绩,王铎书之,而以其父鼎延临古帖自寿诗附焉。下卷是王铎与其父(张鼎延)及张璿十四札唱和诗及金门山纪略,张论、张讃、张鼎延、张琯登金门山绝顶诗,王铎自跋其后。又有其父书学《圣教序》。张氏世有科名显宦,与王铎姻亲,所居金门山,修竹茂林,中缠一水,自金门之麓,泻入洛涧,川流竹韵,有淇源渭川之致,其父作记,在顺治八年,不无人事升沉,世代沧桑之感。有康熙间张氏本。《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著录。(三)洛宁县金门寨村《琅华馆帖》刻石,共十二块碑,分卷一、卷二共两卷。碑帖刻石十二块,刻有文字者共二十面。王铎撰书的《琅华馆帖跋》在二册十,也就是《琅华馆帖》最末一刻帖。《琅华馆帖跋》云:"是帖皆予与中丞葆一年伯、玉调亲家往还牍也,中间天政婿仅一二小札,及游金门山有韵之语,玉调公念颠狈多有失坠,遂鉥之。夫昔年得以遨溪山吟咏,沿潭石题壁上,是为何时耶!筇僰大定酋,葆一公为御史不骳缠,受命抚蜀,擐甲争利,人马不罢,以全制敌,而承其敝,排山压卵,所馘如缚豬羊,一何雄哉!顾公沈毅大略,虽若妬者屈,岂邀功马上,不足慑朐腮而为天下欤!玉调为名给事,力除六邪五蠹,皆与乃翁功在社稷,讵第较功尺寸者乎?故知桥梓之支展伟矣!天政今为常吉,复缵前烈,尺牍之存诚不以辞焉。己也使中丞公不即死,后来更有建树,大业赫奕必多。虽然子若孙绳绳奋起,除民瘼,兴礼乐,磊砢八九,古人何忍自堕坏,不光大缵绪哉。是刻成,止谓无失于文墨字画,则轻谓张氏之屈前伸后,天道之昌鲠亮者,社稷所需,若其会然,则又不轻;如以尺牍言,非其细者欤!"






《琅华馆帖跋》介绍了《琅华馆帖》的内容及刻制碑帖的用意所在。琅华馆帖跋就是碑帖的最后收尾之笔,是碑帖的结束语和终结。《琅华馆帖跋》就是这套碑帖完整性的最明显标志。
根据以上史实,我们可以基本认定,洛宁县金门寨村张鼎延故居出土的张氏家藏《琅华馆帖》刻石两卷本为完整本,这是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

张泽武作品集锦
洛宁县姓氏文化王范赵氏望族文化大门楼张氏望族文化(一)大门楼张氏望族文化专刊(二)《洛宁谷圭段氏望族文化》专刊之一梦回“圣都”——金门寨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史话
张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话张鼎延与金门寨《张氏家乘》雷氏家族人物志二——②现代人物洛宁县金门川德里、大门楼张氏家族概说雷氏家族人物志一——①明清时期人物志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十——坡头雷氏历代家谱
洛宁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十一、雷氏家谱序言洛宁雷氏望族文化之十一 ——历代家谱序言(二)洛宁雷氏望族文化之十一 ——历代家谱序言(三)洛宁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之十一——历代家谱序言(四)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一、雷氏家族起源、历代迁徙及郡望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二、坡头雷氏家族源流概说好一部介绍洛宁的百科全书《洛宁史话》序言、后记和目录“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隆重推荐周流宗先生新作《洛宁史话》《洛宁史话》在洛宁隆重发行,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共襄盛举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四-雷氏家族人物志(3)-③坡头雷氏世袭恩骑尉、 ④《洛宁县志》收录的雷氏人物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四雷氏家族人物志(4) ⑤陕西朝邑县(今大荔县)支派雷氏人物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五:诰封圣旨、六雷氏家训、七雷氏家族排行字、八雷氏楹联、九雷氏匾额《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一——贾氏来源、迁徙、分布、郡望及堂号《洛宁谷圭段氏望族文化》专刊之二《谷圭段氏望族文化概说》《洛宁谷圭段氏望族文化》专刊之三 《段氏家族世居之地—谷圭村概说》《洛宁县下峪镇张氏文化》专刊之一洛宁县寨子韦氏家族的播迁——河南省原阳县韦城村韦氏家族概说洛宁姓氏文化:下峪镇后上庄村王氏文化
德里村张氏家族支派概况
洛宁县下峪镇后上庄村王氏文化——后上庄村王家大院
关于洛宁县陈吴乡德里村张氏家族文化体系的构建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一——金门寨村二门张氏文化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二——关于“张氏始祖仲文公迁居河南府永宁县”的历史考证
关于洛宁的唐代左散骑常侍王质墓、王质生平、家世及神道碑的初考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三—— 金门寨村四门张氏文化(一)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三——金门寨村四门张氏文化(二)
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三—— 金门寨村四门张氏文化(三)解析明清时期的生员、监生及贡生(一)
解析明清时期的生员、监生及贡生(二)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进士张家”张氏文化(一)
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进士张家”张氏文化(二)
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张氏祖茔—南茔的传说
关于洛宁县陈吴乡“谷圭村名由来”的考证《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东王村贾氏家族文化(一)《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东王村贾氏家族文化(二)
《民国年间洛宁人民抗击土匪的伟大壮举》之一——“老洋人”攻打余庄寨
《民国年间洛宁人民抗击土匪的伟大壮举》之二——王老五两打磨头寨
德里张氏文化研究会圆满召开张氏修谱大会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一)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二)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三)
怎么编纂《德里张氏家谱》金门寨张氏传世碑帖——《琅华馆帖》的前世与今生
洛宁为什么不让演传统戏剧《三上轿》张金安仗义疏财福荫子孙美名扬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四)
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五)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工作总结
张家建造石牌坊——“土壅脖”的故事
洛宁县下峪镇龙门店村大瓦罐沟张氏
洛宁县涧口乡明珠村韦氏家族清代族碑
2018年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工作要点
德里张氏家族清明祭祖纪实
2019年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工作要点
《谒张兵部墓感怀》(古风)
咏书城(古风)
三修族谱传家风 誉满桑梓美名扬-记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雷学林
洛宁凤翼山张鼎延墓及神道碑
咏金门川(古风)
一代名医张玉堂生平
话说张论不看县令
张兵部之母段夫人的传说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