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0-6-14 20:04:19

【原】何为玉?何为玉文化?

玉文化对华夏文明影响是悠久而巨大的,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对玉石的认识十分悠远,流传至今有很多文物和史料记载。到了现代,通过科学手段研究检验,加上传统的理解习惯,将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狭义的玉只有透闪石、阳起石的软玉(和田玉)和辉石的硬玉(翡翠玉)两类,它们由于矿物晶体的特殊排列结构,使它们有着坚韧而细腻、温润而美丽的相同特征。其它诸如蛇纹石(岫玉)、斜长岩(独山玉)、绿松石、青金石等,与前者共同构成了广义上的玉,行业里将它们统称玉石,成为中国传统玉文化的重要载体。

鉴赏玉器在中国古代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首德次符"理论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概念。斑斓绚丽的色泽和缜密温润的质地,是玉天生地造的自然属性,同时也是玉材区别于其它石材的显著特征。古人把玉的这种自然属性和特征称之为"符"或"符采",通俗一点说就是包装。但玉的这种包装又不是表面现象,而是天生丽质、表里同一、内外一致。正是这种超凡脱俗的卓绝品质,使古人在惊讶之余产生了种种联想,认为玉的多方面优良品质代表了人世间日夜追求、梦寐以求却始终很难达到的一系列高洁情操和美好品行。这样一来,本属于大自然的石头变成了有灵性的活物,具有了社会属性,古人把玉的这种社会属性称之为"德"。
地质学家章鸿钊先生在他的著作「石雅」中也曾提及"首德而次符",形成了"德为质,符为彩"的说法。就鉴赏玉石而言,"德"是玉石的质地,"符"是玉石的色泽。品评玉石的质地是第一位的,即玩玉、赏玉、藏玉的人首先都要重视玉德,而色泽是第二位的,处于从属地位。

据考古和文献资料,春秋之前用玉者的心态,主要是显示威严、高贵和美感,从春秋时代开始,这种心态发生了变化,其中一种重要的变化是对玉的特性赋予了人格化的推崇。早在2600年前的春秋前期,管仲就提出了玉具有仁,智、义、行、洁、勇等品德的说法。到了春秋末期,孔子根据玉器的质地、色泽、声音和雕工等各种内涵特性,进一步指出了玉具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种美好的品德。到了东汉时期,许慎对管仲和孔子思想重新进行了归纳整理,简化为著名的仁、义、智、勇、洁五德。到了清代,则变更为了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人对人世间最美好的品德情操的一种高度概括,影响直到今天。
作为中国人,"仁、义"始终是被咱们奉为圭臬的最高道德标准。"仁者,爱人","爱"即关爱、同情、友善、悲天悯人和普渡众生,一句话,就是对所有人都要好。但是这种好却不能乱好、乱爱,不能流于泛爱,而是要爱得有界限、有分寸,这就是所谓"义","义者,宜也",也就是合适、适度。因为在儒家看来,社会上的男男女女都是同胞,世界上的一草一木都是亲族。这就要求人在为人处事时,不仅要爱人,还要爱物。爱人就不能伤害他人,爱物就不能破坏环境,人和人、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民胞物与,天人合一,这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020年6月13日
庚子年闰四月廿二
资料来源
刘道荣、王玉民、崔文智编著《赏玉与琢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郭颖编著《翡翠品鉴与投资》,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7年版
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国家旅游局人事司编《导游知识专题》,旅游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微头条@玉见沈华、@老马说玉
纪录片《中国古代玉文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何为玉?何为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