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0-5-17 12:37:35

【原】1700多年前,魏明帝曹睿赠送日本女王的物品中有“铜镜百枚”







从2019年4月份开始,“扶桑止水——王纲怀捐赠和镜展”亮相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吸引了大量观众前往参观,受到广泛好评。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承办,展览地点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12号展厅。王纲怀,1941年出生于上海,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顾问教授,长期从事工程设计、水质处理、环境保护、国土整治、科技咨询、发展战略等领域的相关工作。他曾先后向母校捐赠铜镜274面(包括101面日本和镜),现已成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重要馆藏。
    “和镜”是日本古代铜镜的名称,日本铜镜是从中国传入日本,并经历了长时间的仿制创新,逐渐形成了日本风格的“和镜”。 在很多日本人用于传家的“和镜”上都能看到汉字纹饰,足以见得中国铜镜对日本铜镜的影响。
    铜镜是青铜铸制而成、用以照面饰容的妆奁用具,与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铜镜的地区之一,因其高超精良的铸技、华丽多姿的图饰、瑰奇繁复的铭文备受世人关注和喜爱,其在世界上的传播范围极广。
    中国在公元前2000年已有铜镜。但古代多以水照影,称盛水的铜器为鉴。汉代始改称鉴为镜。汉魏时期铜镜逐渐流行,并有全身镜。最初铜镜较薄,圆形带凸缘,背面有饰纹或铭文,背中央有半圆形钮,用以安放镜子,无回柄,形成中国镜独特的风格。明代传入玻璃镜。清代乾隆(1736~1795)以后玻璃镜逐渐普及。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曾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铜镜交流史。当我国铜镜经历了先秦、汉、唐三个高峰之后,自唐末至北宋,中国铜镜逐渐走向衰落,南宋至清,以实用为主的素面镜成为主流。而日本自平安后期形成独具民族风格的和镜,经镰仓、室町时代的发展,至江户时代,已经取代中国,成为东方铜镜文化的主导。
    早在弥生时代,中国汉镜传入日本,北九洲出土汉代、三国制造的铜镜达300多面。据《三国志》记载:景初二年(238年)六月,魏明帝曹睿赠送日本女王卑弥呼的物品中有“铜镜百枚”,对日本的制镜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日本从仿制中国铜镜到日臻完美的“和镜”形成,并于桃山(1568年)、江户时期以商贸方式销往中国。精湛的工艺,似锦如画的纹饰,赢得了中国市场,使中国制镜作坊纷纷仿制,一时形成了日本式铜镜在中国尤其是东南沿海区域流传。
    当我国铜镜经历了先秦、汉、唐三个高峰之后,自唐末至北宋,中国铜镜逐渐走向衰落,南宋至清,以实用为主的素面镜成为主流。日本和镜在吸收与消化中国的汉、唐文化后,有了自己的长足发展,特别是经过长时间的过渡,在江户时期,已完全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改圆钮为有柄,标注工匠姓名,铸制渐趋精良,纹饰典雅丰富,镜铭大字精美。和镜是一个绚丽多姿的文化宝藏,其纹饰蕴涵丰富,包罗万象。和镜文化包括了人文理念、风土民情、工匠纪年等诸多学术内容,又涉及到中日交往、文化传承等与日本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的重大课题。(王建安摄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1700多年前,魏明帝曹睿赠送日本女王的物品中有“铜镜百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