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5-27 18:15:00

汉风越韵 广西汉代文物精品(6)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8/mebn3hcnzxj.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8/2bhr4dhvhab.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8/kvu1rx24edv.jpg
1、龙虎纹柒鞘铜削
西汉
削长24.0厘米,中宽1.2厘米
1980年贵县风流岭31号墓出土。
柒鞘身一面饰龙纹,另一面饰虎纹。削也称"书刀",用以修改简牍上的笔误。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8/svuowbvgeva.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8/ox23c5c1ubz.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8/ixrg02vd3nj.jpg
2、铜弩机、铜镞
西汉
弩机身长13.4厘米,圆管镞长0.7~1.2厘米,
实心镞长7.0~7.8厘米
1993年贵港市铁路新村卫生所5号墓出土。
弩机由郭、牙、钩心、悬刀组成,郭呈长方形,内空,前端较窄,面前端作槽,后端左、右作两长短不等的长方孔。身两壁二键穿通固定牙、悬刀及钩心。两键均一端有帽和另一端有横穿孔。在实战中,汉代对弩很重视。弩以石作为计算强度的单位,引满一石之弩,需提起约30千克重物之力,汉简中所见有一石、三石、四石、五石、六石、七石、八石、十石等多种。镞即箭头,于1976年在贵县罗泊湾1号墓出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8/f2zlfwnamco.jpg
3、铜六博棋盘
西汉
通高9.0厘米,盘边长29.2~30.0厘米
1972年西林县普驮粮站铜鼓葬出土。
棋盘近正方形,边沿下折,下附4只高足。盘面光平,有清晰的六博棋局纹。
六博棋∶ 中国古代棋戏的一种。这种棋由两人玩,双方各有6枚棋子,其中各有1枚相当于王的棋子叫 "枭",另外5枚相当于卒叫 "散"。行棋在刻有曲道的盘局上进行,用投箸的方法决定行棋的步数。《史记·滑稽列传》说"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 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可见六博是当时重要的娱乐项目。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8/1geuneckk5n.jpg
4、铜跽坐俑
西汉
高9.0~9.5厘米
1972年西林县普驮粮站铜鼓葬出土。
器物共4件(此图为其中的3件),均为男俑,戴冠,着袍,跽坐,姿态各异。一说其与六博棋盘相伴出土,似与下棋有关;另一说为俳优俑,汉代演滑稽戏的艺人,可用以为镇,置于席的四角,避免席角卷折。
跽坐∶两膝着地,小腿贴地,臀部坐在小腿及脚跟上。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8/5icmm1lp54u.jpg
5、铜行灯
东汉
盘径9.2厘米,通高7.7厘米
1986年合浦县风门岭7号墓出土。
铜行灯为盘口,呈圆形,中有支钉("火主"),三足,一侧有柄,柄作弯曲龙首状。行灯意即可以在行走中持之照明。合浦县的汉墓中还发现此类行灯有未燃尽的灯草插在支钉上,盘底有一层油垢,可能是动物油脂或植物油的残余物。
汉代的灯芯与灯油:灯芯称“灯炷”,支在灯盘的火主上,多用麻茎、灯芯草等制成。云南昭通桂家院子东汉墓出土的铜灯,灯炷是用八九根细竹条缠在一起;合浦母岭东汉墓铜行灯上残存的则可能为灯芯草。据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汉代灯具所用的燃油为植物油和部分凝固点较低的动物油脂,植物油可能为麻籽油、桐油等。部分出土器物灯盘中的残蜡,是熔化后作膏油使用的,并非制成细柱状蜡烛。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8/zp5bq4ilxef.jpg
6、铜吊灯
●东汉晚期
灯盘口径9.5厘米,通高30.0厘米
1976年昭平县北陀风清大坪出土。
铜吊灯为一吊起的人抱灯盘的造型。铜人深目,高鼻,大耳,双手抱圆形灯盘,双膝跪地,脚尖着地,与灯盘的一个蹄足形成三足鼎立状。铜人额前和后枕各有一圆形钮眼,以串链,链条顶端有钩。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8/iryuwp3dlbx.jpg
7、铜箸
东汉
长21.3厘米,直径0.6厘米尺寸● 长21.
1972年梧州市旺步航运船厂后山出土。
铜箸呈圆形,一端略尖。其中一根端部弯曲变形。
箸:即筷子,音读”,还作“夹”,如“羹之有菜者用挟”《礼记·曲礼》注:“今人或谓箸为挟。
盛筷子的竹筒叫“箸筒”。先秦时,进餐或以手取而不用七、箬“饭以手“饭以手”。汉代则普遍用箸,汉代则普遍用箸,汉景帝赐周亚夫食,不置箸,“亚“亚夫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可见这时以箸进餐已成固定的习俗。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8/inlnselhqe5.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8/43jg0zpkg2i.jpg
8、鎏金铜器座
西汉晚期
底径11.2厘米,高10.0厘米
1972年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出土。
该器物四枝开出,中间凸起一圆泡,粗把,把上有三道凸箍,喇叭形座,通体鎏金。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8/p4oev5fmnvu.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8/f51l4ncyrjs.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8/qwiuxdknhlg.jpg
9、铜当卢、盖弓帽、惠
西汉
地点●西林县(当卢);贵县(今贵港市,盖弓帽和惠)尺寸 当卢长4.5厘米,宽1.9厘米;盖弓帽长6.8厘米,
罂(qio ng,斧子上安柄的孔)直径0.8厘米;善长6.4厘米,面直径3.9厘米
当卢为车马器的马面上饰,于1972年在西林县普驮粮食站前墓葬出土;盖弓帽和善于1976年在贵县罗泊湾1号墓出土。盖弓帽装于车马器的车盖弓末端。惠装在车轴通过毂(gü)后露出的末端,用以括约和保护轴头。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8/4eqsvfktcpz.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8/mtbsqrxso2c.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8/bd13lydisel.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8/qcdbdcot0dt.jpg
10、铜五铢钱、货泉
汉代
五铢钱直径2.3~2.6厘米;货泉直径2.2~2.3厘米
为汉代主要货币。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开始铸五铢钱,面文为"五铢",重如其文(一两的1/24为一铢,即约2.1克)。货泉则为西汉末年,王莽居摄时铸。
五铢钱∶ 汉武帝即位后,于公元前118年下令废除汉初郡国制币权,改由中央统一铸币。设"上林三官",即钟官(掌铸钱)、辨铜(掌原料)、均输(掌制范),组成中央铸币机构负责铸造五铢钱,也称"上林钱"和"三官钱"。五铢钱质量高,改变了货币混乱现象,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从汉武帝起历西汉、新莽、东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共 700多年。五铢钱长期为历朝法定货币。因五铢钱轻重合宜,中国以"五铢"为主要形制的方孔圆钱还影响日本、安南(今越南)、朝鲜等国。而泰国现在的货币单位仍称"铢",与此不无关系。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8/4ogxxfdtxgy.jpg.pn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汉风越韵 广西汉代文物精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