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5-7 16:05:08

东北乡村大出殡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07/16/xp1spm1cmzo.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07/16/y2xmbjl0qhf.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07/16/aihu2x4yxk2.jpg
在过去的东北乡村中,老百姓谁家要是死人了,那规矩可多了去了,不把活人折腾个死去活来才怪呢。
家里人去世了,是一件非常悲痛的事情。
首先得去给全村的家家户户送信。
送信是有讲究的。
家里的长子要穿上一身全白的孝服,带着孝帽,腰里扎着孝带子,在阴阳先生的带领下到各家。
刚进院门,就得扑通一下跪在院门口,咣咣咣三个响头一磕,那么院里的这家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从这家出来再去另一家,如果路上遇见认识的人,也得跪下磕头。
等全村各家都磕完头了,基本上全村都知道是谁家里死人了,而这时磕头的长子已经是筋疲力尽了,头上是通红的大包。
这边送信,那边家里也开始忙活。
老人咽气之后,应该马上从炕上抬到外屋地的地上。地上事先要搭板铺,即所谓的灵床。灵床的高度要视逝世的老人年龄大小而定,年龄大的要高一些,年龄小的要矮一些,但最高不能超过炕沿。东北民间谓之“死人再大也不能压过活人”。因为农村的土炕是要睡活人的,不能让死人高过活人,那样会犯忌讳的,也不吉利。
尸体的停放方向,一般是头西脚东,直身仰卧,脸上盖白布或白纸。不过,要注意停尸的地方严防猫狗等动物进入,以防止死人借气还魂。过去也听说过死人停尸挺长时间后复生的,老百姓称之为“炸尸”。说实在的,那不是什么“炸尸”,是人没有死透,又缓过来气来了,和跟前有猫狗没有任何关系。
然后,家里所有的事情都由阴阳先生来主事。
在过去的东北乡村里,阴阳先生哪个村子里都有。他们是专靠主持白事混饭吃的,每天神神叨叨的,好像有多少文化似的。其实阴阳先生也算是乡村里多多少少有点文化的,为此也就有市场,什么鬼啊神啊的,反正老百姓都不懂。他们说啥就是啥,糊弄百姓而已。而老百姓之所以请他们来,也是寻求一种心理安慰和心理平衡。因为人死后的规矩太多,一般人都不知道该咋办。
阴阳先生上岗后,先要在院内搭灵棚停放棺材,搭锅灶招待来吊唁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这样,东北乡村大出殡的情景就要开始上演了。
在我小时候,我曾经看过邻居家里死人大出殡所经历的全部事情。
我家邻居任大爷的老母亲九十岁那年的冬天不幸去世了。
由于家里老人年岁大,所以家里早就准备好了一口上等的棺材。棺材天和棺材底是非常厚的木头,就存放在他家的仓房里。
没事的时候,我经常去他家和他的四儿子发子一起玩。有时藏猫猫的时候也会躲在仓房里,但是一看到棺材,我就非常害怕,那一头大,一头小的棺材看着瘆人,浑身直打哆嗦。
老母亲走了,任大爷在全村转了一圈,不知道磕了多少响头,反正他的额头上是紫不溜秋的。
东北乡村谁家有丧事,前来落忙的人特别多。
灵棚用脚手杆子搭起来了,而且要做好“爬巢窝子”。
在东北乡村不管谁家办丧事期间,无论春夏秋冬都要在灵柩两侧铺麦秸,或者稻草做成“巢”。孝眷跪于其中守灵,主要是有“乌鸦反哺”之义,另外守孝的人长时间跪在上面比跪在地上要舒服得多。
在灵棚的旁边又搭起了一个非常大的棚子和锅灶,村里的许多老娘们来帮着做饭,没什么好吃的,土豆炖白菜,高粱米饭管够吃。
院里搭好了灵棚,砌好了锅灶,并且从吉林省扶余县请来了吹喇叭的草台班子,乌拉乌拉地开始办丧事了。
这边家里人和外来的人忙忙碌碌,那边开始给老人穿装老衣服了。
由于老人已经九十岁了,为此任大娘作为儿媳妇早在前几年就为老人准备好了一套新棉衣棉裤,只是家里孩子多,实在没有太多的钱为老人准备上档的装老衣服。
把老人身上的衣服脱掉,任大娘特意烧开了一锅开水,为老人洗脸、擦身,并把手脚上的指甲全都修剪一遍,再为老人换好了寿衣和寿鞋。这个过程东北民间俗称叫“穿老衣”。
好在老人刚刚断气不长的时间,身体还没有僵硬,否则就很难穿衣服了。
东北民间有个说法,老衣须在人未断气之前就得穿好,俗谓“得季”,实则人死体僵不易穿戴。人去世时穿着的衣服。一般由亲人为其制作,也有自己制作的。以前我曾经见过许多的老太太一过六十岁,就自己给自己准备好了装老衣裳。逝去的男人一般着长棉袍、马褂、瓜皮小帽等服饰,女人着老式服装。老衣面料不能用缎子,因缎子音同“断子”谐音,故此老百姓都忌讳。不能穿皮衣,大小衣都不能用钮扣,只缝缀飘带。另外,所有去世的人不能穿裤衩。因为裤衩属于“半截子”衣裤,如果穿上裤衩,待来生托生人时会早夭折的,不能长寿的。为此老百姓都忌讳“半截子”,所以裤衩是必须得脱掉不能穿的。
在母亲的尸体入棺之前,任大爷用清水反复擦拭母亲的额头及眼皮,东北民间称为“开眼光”。
任大爷一边擦,一边的阴阳先生在叨咕着。
“开眼光,亮堂堂,老人的恩情记心上,来世子孙大满堂。”
老人穿好了寿衣,并且开完了眼光,大伙帮忙把仓房里的棺材抬了出来,放到院子中灵棚的正中央,开始为老人入殓。
任大爷把两枚刻有“道光”、“光绪”的铜钱放在母亲的口中,这在东北民间叫“含玉”,以示来世老人能大富大贵。
任大爷请来了几个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帮着将老母亲抬进了棺材。老人安详地躺在里面,面部表情是那么平和,嘴角绽着一点微笑,好似去了天国。
在棺材的前面,瓦盆里烧着黄纸,灵前放着夹生的黄米饭一碗,其上面竖插一双筷子,这在东北民间俗称“倒头饭”。
在灵前,任大爷点燃了一盏油灯,昼夜不熄,为母亲的亡灵照明,俗称“长明灯”。
那年,在现场,我看到了一幅白幡,很是扎眼。
我问我的父亲,白幡是干啥用的啊?
父亲是教师,对东北乡村的丧葬说道还是懂一些的。他说,这样的白幡在东北乡村叫做“引魂幡”,能有两米多高,要悬挂在死者灵前,竖高竿悬挂的灵幡上写着老人的生卒年、月、日等。大出殡时由长孙执引魂幡于灵前,为亡灵“引路”。
在家里老人逝世的当天下午,按照东北民间的习俗,还得去村外的“土地庙”焚香烧纸。
由于任大爷累得已经是筋疲力尽了,他就指派他的长子海子带领一些亲属去烧纸。这种做法在东北民间叫做“银庙”。
在东北乡村有讲究,人死了,得停七天七夜,期间棺材不封盖。一是等外地亲属赶回瞻仰死者遗容,二是防止死者假死复活。
家里的人跪在棺材左右一边磕头,一边大哭,民间叫“嚎丧”。
在老人停尸的地方,在老人的头上方,放着一个瓦盆,里面燃起了火,是任大爷跪在那里开始烧纸钱,烧纸产生的烟雾呛得人喘气都费劲。人亡即烧纸钱,送亡灵上路,这是必须的。
火光照亮了任大爷古铜色的脸庞,人们清楚的看到他那张非常憔悴的脸。他表情非常凝重,一声不吭,反复地豁楞着瓦盆里的黄纸。
全村的各家都会买上一捆大黄纸送过来,一到门口,任大爷就会上去迎接,先磕头,后接纸,嘴里还得说一些感谢的话语。
那时,前来吊唁的村民都会把自己家里的孩子带上,凡是来的人都得留下吃饭,不管饭菜咋样,必须得吃饱了,否则会遭到村民耻笑的。
冬天的天是非常冷,院里点着一盏嘎斯灯,照得院里通亮通亮的。
请来的吹喇叭的乐队是不能停的,一拨又一拨,换着人吹,换着曲子吹,都是那种东北民间二人转的曲调,像什么《哭七关》、《八条龙》等等。不过最悲壮的是那首东北民间最流行的曲调《东北大出殡》。
此时,一名男歌手穿着一身白色的孝服,头上扎着一条白带子,在非常卖力地演唱着《东北大出殡》。
情悠悠,恨悠悠,
几代悲欢几代愁。
漫漫人生路,处处有关口,
你也走,他也走,
弯了腰,白了头。
多少爱和恨都付水东流。
情悠悠,恨悠悠,
几代悲欢几代愁。
青春不常在,人生能多久?
你忍受,他忍受,
心在哭,泪在流。
《东北大出殡》的歌声听了让人都会落下泪来,那悲壮的歌声传遍了整个村庄,我听着都感到瘆得慌。
这首歌唱完,歌手已经是泪流满面,就好像自己的亲人故去一样。
这边草台班子在吹打着悲伤的乐曲,那边做饭的老娘们紧忙地忙乎着。
餐具是从别人家赁来的盘子碗筷,饭菜吃了一桌又一桌,送走了村民一伙又一伙,迎来了亲朋好友一帮又一帮,给落忙的忙得是不亦乐乎。
别说任大爷是怎么累了,忙三火四的,都找不着北了,但是还得硬挺着,还没出殡呢,还有好多的事情在等着他做主心骨呢。
大冬天的,外面是滴水成冰,屋里面是人多得都没有落脚的地方。
明天就要出殡了,任大爷派人借来了木头杠子,棕绳,又派人去村外用大铁镐挖坑,等着明天下葬。
由于那时是非常寒冷的冬天,东北地区是大雪封山,土地冻得邦邦硬,十几个小伙子拉了一车柴禾,来到了村外。
阴阳先生拿着罗盘在测试着方位,找最佳的风水好埋葬地点。
在东北乡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或者称之为民俗,那就是家里有亲人逝世了,必须得请外人来打墓穴,本家人不能打墓,叫做打坑。
任大爷请来了十几个棒小伙子来帮忙。
由于冻土层很深,小伙子们想出了一个绝招,把选好的墓穴上面放上柴禾,点着了,火烧冻土层。
清理完冻土层上的灰烬,开始用镐刨。由于冻土层被烧酥了,只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打好了墓穴。
墓穴准备好了,家里大出殡的一切准备工作也就绪了,就等着明天大出殡了。
按照阴阳先生的要求,还得准备一个打狗棍子和若干打狗干粮等,在大出殡的路上用。以防出殡路上有狗拦路,好用打狗棍子驱赶狗,并给够一些干粮让狗麻溜走,让开路。
大出殡的前一天晚上,还有两件事情是必须做的,
其一是“祭酒”,或者称之为“辞灵”。
家里的许多亲友都来了,许多乡邻也来了,大伙共同吃了一顿饭后,开始在老人的棺材前祭奠烧纸,这种仪式就叫做“祭酒”。
其二是“撒灯”。
黄昏的时候,长孙海子用“引魂幡”导引,任大爷捧着老母亲生前的衣物带领着孝眷随后,亲朋乡邻点火把一路上来回晃悠着火把,在路上的一切妖魔鬼怪全都驱赶烧净,最后至坟茔地。其意思是为亡灵“明路”。
出殡那天大清早,所有的家人和亲属最后看了一眼老人后,开始往棺材盖上钉钉子。
在东北乡村民间里,有一个说道,就是棺材上不能钉铁钉子,得用木头楔子作为“钉子”用。
五寸长的“木头楔子”在棺材盖左面钉的时候,跪在前面的人齐声说,“妈呀,往右躲钉。”在棺材盖上右面钉钉子的时候,喊“妈呀,往左躲钉。”
然后把六个木头杠子用棕绳和棺材捆好,扎牢,二十四个大小伙子立在两边准备起灵抬棺材。
阴阳先生说道:“请长子指路。”
任大爷此时是披麻戴孝,手里拿着丧杖(丧事期间“孝子”牵捞的木杖。头系麻绳,以手牵之,意为“孝子”哀伤过度,须扶杖而行),穿着重孝来到房子的西房烟囱下,边哭边喊冲着西天喊了三声:“老妈啊,请您向西南方光明大路走好啊。”
“请长孙扛好灵幡,准备起灵。”
阴阳先生大声地喊道。
随着阴阳先生一声令下,“起。”
跪在棺材前的任大爷把举在头顶的丧盆子往地上一摔,拿着打狗棍子和打狗干粮,长孙海子扛着灵幡,转身往村外走。
此时,我看到由棺材头处扯出三丈白布,任大爷在他人的搀扶下,手持“丧杖”,肩背白布,在前牵引而行,往坟地走去。这个过程在东北民间叫做“背材头”,即“拉纤”。
然后二十四个棒小伙子开始抬灵了。
在东北乡村,民间大出殡抬棺材按规矩棺材须由人肩抬步行,不能用车拉,否则被人老百姓骂,说“死了没人抬”,寓示死者生前没有德行。四人抬“一杠”,八人或十六人轮换扛抬,在大出殡的途中只能换人抬杠,但是不能停歇。
走在送葬队伍前面起码有百八十人,哭声一片。撒纸钱的走几步就扔出一些,黄黄的纸钱随风飘落在茫茫的乡野上。
大约走出十几步,阴阳先生喊“磕头。”送葬的人回过头来,冲着棺材齐刷刷跪在地上,磕上三个响头。
从任大爷家距离埋棺材的坟地大约有三里地,磕了多少头都难以记清楚了。抬棺材的大小伙子虽然身体强壮,但是三里地也累得是气喘吁吁,浑身是汗。
从村里往村外看,一条乡村的土路上,哩哩啦啦送葬的队伍战线拉得特别长,哭声、喇叭声、号子声汇集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东北民间最原始的大出殡情景图。那场景看着让人伤感,叫人心碎,让人泪水涟涟。
众乡亲齐心协力把棺材入穴,接着任大爷用衣襟兜着土在棺材盖上覆盖,然后由众乡亲开始往里面填土。
不过,东北民间有说法,填土过程中不得踩着铁锨挖土,只能用力使劲地戳土,其寓意是意恐伤及死者的亡灵。也不可把填土所用铁锨递于他人,意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把土填满挖好的坑,在坟茔的最高处再赔上一锹老黑土,伴随着撕心裂肺的哭声,最后一座新坟矗立在荒凉的原野,坟头最上边用一锹土压着几张黄纸。
送行的人们再次跪在坟头,上香、烧香,供奉上馒头、米饭和水果,烧的黄纸产生的光亮映衬了跪在坟前所有人的脸庞,泪水顺着脸颊无声地流着。
东北乡村大出殡所有的程序走完之后,除了任大爷家里的人之外,其余亲属必须得在坟前脱去孝帽,孝带子,拆开带回。在场的至亲晚辈的孝帽仍要保留。
在东北民间,许多老百姓都喜欢要孝布给家里的小孩子做小衣裳用,而且逝世的人年龄越大越好,说能给小孩子带来好运。
最后,任大爷披着重孝,带着众亲戚三步一回头,十步一磕头离开了老母亲的坟墓。
当时,我看到仅仅七天的时间,任大爷就瘦了一圈,腮帮子塌陷了,眼睛里没了以前那炯炯的神采。
在杂草丛生十分荒凉的村外,又添了一座新的坟茔,十分扎眼,更显得十分突兀和凄凉。
下葬三天之后,任大爷还要率领家里人前去“圆坟”。家人要到墓地请外姓人为新坟添土,俗称“扶山”。
之后,任大爷等家眷拆开孝帽,并把孝服带回,把“丧杖”插于坟头。
再后来就是烧“头七”、“三七”、“五七”,直至百天和周年了。
那一次,是我经历东北乡村大出殡全过程的一次,现在回想起来还仿佛就在
昨天,还历历在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北乡村大出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