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4-21 12:00:46

【原】父亲的小故事·抗美援朝首战美国骑兵第一师

1949年3月父亲时任炮兵第二十五团二营营长,自天津随部队南下参加渡江战役至湖南驻军,11月调四野特种兵司令部参加编写东北自卫战争炮兵作战经验总结(又称第四野战军炮兵作战史),1950年2月完成任务自武汉返回原部队,被调任炮兵第二十五团司令部作教股(作战教育)股长,3月父亲自湖南长沙随部队乘火车北上移驻东北佳木斯,驻团生产指挥所在北大荒开荒生产。部队改隶属东北边防军,番号为东北边防军炮兵第一师第二十五团。6月朝鲜战争爆发,8月25日炮兵第二十五团奉命停止生产,赶赴中朝边境城市安东(今丹东)集结待命,9月初炮兵第一师在安东市部署完毕。部队移驻安东父亲说:“拉炮的绳子,种地时剪断,耕地用。移驻时把断绳子接好继续拉炮用”父亲想表达什么意思呢?我没有追问。10月8日原东北边防军炮一师,改称志愿军炮兵第一师,隶属志愿军总部。下辖炮兵第二十五团、二十六团、二十七团,师长文击,政治委员张英,副师长梁冰,参谋长杨国治,政治部主任张百令,副主任王岳华,全师官兵经抗美援朝动员,换志愿军冬装军服(首批入朝部队军装没有佩戴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准备出国作战。10月19日朝鲜平壤市陷落。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
      10月19日由辽阳赶到安东的志愿军第39军先头部队第117师自长甸河口和安东跨过鸭绿江。志愿军总部部署:炮兵第一师二十五团之一营、二十六团配属39军作战;炮兵第二十五团部署:团作教股股长封润民率先遣组于10月20日入朝联络39军指挥所“打前站”(1),完成任务后团先遣组随一营一起行动。10月20日凌晨4点父亲自安东市四道沟驻地,率一名作战参谋,一名通讯参谋,2名通讯员一行五人身着志愿军军服步行经市区从鸭绿江大桥进入朝鲜境内,他们借着月光迅速地向39军指挥所前进。尽管天还不亮,公路上人流已是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向北鸭绿江方向涌动的人群夹杂着三五成群的朝鲜人民军溃散官兵,父亲的神情立刻严肃起来,向南走的脚步加快了,身后传来跑步声,随即一位陌生的佩戴上尉军衔的朝鲜人民军军官站在了面前,“你们是中国军人吧!”显然他不知道对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接着自报家门,“我原是四野38军113师的”父亲警惕地反问:“你们军长叫什么?”回答道:“梁兴初”“师长和政委呢?”回答道:“唐青山、李欣”父亲暗想都对了,他原是38军113师朝鲜族军人。人民军上尉急切地问:“你们有飞机、有坦克吗”父亲答非所问,“前方情况如何?”人民军上尉:“我的部队被打散了。我奉命后撤到鸭绿江边集结,目前掌握的情况前面已无成建制的人民军了,只有一个平壤市工人武装团。”父亲怕影响身边人的士气而插话:“我们有任务还要向前赶路。”父亲带着炮兵第二十五团先遣组于10月21日在朝鲜平安南道附近追上了39军指挥所,因无线电静默无法向团部回电报告39军位置,于是派通讯参谋及一名通讯员回安东市团部报告情况。炮25团一营于10月22日夜自安东向朝鲜平安南道地区运动向39军靠拢。对这段行程当代小说是这样叙述的“25团一营翻车翻炮一百多次。”父亲在1952年“自述”(2)载“50年11月调一营任营长。”一营是骡马炮兵,至于翻车翻炮多少次现在已不重要了,对文学作品的某一句话也没必要较真,那原因是什么呢?拉炮的绳子短了,谜底就在本文前面的文字中。也许原因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吧!
       10月25日父亲随39军运动至朝鲜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云山附近时,志愿军第40军之第118师第354团在温井以西与韩国第6师2团相遇,我354团率先发起猛烈攻击,随后志愿军总部部署:39军向云山西北前进,阻击韩国1师增援温井之敌,保证40军在温井以东歼灭韩国第6师。
       10月26日39军在云山西北投入战斗,拉开了云山战斗的帷幕,参加云山战斗志愿军总部炮兵序列是:炮兵第一师之炮兵第25团一营,炮兵第26团;炮兵第二师之炮兵第29团;高炮第一团。投入云山战斗美国、韩国陆军序列是:美国骑兵第一师八团、韩国1师,增援云山序列是美国骑兵第一师五团、七团(一个营),韩国8师(两个团)。
       父亲被团部派驻一营参与指挥战斗,一营前身是东北人民自治军炮兵旅一团一营,也是我军在东北最早组建的炮兵营之一,四野主力炮兵营之一。曾参加:血战四平、围歼国军之新一军和新六军战斗、锦州战斗、天津战斗、渡江战役,是一支打硬仗、恶仗、大仗的队伍,一营擅长近战、精确打击、反坦克作战
。一营编制为四个山炮连 ,山炮机动方式为骡马,山炮国别/型号为日本41式75毫米山炮、94式75毫米山炮。
       美国骑兵第一师火炮:一、师属炮兵:下辖二个炮兵团,每个团辖四个炮兵营。其中包括三个105毫米榴弹炮营(每营105毫米榴弹炮54门。),一个155毫米重型榴弹炮营(155毫米重榴弹炮18门),师属炮兵每个团装备:105毫米榴弹炮162门,155毫米重榴弹炮18门。一个114毫米火箭炮连,一个坦克连。师属炮兵共装备105毫米榴弹炮324门,155毫米重榴弹炮36门。二个114毫米火箭炮连。(二个坦克连另计)二、团属炮兵:每个步兵团的团属炮兵:一个反坦克炮连,装备75毫米无后坐力炮和五辆坦克。三、每个步兵营的火力支援分队:一个107毫米重迫击炮连,12门107毫米重迫击炮。(不含防空火炮)
       美国骑兵第一师坦克:(1)团属坦克,师辖骑兵第5团、7团、8团,每团下辖一个坦克营(四个坦克连)70辆坦克,一个反坦克炮连另有五辆坦克,团属坦克共75辆。(2)师属炮兵下辖二个坦克连。全师共装备(M-26潘兴式坦克、M-4A3中型坦克)坦克270辆。
       39军战至10月31日已粉碎韩国一师增援韩国6师的企图,并将韩国1师12团三面包围于云山城中,定于11月1日19点30分对敌发起总攻。11月1日17时父亲接到炮群指挥所命令,提前实施炮火急袭。我军在云山主攻方向集中了三个炮兵团加两个炮兵营。(炮兵第26团、第29团、39军炮兵团,炮兵第25团1营、116师炮兵营),对云山之敌压制射击完成,随即116师突入云山城。美军是这样评价:被俘的骑1师八团3营连长说:“炮火很猛烈,压得我们抬不起头来,我看你们的大炮一定比我们多!”。美军战史载“中国的炮火十分猛烈,一检查弹道发现是132毫米的苏制“喀秋莎”火箭炮。”志愿军炮兵作战史载炮兵第21师(苏制喀秋莎火箭炮师)于1951年4月赴朝参战,美军战史为掩盖失败而撒谎。
       39军116师向云山城纵深攻击前进时发现全是美军,这是一场遭遇战,也是志愿军与美军的首次交锋。父亲在自述写道“抗美援朝动员,思想上没啥顾虑。”,在三年东北自卫战争中曾与国军主力全美械装备的新一军、新六军几次交手,都打赢了。他评价失败的对手“都是好部队。”父亲没有和美军打过仗,只想争取首战胜利,这也是自1840年以来中国军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目标吧。
       战至11月2日2点,39军115师和117师从云山城东西两个方向击退了美骑一师五团,七团(一个营);韩国八师(两个团)的增援;切断了云山城之敌退路。美军骑兵第一师师长霍巴特·盖伊少将回忆:“我无法理解他们是怎么从那人类无法生存的山中过来的,他们就像感觉不到死亡,顶着我们的炮火拿枪射击和向前冲锋,我的军队还没有施展开就被他们冲散了,甚至在第八团被围后我一直在考虑要不要放弃他们,而那时我们的敌人正在穿插我们进行合围,他们是我遇见过最难缠的敌人。”2日凌晨美骑一师下令停止援救行动,第八团残部自行突围。2日晨,美骑一师八团3营残部及团直属队的坦克30余辆,在飞机的掩护下实施突围。父亲奉命对该敌步兵进行压制射击,25团一营:装填榴散弹,急促射。放!炮兵观察哨报告:“敌坦克与步兵脱离,正在组织分头突围。”。看来这是美军试图分散我军炮火压制减少伤亡的措施。
       炮二十五团一营:装填榴散弹,10发/分钟(日本41式75毫米山炮最大射速),放!装填榴散弹,10~20发/分钟(日本94式75毫米山炮最大射速),放!对美骑兵八团步兵加强了炮火覆盖。观察哨报告:“美军步兵已放弃突围掉头逃出大炮射程,窜进大山。”停止射击,炮25团一营营长下达命令。(一营阵地在116师步兵身后2000米,日本41式、94式75毫米山炮最大射程是6.3千米、8.3千米)剩下进山围猎抓俘虏那是步兵的事了。
       炮兵观察哨报告:“敌坦克群避开我重炮压制,正全速向炮25团一营阵地方向推进。”二战末期美骑一师曾参加过太平洋岛屿争夺战、菲律宾战役,1945年日本钢铁严重缺乏,不再生产105毫米山炮和榴弹炮,155毫米(重)榴弹炮等大口径火炮,原装备日军联队(团)的41式75毫米山炮、94式75毫米山炮,日军旅团、师团在1945年配置为主战炮。美军与日军作战积累了经验,坦克群快速选择了反坦克炮火最薄弱方向突围。典型的遭遇战,我炮兵与美骑一师八团坦克鏖战一触即发!日本75毫米山炮无法远距离压制美M-26潘兴式坦克,炮二十五团一营营部,所有人目光投向了父亲,代表团部父亲命令:“近战部署!全部山炮拖出掩体,架在平地上直瞄坦克,先打最前面的、最后的和中间的坦克,继而全歼敌坦克群!”由一连打头几辆坦克。炮兵25团一营迅即开始部署,日本41式、94式75毫米山炮,在城市巷战、平坦地面野战两个人拖拉即可机动,由阵地部署快速转为近战部署是有把握的。一营营部设在公路旁民居内视野开阔,距营部约60米处击毁敌两辆坦克就能堵死公路,是取胜的关键。炮25团一营下辖四个炮兵连,父亲命令一连堵死敌坦克群前进道路原因是,1946年曾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一团一营一连连长,东北时期原军委副参谋长、延安炮校代校长朱瑞要求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炮兵具备近战和精确打击的能力,父亲曾带一连进行过严格的作训,在实战中首发命中目标,射击精度很高。
       炮兵观察哨报告:“敌坦克群推进至116师某连阵地,步兵没有反坦克武器,小口径步兵炮及迫击炮压制无效。战士们用炸药包摧毁两辆坦克,敌坦克群突破了阵地,正全速向炮25团一营阵地方向驶来。”炮兵在步兵身后作战是惯例,面对突发敌情身经百战的父亲很平静,出国前已把随身物品包了个小红布包交团后勤处保管,战斗结束再取走,如果牺牲了由组织设法交给亲人。炮兵观察哨报告:“敌坦克群28辆正快速驶过观测点,冲向炮25团一营阵地,距离营部1500米。”,这是前方炮兵观察哨最后一次敌情通报。炮声都沉寂下来,云山的硝烟也慢慢地飘散,空气寂静地像凝结了一般,令人沉闷。炮25团一营旗语兵报告:“一连部署完毕!三连部署完毕!二连部署完毕!四连部署完毕!”营部炮队镜观测员报告:“敌坦克群首辆坦克距营部1000米!800米!500米!”炮兵营装填破甲榴弹!“装填完毕”预备!父亲放下望远镜抬起胳膊竖起拇指瞄准坦克测距:
400米!
300米!
250米!
200米!
       美军M-26潘兴式坦克和M-4A3中型坦克在云山公路上全速奔驰,轰鸣声越来越响,扬起的灰尘越来越多,大地在微微地颤抖,营部观测兵报告:“距营部100米!”各炮兵连旗语兵报告:“敌坦克距离一连阵地180米!三连阵地200米!四连阵地260米!二连阵地300米!”。
       80米,父亲在营部默念着自测距离。炮队镜观测兵喊道:“敌人坦克快冲进营部了。”仅60米!炮兵营射击!父亲下达了开炮命令。24门75毫米山炮齐射,破甲榴弹就像二战时期著名的莫辛纳甘M91-30狙击步枪弹一样精准无误地命中坦克,巨大的爆炸声此起彼伏,敌坦克燃起了熊熊大火,升起了滚滚浓烟。第一轮炮火急袭击毁了八辆坦克,堵死前进、后退的道路,坦克群也被拦腰斩断,前后不能机动,首尾难以相顾。瞬间炮二十五团一营阵地也暴露了,第二轮炮火压制开始,“装填破甲榴弹”。炮手们迅速瞄准!装填75毫米破甲榴弹!
       志愿军炮兵第25团一营装备的日本41式和94式75毫米山炮,每炮由10人操纵。近距离平射采用人工操纵炮筒(镗)直瞄目标,简陋低劣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主战炮。
       美军骑一师八团装备的M-26潘兴式坦克:瞄准系统。(1)供直接射击用的潜望式瞄准镜和望远式瞄准镜;(2)供间接射击用的方位仪和象限仪。瞄准镜采用M70F或M71C(其中M70F为1.44-6倍,M71C为5-8倍。)。武器系统。一门90毫米火炮;一挺口径12.7mm的航向(高射)机枪和2挺7.62mm同轴机枪(其中一挺是并列机枪,另一挺是前机枪。)武器系统整整领先了两代半。第一轮炮火急袭后,美军骑兵八团尚存二十辆M-26潘兴式/M-4A3中型坦克,武器装备拥有20门90毫米或75毫米火炮(坦克炮),20挺12.7mm大口径机枪,40挺7.62mm机枪。
       王牌对王牌,大炮对坦克,近距离殊死战斗打响了!父亲说:“枪炮声只响了二分钟。”一切都过去了,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燃着火、冒着烟,摧毁在公路上的二十七辆坦克都被破甲榴弹击中过两三次,如此惨烈结果,一位采访云山战斗的美国战地记者说:“美军被这锐利的攻势所震惊,他们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战斗,这是一场中国式的葬礼。”志愿军炮兵第二十五团一营缴获一辆M-26潘兴式坦克,五名乘员全部被俘。“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美国骑兵第一师160年没打过败仗的那页历史翻过去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美军陆军参谋长柯林斯在回忆录中谈到云山战斗时,感慨到:“作为乔治·巴顿将军的部属,霍巴特·盖伊怀着沉重的心情,咽下了一杯苦酒。”日本陆上自卫队干部学校编写的《作战理论入门》一书,将云山战斗作为必读经典战例收入教材。停战数年后父亲奉命参加编写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作战史,多年后父亲又参加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作战史。志愿军炮兵第一师第二十五团一营的英名已永载史册!
附录:抗美援朝战争中炮1师参加了一至五次战役和防御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1953年夏季攻势。总计大小战斗720余次,消耗炮弹7万多发,击毁击伤坦克300余辆,火炮480余门,车辆1000余辆,配合步兵歼敌6万余人。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21/12/d24ojnipgy2.jpg
1953年父亲封润民(前排左起第一人)在朝鲜,时任志愿军炮兵第二十五团团长。 身后为苏联152毫米榴弹炮,是1951年第五次战役结束后换装的。
注释:
(1)封润民曾任志愿军炮兵第二十五团司令部作教股股长、一营营长,志愿军炮兵第一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志愿军炮兵第二十五团团长。“打前站”首次出国作战,无向导、敌情不明、仅靠地图到达指定作战地域十分困难,为保证下级部队主官集中精力带好部队,团部派出先遣组联系配属39军作战事务。
(2)1952年全军干部定级,要求全军每位参加评级的干部都写的自传或叫自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父亲的小故事·抗美援朝首战美国骑兵第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