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4-15 18:11:00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3)四川重庆部分4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18/2qjcfmcknbj.jpg
玉玦
大溪文化
直径5.1、厚0.55 厘米
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遗址50号蔡出土,现藏于巫山县文物管足所。
绿色,间有白色条纹。体扁圆,断面呈长方形,缺口线略曲。光素无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18/i545qfshxeu.jpg
玉玦大溪文化
直径7、厚0.5厘米
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遗址37号墓出土,现藏于巫山县文物管理所。
浅青白色,透明,有褐色纹理。体扁薄,圆形,断面呈椭圆形。出土时已残断,断面附近有对面穿缀补孔。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18/gnaaj4s0d55.jpg
轮形玉饰大溪文化
直径1.8、厚0.65 厘米
重庆市巫山县大深遗址66号墓出土,现藏于巫山县文物管理所而已。器近圆形。轮面有凹槽,凹槽及内面有琢刮痕,中央一穿孔。中间与轮而间有三个辐条形连接。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18/frdtqrylbdv.jpg
龟形玉佩大溪文化
长6.1、高2.1、厚0.8 厘米
重庆市巫山县人民医院遗址76号墓出土,现藏于巫山县文物管理所。
黑色。片状。两面均琢出龟头与龟身的形状。龟嘴微张,以小坑点表示鼻与眼睛。短颈,弓背,腹平。背部顶上有四道锯齿状刻槽,以表示龟甲,背与腹间有一窄长形孔,可能为系挂用。其中一面腹部阴刻"△"形和一竖线,另一面凿有一小圆坑。嘴部底侧琢有一长条形凹面。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18/11wiesfbnje.jpg
人形玉佩大溪文化
高6.8、最宽3.5、最厚3厘米
重庆市市巫山县人民医院遗址,现藏于巫山县文物管理所。
立体圆雕。一大一小一人,作背负状,上、下肢比例失.前面大人双手叉干腿上作半踏状,后面小人头枕大人右,同前瞭望;其胸及臀贴于大人后背,腰腹则向后弓,与大个后背间形成一椭圆形孔五官仅具大意。大人面部琢有网念分别表示眼睛,小人面部有三坑点分别表示眼睛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18/sr03xfqy3bd.jpg
双凤形玉佩
战国晚期至秦代
长8、高4、厚0.5厘米
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墓群12号墓出土,现藏于重庆市博物馆。
白玉质,局部有褐色浸蚀。体扁平,通器镂空而成,两面均为素面。眼、爪均刻划出来。两条龙做相背向盘曲卷尾形。此器形体较小,制作简练,龙尾及爪部略有残缺。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18/glg1p525fnb.jpg
玉斓
战国晚期至秦代
长106、宽2.9、厚0.4 厘米
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墓群22号墓出土,现藏于重庆市博物馆。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18/zacnblc4bgr.jpg
玉珩
战国晚期至秦代
长4.9、高3.5、厚0.2、璜体宽1.1厘米
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墓群12号墓出土,现藏于重庆市博物馆。
青玉质,局部有黄褐色浸蚀。体扁平,形若圆环的三分之二。璜两面纹饰相同,皆在璜的两端雕一张口侧面龙首,两龙身中部相连为一体。通体阴刻卷云纹,边沿饰阴刻弦纹。龙鼻、口各有一圆穿、中部也有一圆穿。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18/zgkbbztf54l.jpg
玉珩战国晚期至秦代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18/ichkty2hbms.jpg
玉珩
战国晚期至秦代
长7.6、宽3.1、璜体宽2.3、厚0.35厘米
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墓群12号墓出土,现藏于重庆市博物馆。青玉质,两端有褐色瑕疵及浸蚀。体扁平,形若圆环的三分之一,璜两面两端线刻出张口露齿龙首形,线条不平滑,粗细不一。两端龙口及中部均有圆穿,中部穿较小。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18/13jf3w5oi2p.jpg
龙形玉佩战国晚期至秦代
长16.2、宽10、厚0.35厘米
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墓墓群22号慕出土,现藏于重庆市博物馆。1对。大小造型相似,均为青玉质,两端有黄绿色瑕疵,局部有浸蚀。体扁平、形卷曲龙形,卷尾、弓背,昂首,有三足,头部做回首状,龙头爪 屋以线条装饰,龙身有涡纹装饰。线条雕刻不甚平滑,粗细不一,佩边缘有损伤。尾、头及身均有圆穿,身体部分穿较小。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18/bdc1jdsuily.jpg
玉剑首战国晚期至秦代直径4.8、厚1.2厘米
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墓群22号墓出土,现藏于重庆市博物馆。白玉质,略有黄色瑕疵。体扁圆,正面中部突起扁圆形球面,中心为四角星纹,周边有四个涡纹,圆凸的四周装饰谷纹。背面中部有环形深槽,深槽外有两个对称的斜向圆孔。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18/1wktpqzsawm.jpg
玉剑首战国晚期至秦代直径4.8、厚1.4 厘米
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墓群12号墓出土,现藏于重庆市博物馆。青玉质,有黄色瑕疵。体扁圆,正面中部突起扁形球面,中心为四角星纹,周边有四个涡纹,圆凸的四周无纹饰。背面中部突起呈平台状,台面内有环状深槽,槽外有三个对称的斜向圆孔。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18/1saedatirmf.jpg
玉剑珌战国晚期至秦代
高6.5、宽4.7一5.8、厚1-1.2厘米
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墓群22号墓出土,现藏于重庆市博物馆。白玉质,有黄褐色瑕疵及浸蚀。正视呈梯形,上窄下宽,侧视呈椭菱形。底部有几何形刻划纹,顶部有一个粗的竖向圆孔及对称的两个斜向圆孔;侧面以中部为界,装饰横向云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18/jv10sua5wgx.jpg
玉剑珌战国晚期至秦代
高3.9、宽4.5-5.5厚1.6-1.9厘米
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深墓群12号墓出土,现藏于重庆市博物馆。背玉质,大部分有褐色瑕疵及浸蚀。正视呈梯形,上窄下宽,侧视呈椭菱形。顶端有一个粗的竖向圆孔及对称的两个斜向圆孔;底部呈弧形。素面无纹饰。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18/u1ohce44b0u.jpg
玉剑璏战国晚期至秦代
长6.3、宽2.3、厚1.8厘米
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墓群22号墓出土,现藏于重庆市博物馆。青玉质,有黄褐色瑕疵及灰色浸蚀。片状长条形,两端下弯,背面有长方形孔,便于革带穿过。正面有两条竖向凹弦纹。背面有打磨线痕,孔内部不甚平滑。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18/ku1bmlzn2xl.jpg
玉剑璏战国晚期至秦代
长5.6、宽1.9、厚1.8 厘米
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墓群12号墓出土,现藏于重庆市博物馆。育玉质,有黄褐色瑕疵及灰色浸蚀。片状长条形,一端下弯,面有长方形孔,孔与剑鞘接合面略内凹、便于革带穿过。正曲有两条竖向凹弦纹 背面有打磨线痕,孔内部不甚平有。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18/kxou1lcv4z3.jpg
玉剑格战国晚期至秦代
宽5.4、高2.9、厚2厘米
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墓群22号墓出土,现藏于重庆市博物馆。白玉质,中部有黄褐色浸蚀。侧视为中部棱起的长方形,横截面为菱形,中部有椭圆孔以容剑柄通过,孔内不甚平滑。侧面以中脊为界有对称横向云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18/mor1p1twcdy.jpg
玉壁战国晚期至秦代
直径7.4、孔径3.6、壁面宽1.9、厚0.6厘米
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深慕群22号墓出土,现藏于重庆市博物馆。玉质,有褐色、白色瑕疵及浸蚀。璧两面有涡纹装饰。表面抛光。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18/4s4fs2evqa1.jpg
玉壁
战国晚期至秦代
直径11.5、孔径4.6、璧面宽3.45、厚0.5厘米
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墓群12号墓出土,现藏于重庆市博物馆。青玉质,有黄色、白色瑕疵及浸蚀。璧两面有涡纹装饰。侧面抛光,正、背面未作抛光。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18/1zymkymf0ou.jpg
玉壁战国晚期至秦代
直径6.5、孔径3、环体宽1.75、厚0.4 厘米
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墓群12号墓出土,现藏于重庆市博物馆。玉质,素面无纹饰。表面光洁,孔壁有旋削痕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18/jetpjdpfnrn.jpg
扭丝纹玉环战国晚期至秦代
直径4.9、孔径2.5、环体宽1.1、厚0.4厘米
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墓群12号墓出土,现藏于重庆市博物馆。青玉质。环体横截面为椭圆形,两面有扭丝纹装饰。器通体抛光。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18/qd5g1meqhwl.jpg
玉饰战国晚期
宽4.1、高2.8、厚0.2厘米
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蔡群12号蔡出十,现藏于重庆市博物馆。日玉质,略呈黄色,有黄褐色浸蚀。主体为桃形,两面纹饰相同,为卷云纹。上部有两圆孔。部分残缺。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18/msrfmxgbxtz.jpg
鸟形玉饰战国晚期至秦代
长4.1、高1.3、厚0.3厘米
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墓群12号墓出土,现藏于重庆市博物馆。白玉质,部分呈褐色。略呈"S"形,上部作鸟头形,有冠,眼部有上下两圆孔,两孔相反方向单向钻孔。下部渐窄,作钩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3)四川重庆部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