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4-15 08:03:24

【原】只因出了一位绝色美人,此县名被后世沿用3000多年,名字听着耳熟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很多大小各异的城市,很多城市其实自古就存在,并且因为朝代的变迁还更换过很多名字。
很多城市的名称都很有来历,比如河北省内的邯郸市,“邯郸”的含义是“邯山至此而尽”,即此处是邯山的尽头;山西省的大同市,便是取自于“天下大同之地”;辽宁省盘锦市,则取自于“盘根错节,锦上添花”之意。
也有很多城市是用人名来命名,因为此人对当地的影响很大,或者是做出过很大的贡献。比如广东省茂名市的名字,便是来自于某位道士的名字,这位道士便是潘茂名。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08/scp5ljni2qv.jpg
他曾研制出高效的炼丹方法,并且将其毕生所学都用来为百姓们治病,因此深得当地人的敬重。
此外还有河南省信阳市的息县,来源于3000年前的一位绝色美人,名字听着耳熟。这位佳人的生平颇为戏剧化,她的气节也让世人敬佩不已。
一、虚实相映的三段情感这位绝代佳人,便是春秋时期陈国君主陈庄公的女儿,名为息妫,人们也将其称为息夫人。
她是春秋时期的四大美女之一,也正是因为姣好的容颜,给其短暂的一生平添了很多烦恼。息妫的姐姐嫁给蔡国的国君,也就是说蔡侯是息妫的姐夫。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08/h0ale1xtgc2.jpg
但是当息省亲时路过蔡国,蔡侯以息妫为他的皇后的妹妹为由,留下息夫人试图与其见面。原本息夫人以为她的这位姐夫只是想和她见一面,谁曾想蔡侯竟然对她无礼,还试图非礼息夫人。
最终这件事情传到了息侯耳朵里,于是他想尽办法报复蔡侯。但是当时息国的兵力不足以征讨蔡国,于是他便设计挑起楚国和蔡国的争端,最终楚国打败蔡国,并且生擒了蔡侯。
蔡侯因为被楚文王生擒,而对息侯怀恨在心,他便想方设法寻找时机报复息侯。后来他利用男性好色的弱点,在楚文王面前极力夸赞息夫人的美貌。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08/ltlo5a4hbgl.jpg
这勾起了楚文王的好奇心,他也想见一见这位倾国倾城的佳人。楚文王借机来到息国,不出蔡侯所料,楚文王见到息夫人之后便动了心。最终楚文王灭了息国,想要将息夫人据为己有。
原本忠烈的息夫人听闻国家灭亡的消息之后,原本打算投井自杀,但是被周围的人劝解下来,息夫人若是自尽,那么息侯和息国的百姓谁也活不了。
后来息国灭亡之后,楚文王将息夫人带回楚国,此后息夫人为楚文王生下了两个儿子。
二、与息侯先后自尽于城门之下息夫人被楚文王带回楚国之后,很长时间不曾说过一句话,楚文王问其原因,息夫人答道“吾一妇人而事二夫,不能守节而死,又有何面目向人言语呢!”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08/2ok500c15ov.jpg
息夫人当时是为挽救息侯和息国的百姓而委曲求全,其实她心中永远都只有自己的夫君息侯一人。
后来某年秋天,宫外的桂花开了,楚文王兴致盎然的外出赏花,此次出宫大约有两三天时间。
息夫人知道后十分开心,便来到城门边私会息侯,息夫人对丈夫说到“我之所有在楚宫苟且偷生,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再见夫君一面,如今心愿得以达成,我已经死而无憾了。”
息侯回答道“上天可怜我们,才会给我们团聚的机会,我现如今甘愿做守城人,等待的就是与你团圆的机会。”息夫人听完这番话后,觉得苟且偷生不如一死了之,于是撞死在城门之下。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08/mou5r5uxhui.jpg
而息侯见到爱人死在自己面前也悲痛欲绝,最终追随息夫人而去,至此两人才在黄泉路上做了一对亡命鸳鸯。
楚文王外出赏花回来之后,听闻这件事情之后也是黯然神伤,同时也被两个人的深情所感动。
楚文王以诸侯的礼仪,将息侯和息夫人合葬在桃花山上,后人还在此处建立“桃花夫人庙”来祭奠这位重情重义的夫人。
三、以其名字命名的城市3000年未改名当年息国被楚国灭亡之后,原来的息国便改名为息县,其目的便是纪念这位忠烈的息夫人。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5/08/3rszxvqhike.jpg
其实关于息夫人的传说还有很多,史料也并没有完整的记载。可是在人们世世代代的传颂中,这位夫人的形象逐渐立体的呈现在人们眼前。
无论在古代还是现在,这样重情重义的人其实都很少见。现如今息县已经成为河南省信阳市下的县城,发展得也还不错。
它3000年来都没有改过名字,因为当年息夫人的事迹,早已经在每一个息县人的心中刻下深深的印记。最后也希望息县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息夫人的故事也能够永远地流传下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只因出了一位绝色美人,此县名被后世沿用3000多年,名字听着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