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4-13 18:58:01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5)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部分2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3uk3v0o2xnd.jpg
圆形玉饰
商代
直径4.6 厘米
甘肃省武威市磨阻子汉墓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青白玉,偏绿,局部有少量褐色沁斑。扁平圆形,中心对钻一小圆孔。正面减地隐起,浅浮雕,正视团龙纹,方首,阔鼻露齿,眼部近方形、左目为孔所穿,双角柱形似蘑菇;身体弯曲作"C"形,躯干粗短,尾尖细,无足,通体饰菱格纹,为典型商代纹饰,背面光素。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5epmhlzx03y.jpg
玉璧
西周
直径16、孔径5厘米
甘肃省灵台县白草坡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白色,有绿斑。圆形片状,光素无纹,中孔单面钻成,有打磨痕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kacjtdicq2c.jpg
玉璜
西周
长8.2、宽3.7厘米
甘肃省灵台县白草坡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灰绿色玉质,有绿色斑点。光素无纹,两端各有圆形穿孔,单面钻成。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ocpdvvdukwg.jpg
玉圭
西周
高8.9、宽4厘米
甘肃省灵台县白草坡9号墓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玉质灰黑,有黑色斑点。片状,斜角平方首略窄,钝刃部略宽,无尖。一侧表面留有两道直线切割痕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ku0c0mysz3w.jpg
玉戈
西周
长7、宽1.9厘米
甘肃省灵台县白草坡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黄褐色玉质,有褐色侵蚀。长援短内,无阑,锋部呈三角形,尖端锋利,弧形援两面磨刃,内后端有四个锯齿状突起,援后近内中部有一圆穿孔。光素无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y1yti4z3qgi.jpg
玉戈
西周
长10、宽3.5厘米
甘肃省灵台县白草坡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黄色。长援短内,援中有脊,直至三角形前锋,两侧平直出刃。内呈梯形,后端同于援宽,前端略窄。援后近内中部有一圆穿孔。光素无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4en4f5jpwo1.jpg
玉钺
西周
长7.9、宽3.8厘米
甘肃省灵台县白草坡2号墓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青白玉,有黄褐色斑块。扁平片状,光素无纹。顶部齐平,刃部较宽外撇,斜刃呈弧线,双面磨刃、较为锋利,两侧有扉校,刃内侧及内中部各有一圆穿孔,均单面穿透,顶端边缘一角,原亦有一穿孔,已残损。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g5zifuykhdc.jpg
玉柄形器
西周
长10.4、宽2.2厘米
甘肃省灵台县白草坡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黄褐色,带绿色沁。长条形,器身扁平光素,平头直边,一端作柄状,有磨用痕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eoimndembre.jpg
人形玉佩
西周
高7.9厘米
甘肃省灵台县白草坡2号墓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黄绿色青玉,路闪黄色。体扁圆,直立,似为人首鸟身。人首圆脸,带冠;阴刻五官,"臣"字形目,阔鼻,厚唇紧闭。颈下一穿孔,躯干圆长,向下渐收,胸部左右各以四道阴线,斜下延伸,自身后交叉,又绕回体前,衔接止于躯干中下部,表现翅羽。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cpilbm3vqkn.jpg
虎形玉佩
西周
长5.8、高2.2厘米
甘肃省灵台县白草坡8号墓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黄褐色。体扁平,虎作伏行,张口昂首前视,头上竖云形耳,四肢前伸,尾缺失,嘴、耳处各有一穿孔。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2pptxjlizj0.jpg
蝉形玉佩
西周
长3、宽1.9厘米
甘肃省灵台县白草坡2号墓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青白玉。扁平片状蝉形,边沿齐整。玉蝉吻部凸起,有横向穿孔,可系挂佩带。双面用阴线琢磨出蝉的首、胸、腹、翅、尾身体轮廓,及腹、翅等细部结构。单圈眼,翅端外展,略低于尾部.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v0qg0tgbyq5.jpg
蝉形玉佩
西周
长2.3、宽19厘米
甘肃省灵台县白草坡2号墓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黄褐色。扁平片状蝉形,玉蝉吻部凸起,有穿孔,可系挂佩带。双眼突出,眼下以一道直阴线划分头部及躯干,以两道弧形阴线表现双翅,尾端外展,有刃,似鱼尾。两面纹饰相同。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nmdrw4alc2i.jpg
鸟形玉佩
西周
高7.9厘米
甘肃省灵台县白草坡2号墓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白色,石化较重。体扁平,直立鸟形。昂首前视,圆目,钩喙,头上羽冠向后翻卷,形成一圆孔,可穿系。双翅收拢上翘,尾部下垂着地,与足支撑身体。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4oiqngbqxwh.jpg
鱼形玉佩
西周
长3.2、宽1.3厘米
甘肃省灵台县白草坡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青绿色。片状鱼形、身体略弯、弓背尾下垂、嘴微张、上有一小孔。"一面坡"技法作圆眼,鳃部有一条弧形阴线,区分头与躯干、背、腹鳍均以数道阴线表现,尾部分叉出刃。两面纹饰相同。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5iosshyxeot.jpg
鱼形玉佩
西周
长4.6、宽1.3厘米
甘肃省灵台县白草坡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黄褐色。片状鱼形、身体较直,尾略上翘。嘴部有一小孔,单面钻成,圆眼,鳃部有一条弧形阴线,区分头与躯干,背、腹绪均以数道阴线表现,尾部出刃。两面纹饰相同。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uaydteieodk.jpg
鱼形玉佩
西周
长4.4、宽1.5厘米
甘肃省灵台县白草坡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浅黄绿色。片状鱼形,直体,弓背直腹。嘴微张,上有一小孔,圆眼,鳃部有一条弧形阴线,背、腹鳍均以数道阴线表现,尾部分叉外撇,出刃。两面纹饰相同。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g5z4dlygezi.jpg
鱼形玉佩
西周
长7、宽1.5、厚0.4 厘米
甘肃省崇信县于家湾墓地出土,现藏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背白色,有褐色浸斑。扁平体,以阴线表示鱼目和鳍。头前部有对穿圆孔,可佩系。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ww23gagkjxm.jpg
鱼形玉佩
西周
长10.2、宽1.5、厚0.2厘米
甘肃省崇信县于家湾墓地出土,现藏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玉质,有红褐色斑和黄褐色沁斑。体扁平,吻部尾扁尖状,背平直,腹部有脊凸为鳍,上饰阴刻线纹。背近尾端有圆形穿孔。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b32yrlf4vsp.jpg
玉琮
春秋
高6.8、宽6.8厘米
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墓地出土,现藏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白玉,局部呈深褐色,有白色沁斑。体呈圆角方筒形,两端口呈圆环形。光素无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22nknpdlidt.jpg
玉玦
春秋
直径2.5厘米
甘肃省灵台县洞山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玉质石化,呈白色。圆形片状,边有缺。中有一单面圆形钻孔。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devspgcpias.jpg
玉饰
春秋
长36、宽2.2、厚0.4厘米
社书省礼县大堡子山墓地出土,现藏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白石,浸蚀较重。扁平体,器作两腰略收的长方形。两端有脊牙,中部饰弦纹四周,两端饰阴线刻回形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jcmrc1nl5lf.jpg
玉柄形器
春秋
长11.3、宽2.6、厚0.2厘米
甘肃省刘具大堡子山墓地出土,现藏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玉质,局部有黑褐色斑。扁平体,长方形,柄部略内收。柄两端各饰阴刻线纹一道。形缺。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f531wkt4322.jpg
鱼形玉佩
春秋
长6.6、宽1.5、厚0.15厘米
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墓地出土,现藏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料大部呈白色,尾部呈黄色,有白色沁斑。体扁平,呈弧形。以小三角形缺为嘴,眼睛为阴刻圆圈,头身间以阴刻粗线区分,尾部分叉。以阴刻线表示背鳍和腹鳍,尾部亦有阴刻线。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11ezgt1baaa.jpg
玉璜
战国
长12.8、宽10.2、厚0.45厘米
甘肃省静宁县双幌乡尤付村出土,现藏于静宁县博物馆。
白色,局部有褐色沁斑。体扁平,为璧的三分之一,两端各有一单面穿小圆孔。光素无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54iranfnkmw.jpg
玉琮
战国
边长8、厚0.7、孔径4厘米
甘肃省陇西县西河滩遗址出土,现藏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玉质。体呈扁平正方形、光素无纹。中央穿圆孔,四边中部有相同的凹缺。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0cmm2nmip3w.jpg
玉璧
西汉
直径14.4、孔径1.7、厚0.5厘米
甘肃省礼县鸾亭山遗址出土,现藏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玉质。体扁圆,中心有单面穿圆孔。内外缘和中部各饰阴刻线纹一周,内侧为谷纹,外侧饰鸟纹三组。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ad22e0mn50s.jpg
玉璧
西汉
直径21.3、孔径3.7、厚0.5厘米
甘肃省礼县鸾亭山遗址出土,现藏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绿色,有褐色斑纹。扁圆体,中心有一圆形穿孔。器表内外缘各饰一周阴线纹,中部饰阴线纹两周,内侧饰谷纹,外侧饰兽面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ijtvt4htv5y.jpg
玉璧
西汉
直径13.7、孔径3.1厘米
甘肃省武山县火车站货场西汉墓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深绿色。扁平,厚薄均匀,边缘整齐、锋利,两面纹饰相同。内外边缘各有弦纹一道,内满饰谷纹,排列有序。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uqwntx5jhdv.jpg
玉璧
西汉
直径13.8、孔径3.2厘米
甘肃省武山县火车站货场西汉蔡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深绿色,表面有白色侵蚀。体扁平,厚薄均匀,边缘整齐、锋利,两面纹饰相同。内外边缘各有弦纹一道,内满饰谷纹,排列有序。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lgd12mgu4an.jpg
玉璧
西汉
直径14、孔径3.6厘米
甘肃省武山县火车站货场西汉墓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深绿色,有白色及褐色侵蚀。体扁平,厚薄均匀,边缘整齐、锋利,两面纹饰相同。内外边缘各有弦纹一道,内满饰谷纹,排列有序。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twit5ct4qdi.jpg
玉璧
汉代直径14.9厘米
甘肃省正宁县湫头公社西侯郎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深绿色,表面有白色浸蚀。体扁平,厚薄均匀,边缘整齐、锋利,两面纹饰相同。内外边缘各有弦纹一道,内满饰谷纹,排列有序。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i21ybbxbwg5.jpg
玉壁
西汉
直径19.8、孔径4.4、厚0.4厘米
甘肃省静宁县李店乡王沟村汉墓出土,现藏于静宁县博物馆。
青色、有沁色。璧面和孔缘各有一周阴线纹,璧中部以双细阴线为界,分为内外两区,内侧为凸起的谷纹,外侧为阴线刻兽面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nz0tlh5nbhx.jpg
玉璧
直径18.2,孔径4.2,厚0.4厘米
甘肃省静宁县李店乡王沟村汉墓出土,现藏于静宁县博物馆。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m4qcfvflzzk.jpg
玉璧
西汉
直径17、孔径4.4、厚0.4-0.5厘米
甘肃省静宁县李店乡王沟村汉墓出土,现藏于静宁县博物馆。
青色,浸蚀严重。壁缘有梯形缺口。璧面和孔缘各饰一周阴线纹,中间为凸起的谷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2cgbsxt10vg.jpg
玉璧
西汉
直径17、孔径4.4、厚0.4厘米
甘肃省静宁县李店乡王沟村汉墓出土,现藏于静宁县博物馆。
青色,有沁色。璧面和孔缘各饰一周阴线纹,中部以排列有序的阴刻长线交织成菱形纹,内饰凸起谷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4cl5opt4u3w.jpg
玉璧
西汉
直径16.6、孔径4.15、厚0.3-0.45厘米
甘肃省静宁县李店乡王沟村汉墓出土,现藏于静宁县博物馆。
青色,有沁色。璧面和孔缘各饰一周阴线纹,中部以排列有序的阴刻长线交织成菱形,内饰凸起谷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wx4sz2jman0.jpg
玉璧
西汉
直径15.6、孔径4.1、厚0.3厘米
甘肃省静宁县李店乡王沟村汉墓出土,现藏于静宁县博物馆。
青色,玉质经浸蚀后呈乳白色。璧面和孔缘各饰一周阴线纹,中部纹小凸起的谷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h5qnlgeuqzz.jpg
玉璧
西汉
直径15、孔径6.3、厚0.3-0.4厘米
甘肃省静宁县李店乡王沟村汉蔡出土,现藏于静宁县博物馆。
青色,有沁色。璧面和孔缘各饰一周阴线纹,中部为凸起的谷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0h0kdloa5xn.jpg
玉璧
西汉
直径15.2、孔径3.9、厚0.3厘米
甘肃省静宁县李店乡王沟村汉墓出土,现藏干静宁县博物馆。
青色,浸蚀严重。璧面和孔缘各饰一周阴线纹,中部为凸起的谷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xm1kgr4yufp.jpg
玉璜
西汉
长19.6厘米
甘肃省静宁县李店乡王沟村汉墓出土,现藏于静宁县博物馆。
1对。青色,经浸蚀后呈乳白色。外缘有对称的脊牙,顶端有小圆形穿孔。近边缘部饰阴刻线纹一周,内饰凸起的谷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1qq1o3jzxcu.jpg
玉璜
西汉
长19.8厘米
甘肃省静宁县李店乡王沟村汉墓出土,现藏于静宁县博物馆。
1对。青玉质,浸蚀较重。顶端有圆形穿孔。近边缘部饰阴刻线纹一周,内饰凸起的谷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1ch5eakrklt.jpg
玉璜
西汉
长12.2厘米
甘肃省静宁县李店乡王沟村汉蔡出土,现藏于静宁县博物馆。
1对。青玉质,有浸蚀痕。形若半璧,近边缘部饰阴刻线纹一周,内饰谷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zlknqviahoe.jpg
玉璜
西汉
长11.8、璜体宽3.05厘米
甘肃省静宁县李店乡王沟村汉墓出土,现藏于静宁县博物馆。
青玉质。形若半璧,顶端有小圆孔。光素无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c5kemgy0a1v.jpg
玉璜
西汉
长126 厘米
甘肃省静宁县李店乡王沟村汉蔡出土,现藏于静宁县博物馆。
1对。青玉。形若半璧,顶端有小圆穿孔。光素无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p3rgbwdl0qu.jpg
玉璜
西汉
长12.3厘米
甘肃省静宁县李店乡王沟村汉墓出土,现藏于静宁县博物馆。
青玉质,浸蚀较重。制作规整,形若半璧,角呈圆角,顶端有小圆形穿孔。近边缘部饰阴刻线纹一周,内饰螺旋状谷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crnyxifria3.jpg
玉璜
西汉
长11.4 厘米
甘肃省静宁县李店乡王沟村汉墓出土,现藏于静宁县博物馆。
1对。青玉质,有明显的浸蚀痕。形若半璧,顶端有小圆形穿孔。近边缘部饰阴刻线纹一周,内饰略微凸起的谷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a2lzkhlndvx.jpg
玉璜
西汉
长9.9厘米
甘肃省静宁县李店乡王沟村汉墓出土,,现藏于静宁县博物馆。
1对。青玉质,器表浸斑密布。形若半壁。顶端有小圆形穿孔,光素无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m2pch1ybs3j.jpg
玉圭
西汉
高16.4、宽7、厚1厘米
甘肃省礼县鸾亭山遗址出土,现藏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绿色,有白色斑纹。体扁平,顶端为三角形,近底端有单面穿圆孔。光素无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qvxmlv4kjsi.jpg
玉人
西汉
高11.6、宽2.4、厚0.4厘米
甘肃省礼县鸾亭山遗址出土,现藏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白玉质,女性,扁平体,头部以阴线刻有鼻眉、眼、鼻和口。身体呈长方形,中部偏上阴刻线纹一周牛表裙带。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10oi4gwhrpa.jpg
玉人
西汉
高12.2、宽2.3、厚0.4厘米
甘肃省礼县鸾亭山遗址出土,现藏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玉质。男性,扁平体,头一侧有发髻,阴线刻有眉、眼、鼻、口和胡须。身体呈长方形,中部偏上有一周阴刻网格纹代表腰带。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yae3e0swujs.jpg
玉剑璏
汉代
长5.3、宽1.7厘米
甘肃省甘谷县渭阳汉墓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青白玉,有乳白色和褐色浸蚀。俯视为长方形,表面周缘阴刻弦纹一周,内饰阴线兽面纹和云气纹侧视上部略呈拱形,两端微弯,下部近一侧有高起的长方扁穿。镶嵌于剑鞘近口一侧,以便将剑穿挂于腰间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azd1rltkw0o.jpg
玉猪
汉代
长12.1、宽2.4、高2.9厘米
甘肃省正宁县西侯乡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青玉。长条柱状,平底。圆雕伏卧猪形,体瘦长,齐头。数刀成形,勾彻肢体,以阴线琢出眼、嘴及额、鼻部皱褶;目微闭,双耳贴背,四肢屈于身下,小短尾。下颌和尾部各有一个穿孔。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mqvn4kfkr2z.jpg
玉蝉
汉代
长6.4、宽3.1、厚0.8厘米
甘肃省武威市磨咀子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白玉,玉质细腻光洁,呈扁平状,中心稍厚,腹背微隆起,平头略弧,阴线勾彻头部和翼纹。凸雕长圆眼,双翅宽大,微张开,尾尖出,短于翅尖。胸部有两道交叉阴线,腹中部至尾尖有七道阴刻横节纹表现腹褶。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sqoawevqxjb.jpg
玉管
汉代
高5.8、直径2-2.4厘米
甘肃省永昌县南滩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黄褐色。圆柱形,两端粗细不同,中间束腰,中心孔较细,为上下对穿。器表面中部饰一周环带锯齿纹,上下两端各有一周阴线。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vyc0naz3t1u.jpg
玉带钩
东汉
长10厘米
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青玉,受沁较重。素身,钩体较长,尾部略宽而圆鼓,腹下有一圆纽。钧首作兽头形,两耳直立,双目有神,长吻平阔。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54zttpcma5l.jpg
玉纺轮
魏晋时期
直径5、厚1.2、孔径0.5 厘米
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出土,现藏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玉质,浸蚀严重。扁圆体,中心穿一圆孔。素面。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u2kml25eyty.jpg
玉卧羊
魏晋时期
长15.1、宽6、高8厘米
甘肃省武威市灵钧台遗址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青白玉,带黄色皮斑。跪姿,羊首微举,双目圆睁平视,长角弯曲卷于耳后、削耳后展,紧贴角旁。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tnow2ljkbwu.jpg
玉钗
唐代
长5.6、顶宽1.6厘米
甘肃省静宁县出土,现藏于静宁县博物馆。
白玉。双股,顶端较下端略宽,剖面为圆形,下端出尖,磨制精致。为当时贵族妇女的发髻装饰。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i4ty4eltvjg.jpg
玉带钩
元代
长12、宽2.4、高2.5厘米
甘肃省漳县徐家坪汪家坟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青白色,有黄褐色玉皮。钩体长略扁平,钩头为螭首,短脸,圆眼,勾云形眉,嘴微张,大耳,双角同毛发向后翻卷,额上有阴刻"王"字。钩腹面上,俏色雕一小螭,额上亦有阴刻"王"字,身体弯曲爬行状,尾细长。钩腹下为圆纽,上系黄色丝质编带。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2x3zjuykdlc.jpg
玉圭
明代
高15.8、宽5厘米
甘肃省兰州市上西园明墓出十,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墨绿色。长条片状,三角形首,略向外弧,底部平直。表面光滑,两面饰谷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mybfezcl5gt.jpg
玉珩
明代
长14.5、宽2.7厘米
甘肃省兰州市上西园彭泽墓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1对。浅褐色,透明度较好。长条片状,侧视荷叶形、以阴线勾勒出荷叶的叶脉及边缘,沿边缘各有六个圆形穿孔。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uwb3kba4u3i.jpg
玉簪
明代
长10.8 厘米
甘肃省兰州市上西园彭泽墓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白玉,玉质细腻洁净。方斗形柄部,束颈,簪体浑圆向下渐收。光素无纹,磨光精细。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wjp3msulwpc.jpg
玉带
明代
带物长3.2-7.4、宽1.4-3.1厘米
甘肃省兰州市上西园彭泽墓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青白玉。共计18块带镑。体扁平,形制各异。正面边框较窄,透雕镂雕雉鸡牡丹纹,背平,抛光润泽光亮。因彭泽官至兵部尚书,秩一品,方可用玉带。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taubmprxyve.jpg
水晶坠
马家窑文化
长2.1-2.3、宽1.1-1.3、厚0.6厘米
青海省同德县巴沟乡宗日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博物馆。
4件。半透明绿色和橙黄色。贝状,素面。一端略方形,一端浑圆,其中上部单面钻孔。通体磨光。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0ehuibub1iv.jpg
绿松石饰
马家窑文化
长14、宽6.5、厚1.8 厘米
青海省同德县巴沟乡宗日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博物馆。
不规则扁平长方形,素面,稍加打磨,一端残缺一角。完整一端对角各有一对穿小孔,应为联缀之用,此为组合件之一。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se00mljlytl.jpg
玉壁
齐家文化
直径20、孔径4.5、厚1厘米
青海省民和县马营乡马家村阳坪遗址采集,现藏于青海省博物馆。
青绿色。圆形,素面,通体磨光。单面钻孔,有管钻痕迹,表面有切割痕迹,边缘切割不甚规整。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eungyisyiuw.jpg
玉环
齐家文化
直径8.6、孔径5.1、厚0.6 厘米
青海省同德县巴沟乡宗日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博物馆。
青灰色,器表部分受沁呈灰白色。圆环形。单面管钻穿孔,切割不甚规整。素面,通体磨光。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zwmlimrhyxt.jpg
玉环
齐家文化
直径10、孔径4.8、厚1.2厘米
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采集,现藏于青海省博物馆。
日色微泛青,器表分布浅褐色沁。圆形,中部厚边缘渐薄,素面。器物边缘切割不甚规整,单面钻孔。通体磨光。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z12wyd3vtyg.jpg
玉环
齐家文化
直径10.4、孔上径5.43、孔下径5.06、厚0.6厘米
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12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灰色,受沁严重成白色,局部已风化。圆形,素面。周边加工规整,孔为单孔钻,旋转痕明显,边缘有入切槽痕。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hcesmrj2czl.jpg
玉环
齐家文化
直径10.1、孔上径5.24孔下径4.8、厚0.44-0.65厘米
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17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绿色,夹杂褐色,轻微受沁。圆形、素面。璧面不平整,略有e状,外缘加工周整。孔为单孔钻,断裂处已磨平。璧面除了日然造成的坑洼已磨平,还有多次切割平面残留的断线。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z15wn3c11gi.jpg
玉环
齐家文化
直径5.15、孔上径3.5、孔下径3.3、厚0.47-0.62厘米
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17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淡绿色,玉质透亮。圆形,素面,边缘略不规整。内孔偏于一侧,呈不规则圆形。一面厚一面薄。用单孔钻余料制成,外周边缘有旋转切割痕迹,最薄处外缘有断裂面。内孔单钻与外周方向相反,钻壁不规整,壁上钻切痕迹明显。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mcgqlwtkqy3.jpg
玉环
齐家文化
直径10.5、孔上径5.3、孔下径4.97、厚0.42-0.63厘米
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17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浅绿色,夹杂深褐色,局部受沁成白色。圆形,素面抛光。周边加工不规整,有自然的破裂面。璧面起伏不平整,厚薄不一。孔为单孔钻,旋转痕迹明显,并有断裂痕迹,断裂处略经打磨。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wdvfacuhprs.jpg
玉璧
齐家文化
直径13.5、孔径5.7、厚0.84 厘米
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12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淡绿色,局部受沁成白色。圆形,素面,平整光洁。孔为单孔钻,经磨制上下径较为一致,孔内有磨制痕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rhdpviq5jdt.jpg
玉璧
齐家文化
直径11.3、孔上径4.7、孔下径4.2、厚0.7厘米
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19号灰坑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深绿色,夹杂黑色和黄褐色斑纹,局部有褐色水锈。边缘不甚规整,有自然的破裂面,孔为单钻孔。此璧当时断裂,断裂处对应钻四孔,一组单钻,一组对钻,孔以便相连。钻孔旋转痕迹清晰。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jjwmjkywqm0.jpg
玉璧
齐家文化
直径9.6、孔上径4.6、孔下径4.14、厚0.3-0.86厘米
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4号房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白色,夹杂淡红色。周边磨制不规整,并有自然断裂面。孔为单孔钻,较规整。素面磨光,璧身中间厚边缘薄且不平整。单孔钻旋转痕迹较明显,并有断裂痕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ftcpmuulbvu.jpg
玉璧
齐家文化
长径8.3、短径7.4、孔上径3.89、孔下径3.62、厚0.5一0.86 厘米
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4号房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绿色,局部受沁呈白色。不规则扁圆形,素面。内孔较规整,圆形,单孔钻,位置偏移。整体中间厚边缘薄,两端磨制痕连较明显。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nlyoue5nneu.jpg
玉璧
齐家文化
直径7.6、孔上径3.28、孔下径3、厚0.3厘米
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4号房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浅绿色,大部分面积受沁成白色。周边加工较规整,孔为单孔钻。素面抛光。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nrkay2j1rwb.jpg
玉璧
齐家文化
长径8.44、短径8.04、厚0.65-0.8厘米
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2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绿色,颜色局部为深褐色,部分位置受沁呈灰白色。椭圆形,孔亦呈椭圆形。素面抛光,不透亮。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3/18/dzwbeyzhuvu.jpg
联璜玉璧
齐家文化
直径7.3、孔径3.4、孔上径0.36、孔下径0.19、厚0.36厘米
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17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深绿色,夹杂深褐色,不透亮。由三片玉璜联成一块整璧。三片玉璜长短不一,由一块整玉分别切割磨制拼对。每片玉璜两端各有一孔以便相联。素面抛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5)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部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