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0-11-8 16:04:33

“格物致知”的浅析

历史上有许多的名人先贤对“格物致知”一词,做出过不少的解释和注译。对“格物致知”也有着千差万别的理解与认识。有许多先贤的思想与观点并不能令人信服和认同,原因就在于,古哲先贤的修为境界与所处环境不一样,看待问题的层次和水平就不同,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在思想意境上就不能达到高度的统一。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0/11/08/16/cflgoc0bj2q.jpg
“格物致知”出自于“曾子”所著《礼记?大学》之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大学》之八条目的排序可以看到,“格物”“致知”是成就治国平天下的首当要务,是被作为很高担当的思想理论。
「《礼记?大学》论述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译】:“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 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 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 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 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 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 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①
「 宋代理学大家朱熹阐述“格物致知”时说:“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着逐一件与他理会过。”【解析】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他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理是事物的规律。
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
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②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0/11/08/16/elabx2bzamc.jpg
从《理学》思想著作中不难看出,朱熹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能够通过对内在事理的发展运动轨迹,做不断地观察、理解、分析,进而抓住它们的逻辑演化规律,找到它们具有的共同性和普遍性的基本特征,达到“格物致知”,明白世间万物之真理实相,最终,回溯本源,通达明白圣人之道。《理学》思想观点认为,若要“致知”,必须先对事物做大量“格物”的实践工作,等到明白“天理”后,才具备圣人根基。对朱熹理解“格物致知”的这套思想理论,明代大思想家,心学大家“王阳明”有自己的不同理解与观点。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0/11/08/16/fojtsk1fhxa.jpg
王阳明在早年间对朱熹的思想理论非常信奉。当朱熹提出“格物致知”思想理论时,王阳明把格物致知积极付诸于实践,这就有了后来“阳明格竹”的一个典故。王阳明因格竹子而生病,致使其对朱夫子这套格物致知的思想理论产生疑惑,并不认同。后转投“心学”研究,在经历“龙场悟道”的一次机缘后,思想境界有了质的飞越。王阳明在“心学”的理论造诣有很大成就,他的心学思想成为了影响明清朝几代人的重要思想。王阳明后来对“格物致知”的思想理论,也有了重新认识和理解。
「 在王阳明《传习录》答顾东桥书信中言道:“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译】:“所说的格物致知,是把我们心中的良知用到万事万物上。我们心中的良知就是所谓的天理,把我们心中的良知天理应用到万事万物上,那么万事万物都得到天理了。求的我们内心中的良知是致知的功夫。使万事万物都得到天理是格物的功夫。”」③
「《传习录》四教条言道: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译】:“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良好的知道,有好的作为及去掉恶行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④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0/11/08/16/a5en3kcfatp.jpg
朱熹与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不同之处在于,朱熹认为外物分主客观事物,格物是向外部探求和认知的,而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物,格物是应该向内反省内心的体验过程。笔者认为,两者看待问题角度不同,都具有合理的地方。他们只是着重在事物不同的层面上理解问题。一个把外在事物的演化规律看成道理的根本,另一个则把事物的内在运动规律看成本质根源,这样就产生了理解上的不同意见。笔者认为,较之朱夫子对“格物致知”的理解,王阳明在“格物致知”上的认识要更为深透一些。朱熹的理论根据没有用经典作支撑,也就显得没有多大说服力度,而王阳明的理论根据却蕰含了佛教典籍里的理论观点,这些观点具有较广的普遍性和认知性,也就使得王阳明解释的“格物致知”要更能让人信服一些。
诸多古人对“格物致知”持有许多不同的观点。笔者在学习了大量古人的“格物致知”理论和观点后,在思想上获得一些新的认知与感悟。笔者尝试从佛学的基础上,对格物致知的思想观点,做个不同角度的阐释,以供读者开拓思维。
“ 格物致知”在《大学》一书中被视为八条目的重要根基位置,后面“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几条目,与“格物致知”有着严谨的逻辑因果关联性。也就是说,没有了前面“格物致知”的能力,后面几个条目都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八条目是一个成就圣贤之德的必然修行之路。此间严密的逻辑因果关联性与佛教《长阿含》之“十二因缘法”好有一比;与《法界次第》中所解“八正道”的逻辑性也非常相似。
「【十二因缘】
据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载:“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集,是为此大苦因缘。即此十二支中,各前者为后者生起之因,前者若灭,后者亦灭,故经中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之语,说明其相依相待之关系。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皆由因、缘所成立,故说无常、苦、无我。”」⑤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0/11/08/16/0sf0sexloli.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0/11/08/16/p44cmujcl2k.jpg
“ 格物致知”与“十二因缘”二者皆由前因生引发诸缘起,而在多方因缘共同影响作用之下形成了下一因果互为关联。其内在关联逻辑严谨,是具有较强地可实践性、可操作性的,有很强实证价值。格物致知与十二因缘两者也都具有对外部事物的主观认知与客观认知特征 。“格物致知”即是格事之理,知道之法,而通圣道;“十二因缘”即是明缘集缘灭之法,破无明得正法眼,格除“我见、常见”,转而修证古圣人道。“格物致知”不但与“十二因缘法”相通,其所列八条目与八正道也颇为相似。下为“八正道”要义:
「【八正道】
  《中阿含经》卷第七《分别圣谛经》云:“云何苦灭道圣谛?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若以梵汉对照,则如下列︰一、正见。二、正志(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方便(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下为修习八正道的各项道品内容︰
正见是︰“于中择、遍择、决择择,法视、遍视,观察明达。”
正志是︰“于中心伺、遍伺、随顺伺、可念则念,可望则望。”
正语是︰“于中除口四妙行,诸余口恶行,远离除断,不行不作,不合不会。”
正业是︰“于中除身三妙行,诸余身恶行,远离除断,不行不作,不合不会。”
正命是︰“于中非无理求,不以多欲无厌足,不为种种伎术咒说邪命活。但以法求衣,不以非法;亦以法求食、床座,不以非法。”
正方便是︰“于中若有精进方便,一向精勤求,有力趣向,专着不舍,亦不衰退,正伏其心。”
正念是︰“于中若心顺念,背不向念,念遍、念忆、复忆心正不忘,心之所应。”
正定是︰“于中若心住,禅住、顺住,不乱不散,摄止正定。”」⑥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0/11/08/16/053pbm1gpwm.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0/11/08/16/bs02zc1yr5n.jpg
查阅相关资料时,偶见圣严法师解文中对“八正道”也有八条目一说。在《大学》之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明明德于天下之紧密的逻辑实践过程,与佛教“八正道”之“正见、正志(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精进)、正念、正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八正道”即是先有了正确的知见,才有了正志(正思惟);有了正思惟而后才能建立“正语、正业、正命”,也就是正确的言行方式和正确的人生方式;再通过坚定不懈地应用正确方法努力精进修为,最终获得“念正、心定”的成就,步入解脱之圣道。
与八正道意境相似之处,《大学》中之八条目即是先有了致知、良知;才有诚意、正心,也就是心正意诚,思惟念头正;有了心正意诚坚韧之志,才有能力修正身心,端正家风,最终安定邦国,立德于天下。
古人云:大道至简。万事万物的大道理本来就是简单而互融互通的。无论是 《 大学》八条目,还是《法界次第》之八正道;不管是“十二因缘法”,还是“格物致知”,皆是具备大繁至简、圆融互通这一特性的。各门各派的经典融汇在一起,最终得出一些不尽相同简单的道理。在朱熹为“天理”,在王阳明为“良知”,在佛学为“明心见性”等等。想要真正弄明白古圣先贤对“格物致知”的认知观点孰是孰非,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0/11/08/16/rzotqlso5yv.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0/11/08/16/cj4fszr00ay.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0/11/08/16/dw1r5ythwpq.jpg
以上就论“格物致知”一说,笔者结合几位古圣先贤的思想,谈了谈自己的一些浅薄理解和观点。用拓展性思维,融汇佛学典籍的一些基础条目,给读者提供一个不同面貌的阐述。希望能让读者对“格物致知”的思想理论有着另一种新的认知和理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格物致知”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