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leLib 发表于 2020-9-30 12:00:41

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金刚经》里面有一段话,佛说:【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一段经文里面,最出名的句子就是最后面的“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YaleLib 发表于 2020-9-30 12:12:21

实际上是《金刚经》这句话的真正的意思。第一件事情,我们要讲的是《金刚经》里面说:“非法”,就是“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就告诉我们,非法当然应该要舍弃。这个意思很明确,就是说:凡是无关于我们的解脱、无关于我们参禅的、无关于我们修道的这些事情,当然应该要心里面应该要把它舍弃;如果您只在乎妻、财、子、禄、寿的话,请问你又怎么能够跟大道相契合呢?所以当然我们说:要参禅求第一义谛这件事情的话,当然你所有的世间的一切的诱惑、一切的执著那些事情,那些都叫作非法,所以那些非法,你当然应该要舍弃。
  接下来,佛还说:“法尚应舍”,这个法当然就是指佛法而言。如果回到我们之前讲的例子来说,那这一段修行可以说都是许多解脱道的知见,包含我们前面讲的两大核心议题,也就是五蕴空跟因缘法,当然您扎实的修行还包含三十七道品的具体的内容。我们除了这些内容修习之后,我们打好基础之后,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参禅求第一义谛。我们说佛在跟我们讲说,乘著这个竹筏来说,乘著竹筏渡了生死的大海,这个竹筏的本身,要渡海的话,一定要有坚固的竹筏,不然你渡到一半就翻船啦!所以面对生死烦恼的大海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解脱道的基础打稳。也就是说:我们这个竹筏一定要又大、又坚固,基础把它打稳,这样我们渡海的时候才不会有闪失。

YaleLib 发表于 2020-9-30 13:01:51

但是一旦渡过生死的大海了之后,然后进一步,这个生死大海就是在世间的这个境界讲起来,就是种种会把我们困在世间的这些缚结,一旦我们能够解脱这些缚结了,我们就算是已经渡了生死的大海。
  那最后一步当然就是要参禅,要能够明心见性,因为明心见性,才开始能够看见佛法中诸多胜妙的法宝。所以这个时候,等于是说要参禅的时候,佛跟我们讲的是“如筏喻者,法尚应舍”。这句话其实它的真正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今天要参禅的时候,你在参禅那许多的当下,应该要把从前在解脱道里面,学到的一切知见、名相、心得全部都放下。”那个才是这句话的意思。因为,如果你还困在这些的解脱道的名相里面的话,不免就很难去看到真心示现的禅机。所以这一件事情的正确解释,其实是在跟我们讲,参禅的时候,应该要把过去所学到的这些语言文字的这些名相—这些法的名相—全部都把它放下. 你不要再去执著这些法的名相。

YaleLib 发表于 2020-9-30 13:31:23

真正学法内化的过程,把每一个讲到的名相观念,都深入内化到自己的内心,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如果一旦到那样子之后的话,你说我们碰到境界的时候,还需要特别去理解、去分析说:“眼前碰到这个境界,到底是属于佛教八苦里面的哪一个苦吗?”显然不用。又譬如说:我们碰到一个境界,当下要观见它的虚妄的时候,难道要回归到说,从色受想行识一一蕴,慢慢开始看,开始想说:它到底是哪一个状况,才能够归纳出五蕴是毕竟空吗?如果我们观行得力的时候,所有的这些事情,都势必在我们的念念之间都可以成就的。一旦我们在念念之间,都可以成就的话,这个时候其实在我们的观行上面,我们就不再需要每一次都在执著于名相了。所以按照这样子的修行理路往前去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说,参禅的时候,当你正在参禅的时候,首先就是一定要由善知识要告诉你:参禅是要如何参?而且是要往哪个方向参?一旦知道如何参,往哪个方向参之后,剩下来的,所有你一切之前在解脱道学习到的这些名相、这些东西,其实都不需要再现行了,因为它们到时候都会变成障碍参禅的葛藤。
  所以我们要讲的就是说,这一件事情—“如筏喻者,法尚应舍”—最主要的这个解释,解释的就是让大家在参禅求第一义谛的时候,修佛菩提道的时候, 要能够舍弃了小乘这些所谓的名相的这些纠葛,舍弃了这些执著,然后基于你之前所修道的基础,努力朝善知识所讲的方向去参,那样你才有个入手处啊!

YaleLib 发表于 2020-9-30 15:04:45

请教楼主几个问题:
  阿赖耶识含藏有漏种子,是轮回主体,为什么言其为真心如来藏呢
  意识是三界有漏识,是否能观察到真心如来藏
  肉眼见佛性是肉眼亲见还是知见
  明心与见性是什么样的标准与证相

知者多不言 发表于 2020-9-30 15:39:07

请参考新帖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