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关林2016 发表于 2020-9-30 09:50:26

张说《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张说《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解文:人在婴儿时,是柔弱的,到老临死时,是僵硬的。草木一样,初生时既柔且脆,凋零时枯直干硬。可见,坚硬,意味着走向死亡,柔软随和,意味着富有生机。由此可见,凭军力逞强,早晚被灭,就像树木逞强容易被折断一样。强大,说明处在生命周期的趋下阶段,而柔弱,则处在生命周期的上升阶段。)
  (张说)本章是典型的取象寓意,以“柔弱”比喻随机适变,以“刚强”代指不会变通,死守固有态度。这是对待事物的两种态度,具有完全不同的未来。随机适变则生,不知变通则死。请注意,这里的“柔弱”,是“无为”的一种面相。许多注家忽视了古人取象寓意的方式,拘泥于喻体的意象,受到“柔”这一面相的迷惑,把这一表述局限于“有前途的事物都是柔弱的”这一片面认识,没看到“柔”是“适变”的具象代表,忽略了老子哲学的深刻含义。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婴儿柔嫩,老人僵硬。草木亦然,幼时柔弱,老来硬直。老子借用生命体的特征,来比喻不同态度的不同命运,把“柔”与“长命”,“硬”与“短命”形象地联系在一起。
  但切记这是比喻。婴儿柔弱,婴儿有很长的生命期,于是“柔弱”与“长命”挂了钩。而“无为”就是顺势而为,“上善若水”,顺势行为具有水一样的柔性,于是“无为”和“柔性”挂了钩。可见,老子的“柔弱”,就是指“无为”的态度。但“无为”较难理解,所以用柔弱来帮助人们理解“无为”的行为特征。“柔弱”即无为,是指不跟对象硬拼的睿智方式,是顺势而为,不是指“弱不禁风、望风披靡”的那种“柔弱”。在道家的词典里,“柔”是一种主观态度,不是指客观的弱小或软弱。而许多注家局限于喻体意象,把“柔软”实义化、单义化,认为凡松柔的事物都胜过刚硬的。这完全是误读。老子的“柔弱”,是指量力而行,在无法改变对象的时候,不要去强行改变。要顺着来,不要逆着来。比如,小孩子打游戏入迷,你平时没管,发现不可收拾了,立刻禁止,结果小孩离家出走。就是说,强硬态度并没有换来想要的结果。你耐心地陈说利害,并取得小孩同意,逐步禁止,同时引导小孩注意力转移。这才是老子说的“柔弱”态度!柔弱胜刚强,是指顺势而为的态度比强行干预的态度有效,不要误以为豆腐能战胜钢刀。
  再比如,老子是这样谈论兵事的:“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如果“柔弱”就是示弱的话,那么敌人来犯只能逃命,怎么会“不得已”而迎战呢?很明显,老子认为,别人来打你,你尽管不愿意,但还是得打!这就不是示弱。再者,“胜而不美”,意思是“打胜了,不要自我炫耀”。示弱者即便迎战,也是且战且退的,怎么可能打胜?打胜仗还算“柔弱”么?可见,老子的“柔弱”,不是指力量、志气的柔弱,而是指态度的“随机应变”,即“能为则为,不当为则不为”的“无为”。老子把“坚强”与“死”,“柔弱”和“生”划上等号,更说明它们指两种态度,不是指事物本身的柔硬属性。柔弱指随机适变,“坚强”是指一成不变的态度。以固有的态度来应对不同的情况,必然碰壁。“死”,是指没有出路。古人用词习惯跟今天不同,古人往往用极端的词来表示一种方向,“死之徒”,是指没有前途的方向。我们今天用词比较精确,能用不同词语来表示一个方向的不同阶段,但不能因而曲解古人的意思。
  由于老子的意思被曲解,所以后人都看不出王阳明的心学其实就是新版的老子哲学。从认知与行为的角度看,心学就是老子的“柔弱胜刚强”的翻版。钱穆研究王阳明的《传习录》,得出7大要点:(1)良知,(2)知行合一,(3)致良知,(4)诚意,(5)慎独,(6)立志,(7)事上磨炼。我觉得钱先生的思维能力实在差劲,思路混乱得很。在我看来,心学可归纳为两大要点:第一,正确认识事物,第二,知行合一。何以见得呢?
  心学之所以受人推崇,主要是因为王阳明战无不胜的军事成就。你想啊,阳明创立了心学,同时又出人意料地创造了军事奇迹,心学岂不是与“战无不胜”的能力挂钩了吗?谁不想干一件事成一件呢?所以,推崇心学的居然都不是理论家,而是实干家。比如日本一位将军就整天带着一枚印章,刻着7个字:“一生伏首拜阳明”。其实他信奉的不是心学这门学问,而是相信学心学能给人带来战无不胜的能力。
  当然,心学能使王阳明战无不胜,必定给了他一种卓有成效的知行方式。换句话说,心学其实就是关于“知行”的方法论。具体而言,所谓“良知”,“诚意”,“慎独”,就是放下先入之见,以事物本来面目的方式去认知事物,这种能力就是不带主观倾向的“良知”,也就是老子“道法自然”的“无为”心态。什么叫“道法自然”?“道”,指人的知行原则。“自然”,指事物的本来。人的知行原则要以事物的本来为准。请问,阳明的心学脱离了老子的认知模式吗?
  在生活中,有的人看事情特别准,有的却胡思乱想,南辕北辙。为什么有的看事准,有的不准?很简单,看事准的,是看到了事物的本来,看事不准的,看到的是自己的意愿。而要看到事物的本来,就必须放空知见,这才能发现事物固有趋势,才能看到影响它的各种因素,才能预见它可能的变化。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设计的行为方案,才是有效方案。可以说,无论在多么艰难的情况下,只要知行符合这点,就无往不胜。诸葛亮、王阳明等历史人物,乃至近代红军的成功,都是老子知行模式的经典例子。当然,这么做有一个大前提,就是你要达到的目的,必须处在事物发展趋势的范围内,如果目的与趋势毫无关系,就得放弃目的,因为“不可为”。这就是心学的精髓,也是《道德经》的“无为”论,这是最睿智的知行方式。
  我们不妨具体谈谈阳明的军事造诣。当时南方有四股匪患,朝廷征讨过,也招安过,十多年来毫无结果。兵部尚书王琼建议派还在贵州讲学的王阳明去征讨,舆论大哗,都说王阳明一介书生,哪能打仗。但从未见过王阳明的王琼却坚持己见,他说,他学过心学,觉得心学讲的是如何正确认知和行动,所以他应能胜任。由于无人可派,皇帝只好批准。结果正如王琼预料,王阳明凭着自己招募、训练的少数民兵,只用一年时间就扫平匪患。王阳明对四股土匪采用不同的方式,每种方式都是经过仔细分析设计出的最佳方案。这就是心学知行模式的威力!后来宁王谋反,王阳明又一次临危受命。宁王准备了10年,发动10万精兵造反。王阳明利用匆忙招募的8万民兵,只用50天时间便活捉了宁王。他仔细分析了宁王的情况,采用了五种针对性方式,每种方式都极大地削弱了宁王。他没有与宁王硬拼,因为拼不过,而是采取迂回曲折的方式,这不就是“柔弱”的方式吗?比如,宁王有两个得力帮手,但宁王对他们不很信任。王阳明了解了情况,在招募军队的同时,派出许多间谍,带着信件潜入南昌。间谍故意被抓,搜出信件,透露出两个帮手与朝廷暗中勾结的虚假信息。本来就不信任帮手的宁王哪有不上当的?“心学”是什么?是要你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最有效方法。老子“无为”的目的,不也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吗?
  “无为”,“上善如水”,“柔弱”,“不争”,“退守”等等《道德经》的专有词语,既是一种认知方式,也是行为方式,是知行的统一体。后世立言立功的杰出人物,都是老子思想的具体发挥。我们对《道德经》的取象寓意,必须有解码能力,才能准确把握其丰富思想。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兵强则灭”,不是指强大的军队会被消灭,而是说以军事逞强,一定会覆灭。就像树木长大了,不能随风倒了,就容易被吹折。强,包括两个含义,第一是逞强,感觉自己很强大,就以自己的意志去干预他物。“兵强”就是这个意思。比如,美国自持强大,就到处凭一己好恶搞制裁,居然对谦谦君子的中国动辄不逊。根据“兵强则灭”的原则,美国是一定会衰落的。现在已经初露端倪,且让我辈wait and see吧。第二,是指发展到鼎盛阶段的强大,也会走下坡。物极必反,鼎盛之后,必走下坡,是自然规律。无论哪种情况,逞强也好,鼎盛也罢,结果都是走下坡,所以说“强大处下”。聪明人读懂了老子,就能在主观上规避愚蠢的逞强行为,在客观上坦然接受不可避开的鼎盛规律。例如,根据中医理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就是说,肾精是遗传的命数,不可改变。而脾胃是后天的保养,好坏自己决定。假如,遗传的肾精规定能活100岁,那是在脾胃很好的情况下。如果脾胃不好,肾精经常透支,就可能连80岁都活不到。睿智者应该怎么做?就是不要糟蹋脾胃,让遗传的肾精走完自然行程。但到了70岁后,肾精遂还旺盛,但库存已大幅减少,“强大处下”,开始每况愈下。这是客观,要坦然接受。但有些人不服老,用药物透支肾精,结果恰得其反。
  中医的道理,与《道德经》的道理,“同出而异名”,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说《道德经》·第七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