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者或已成翁 发表于 2020-9-30 09:46:38

佛门的见解:何为“善”?

  出家人有一个习惯语:
  “善哉,善哉!”
  那么,何为“善”呢?
  俗人按照一般的社会观念去理解,也是对的——佛门有基础的五戒,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得到世俗社会的普遍认同。
  原始佛教的戒律并不复杂,目的仅为约束自己的身体与行为,以便安定心身,进行宗教的修习;戒律内容的体系化,是后来逐步形成的,大致上也符合世俗关于“善”的观念。
  比起戒律,佛门的理念中,给人印象深刻的,似乎是“布施”之说。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财布施也并非简单想象的那样,“一是一、二是二”;因为,一个慷慨解囊的君子,也有可能会造成一群贪利的小人。
  佛教认为,这是“非人”、“非时”的布施;而我们也应当思考,这种善行究竟能否持续?真实有益于社会肌体的健康吗?
  照录一位学者的话于下——也说出了“何为善”的困惑:
  “以中国传统社会规范为例,‘和为贵’是理想化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由民间规范解释为‘和气生财’、‘和气修条路,惹人筑高墙’等。‘和’作为规范仍然有些不充分,于是,就有了与之相匹配的民间规范‘忍’——众所周知,‘忍’是一条最普遍的民间规范,尽管它不大光彩,所以不算理想化规范——诸如‘忍得一时忿,终身无烦恼’、‘大丈夫能屈能伸’之类。虽然理想化规范可能表达了相对比较高的要求,但是假如没有比较低俗的灵活解释和补充,是很难实行的,就是说,实行总会走样。例如,虽然理想化规范通常要求‘刚正’和‘大义凛然’,但实际上也充许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让步,象‘好汉不吃眼前亏’、‘小不忍则乱大谋’。又如,尽管要求‘亲亲’、‘父慈子孝兄良弟悌’,但也允许‘人亲财不亲’、‘亲兄弟明算帐’之类的补充。”①
  再回过头来,说佛教关于“善”的见解,恐怕有违于世俗印象,其实也甚多的;比如密宗里的造像,经常可以看到分为兽、人、神三个层次:
  低层是兽,与赤身的女人相拥;上层是佛,处于金色的光焰之中,庄严而美好;中间一层是人,而人心是什么?是善与恶、“佛”与“兽”的混合体。
  对于人的严重恶行,如果只用慈悲的办法、试图转化,经常不能显效,也只有惩罚之,所以密法中也多显示出愤怒金刚相。
  《华严经·入法界品》里说,文殊师利引导善财童子南行参访五十三位菩萨,其中有一位叫作“无厌足王”;他每天都在惩治恶人,“或断其手、或截其鼻、或挑其目、或斩其首、或剥其皮、或解其体、或以汤煮、或以火焚、或驱上高山推令堕落”。
  连善财童子,也都惊异于他何以如此残忍——这也是菩萨现瞋恚的行相,有违于世俗社会对于佛门“慈悲”的印象。
  其实佛门的“善”,更多的时候,不能只作单纯的、表面上的理解。
  有位僧人向曹山本寂说:
  “学人通身是病,请禅师医治。”
  “病”喻指烦恼;但本寂禅师回答说:
  “不治。”
  而且还加了一句,“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②
  禅宗认为,禅师的参修心得,只是外在的他人经验,假如告诉了你,反而可能会形成悟道的障碍,所以主要还是依靠学人的自悟、自度;而当一个人烦恼到了绝望的程度,悟也就随之生起了,反而有可能会成为“绝处逢生”的罕有因缘。
  依照世俗社会的普遍理解,善似乎就是深切的爱心;但我读过一本佛陀传记,却记述了佛陀亲历的这样几件事。
  一次,佛陀对摩利佳迦说:
  “我最近听说在舍卫城有一个妇人的母亲逝世。她过度悲伤至失却常性,到处向人问‘有人见到我的母亲吗?你见到我的母亲吗?’我又听说有两个年轻恋人,因女方的父母强迫她嫁给别人,因而双双自杀。这两件事件已足以证明痛苦是因爱而生起的了。”③
  一次,佛陀对波斯匿王说:
  “陛下,你是否听闻十日前在舍卫城因为私爱而导致的悲剧?当儿子要结婚的时候,这个母亲认为是被人抛弃。她不以儿子娶妻为多得一个女儿,反而觉得失去了儿子和被出卖。她因此由爱生恨,在这对年轻的夫妇食物中下毒,把他们杀死。”④
  研读佛书可以发现,关于“善”的认识,佛门其实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与世俗的认知大致上符合,但又认为世俗的认知不够透彻,而要作辩证的思维与分析。
  另一个层次,佛教认为世俗关于“善”的观念,只是一个相对的观念,所以要超越它。
  的确,在这样一个缘起的世界里,因果错综复杂;何为“善”?各有说法,往往只是人们所持的不同见解而已;而有些时候,却会造成了思想观念的严重冲突,甚至于激烈、决绝的实际对抗。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写过这样一段话:
  “宝玉之于黛玉,信誓旦旦,而不能言之于最爱之元祖母,则普通之道德使然,况黛玉一女子哉!由此种种原因,而金玉以之合,又岂有蛇蝎之人物,非常之变故,行于其间哉?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⑤
  王国维说,贾宝玉对于林黛玉的爱,曾经是信誓旦旦,但当贾母决定了“金玉良缘”之时,他出于“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孝道,又不可加以拒绝;而我们也想问,难道是宝玉的爱还不够深切吗?难道他遵从孝道,不就是一种善吗?
  然而,黛玉毕竟还是凄凉地死掉了;再来试看她周边亲近的人,谁又一定是个蛇蝎之人、一定要让她去死呢?冲突的各方,也都在遵从自己的信念啊,还以为这是善呢;正如一位学者的分析:
  “林黛玉的自由性情,本无‘不可’;而薛宝钗的遵循名教,贾母、贾政的维持名教,也无不可。要问个是非究竟,追究谁是凶手,完全是徒劳无益的。《红楼梦》的伟大之处,正是超越了人际关系中的是非究竟,因果报应,扬善惩恶等世俗尺度,而达到通而为一的无是无非、天真无假、无善无恶、无因无果的至高美学境界,从而自成一个区别于中国传统戏曲小说模式的艺术大自在。”⑥
  佛教关于“善”的见地,正是超越了世间相对观念的纷纷扰扰;虽然也有与世俗重合的一面,这也是由于,佛教虽然讲的超越与出世,却又不能不存在于世俗社会之中,它的伦理思想必然受到现实社会条件的各种制约,所以也就引入了世俗的一些标准,此即佛教所谓的依于“世间力”。
  但也正如法眼宗的延寿禅师所说:
  “初即因善而趣入,后即假善以助成。实为越生死之舟航,趣涅槃城之道路,作人天之基陛,为祖佛之垣墙。”⑦
  那么,佛门这个“越生死之舟航、趣涅槃城之道路”的“善”,亦即更高一个层次的见地,又是什么呢?
  《大乘章义》说:
  “顺理为善,违理为恶”。
  《菩萨璎珞经》说:
  “顺第一义谛起名为善,背第一义谛起名为恶。”
  佛教的“第一义谛”,亦即“无相性空”之理;佛门说要顺着这个理。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所以不要执着于现实世界中种种纷纷扰扰、是是非非的现象与观念——“相”。
  而世俗之人,却受到了世间种种“相”的迷惑;即便他们在人际互动之中,用心去做种种好事,也不免会执着于“有相”之行,也就惹来了种种烦恼。
  因此之故,对于财布施,佛门倡导“无相布施”,亦即行布施者、受布施者、及其布施的物事,均要体会其空性。
  佛教认为,只有那种行事任重而又不执着于“行相”的人,才能够不住于烦恼,他们的言行可称之为“善”。
  据说,对于佛教第一义谛的修习深有体会的人,不会为种种“善相”所束缚,不会在形式上处处表现出“善”;他们还由于超越了世俗观念当中的“善恶之相”,而能够将所谓的“善”与“恶”恰当地统一起来,于是其所做所为,“善”时固然是善,“恶”时也是善,“善”“恶”均衡之时,还是善;他们总是能够随顺当时的现实状况,表现出最能够利益于各方需要的言行,以施展自己的影响力。
  当然的,这样的智慧境界,究竟是如何的,已非我所能知,也就没法子再写下去了。
  但我认识到,佛教所称的“善”,主要是指要知道人世间、人生之中,没有凝固的任何一个实体,也包括了“善”的观念;解脱的根本方法,也就是认识到事事物物,都是缘起的状态与过程,假如人们总是执着于世间“善”与“恶”这等相对的观念,也就不可能到达“解脱”这样的精神境界。
  注:
  ①《脑袋·书本及其他》,78—79;赵汀阳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②《曹山语录》。
  ③《古道白云》,147页;一行禅师著,线装书局。
  ④同上书,150—151页。
  ⑤《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14—15页;王国维著,商务印书馆。
  ⑥《红楼梦悟》,160页;刘再复著,三联书店。
  ⑦《万善同归集》卷上。
  2020—9—14;于宁波、翠柏西巷。

多看少言语 发表于 2020-9-30 11:03:54

佛教中的善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善是一致,比如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所谓的善是不加后天雕琢的,是天然的,无区别的,不存在人主观判断的,中国文化讲善的源头,佛教讲的宽泛一点,人后天秉性向先天秉性返回,达到至善。社会意义的善和这个不同,所以修行人士的善就是什么也不分,没有后天的一切观点,对错,臭美这些对立的内容,就像刚刚出生的婴儿,所有的事物的对立统一都是没有意义的,是一种大包容。落到后天因为生存需要,就有对立面了,所有后天的善是冲立场上讲的。比如男女,国别,种族,部落,人和自然等等之间利益矛盾的冲突来讲的,所以说的完全不是一个事情。至于行善的人分两种,一种有所求才行善,一种就是真正的修行人士,也就是佛教说的善哉,放下执着,无求之求。

多看少言语 发表于 2020-9-30 11:48:38

“是的,一个是第一义谛,一个是世智;在现实社会里,罕有没有脱离开实际利益的、抽象之“义”,这是深藏于潜意识之中的,而且观念也总是粘附着“境”的,难以纯粹。所以,这篇文所说的,一个是现实,一个是终极,矛盾的,佛家于是劝导世人以“无相”心态作调和,以免做了好事以后、心态上不平衡,亦烦”
  你说的这段话,我感觉有点问题,咱们共同探讨!象或者相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不论空实两界,无非一个以物或者有形论,一个以无相或者气论。无论空或者实道一样,理也一样。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道家不谈识神(道家不同道教,道教其实融合了道家和佛家的东西),佛家不谈元神。你说的潜意识是现代的提法,实际就是道家说的元神,也就是佛家说的如如不动的那个东西。佛家的义谛虽然说是普传明法,但是很少有人理解里面的东西,就比如“顺理为善,违理为恶”,他是超脱了人文社会,是修行人合于宇宙,乃至运行于整个宇宙大道的东西,是在空的层面上讲的。人只能部分合道,因为人有欲望,欲望所致,人就有不合道求欲望的一面,所以尽管是修行人,都还是人,所以道家讲无欲无求,同时也强调“欲不能绝,欲不能纵”,前面是相对人元神合于天地之共性来讲的,但是人毕竟还有除了元神以外的识神,两种关系说的很客观。人的矛盾来自于既要熊掌也要鱼,所以在这样群体下,更考验修行人士,所以道家这两个看似前后矛盾的说法很好化解这个诟病。你所提到的无相心态,其实不存在,也谈不上心态,无相就是空,就是不分辨,佛家不能拿他来教化世人,只能教化修行有觉悟的人,无相是修行层面的东西和境界,是褪去识神后的状态,褪去了五感后的状态。你去看汉字无和物的发音,你就会发现音近,但是意思完全不同,如果你超脱空和实,无和物其实是一回事,无和物还和一个字发音相近,那就是五,这个五在空为五气金木水火土,在物也是金木水火土,一虚一实,一个有形为物,一个无形为无。所以里面存在有为无所化,无中生有,同时有形的东西也会转化为无。这些个东西在佛家同样有这部分内容,比如卍和卐,这两个字你应该见过,一正一反,无非是道家说的是阴阳五行,佛家说的地火风水,道家说的阴阳五行以土为轴,水木金土绕着土轴转,然而佛家只讲四大,卐和卍的中间那个十字交叉点不强调,因为那是需要修行下手的地方,四大边上轮转,中心是如如不动的,不单分开说,在这方面道家讲的比较全,道家还把土分为己土和戊土。都在强调虚实是同一个东西,所以你说的无相教化世人是不可能的,这算是比较核心的东西了,就算没有什么传承的老修行都不明所以,何况世间普通人。

多看少言语 发表于 2020-9-30 12:21:26

唉,嘴巴没管住,说的太多了。。。。。。

浮生只影 发表于 2020-9-30 13:45:41

禅宗认为,禅师的参修心得,只是外在的他人经验,假如告诉了你,反而可能会形成悟道的障碍,所以主要还是依靠学人的自悟、自度;而当一个人烦恼到了绝望的程度,悟也就随之生起了,反而有可能会成为“绝处逢生”的罕有因缘。
  ---------------------------------
  这一段非常深刻。
  另外,佛家的善恶与世俗不同,正如陈先生文中所论,其善恶以第一义谛为依归,而世俗的善恶总是牵涉到利益,在人我公私之际生出是非善恶,且后者正是儒家长久以来所穷索冥思者。相对而言,佛家的善恶观要简明一些,理解佛学就能大致理解佛家的善恶。但是儒家的善恶观,知之不易,行之益难,一个“克己”已经难倒古今多少英雄汉!

愚儒2015 发表于 2020-9-30 13:59:47

而我们也想问,难道是宝玉的爱还不够深切吗?难道他遵从孝道,不就是一种善吗?
  上面的话有异议;
  如果说;贾宝玉自认为听命于贾母是孝道,别人说不了什么,但是否真正的孝道?可就有非议了!孝道不是一味地迁就,要看贾母的命令是否对?不听贾母是否不孝?没有对贾母
  “大不敬”何来不孝?既然不存在不孝,那么孝可就有另说了。孝道不能听命于不合自己意愿的命令,所以贾宝玉听命于贾母并不是孝道!

哑者或已成翁 发表于 2020-9-30 14:05:49

“多看少言语”兄好!
  您分析病状的留言已经看到,却总是寻找不到相应的格子回复,就写在这里了。
  去年夏天,午睡醒来,忽觉左腰一大块麻木,又象绑了一个东西,沉重之感,没有痛感。
  似乎是由服用黄莲粉过多引起的——每年都会发作牙痛三、四次,西药不能止疼,唯有黄莲粉有效。
  患“寒湿症”已有十年,表现为头重脚轻,上身烫热而下身冰凉;尤其头顶,冬天也会流汗不止,乃至打湿眼镜——剃光头就是这个原因;湿疹也很多。
  常会整夜无眠,时觉疲惫不堪。
  多年前,发作过多次痛风,已愈;仍喜食海鲜,不喝酒了。
  常去宁波中医院,但对于治疗失去信心,所以不肯服用汤药而只开点成药,仅就当时症状,对付一下;问题在,使用中成药——比如“一清片”以后,牙痛(热了)与胃部难受(凉了)构成了一对矛盾,轮换发生。
  腰部看过三次主任医师,拍过两次片,都说没病,也确信没什么病;但总是绑着一块东西,虽说份量也轻,久之渐觉很沉。
  但上次有个女医生说,先用汤药治脾——这个说法与你相同,想试;我觉得你能说得都对,所以很神,很想继续取建议!

获取验证码2020 发表于 2020-9-30 15:06:48

从佛门谈何为善,不得不说到“无明”。但帖子中发言的几位却不谈“无明”。
  简而言之,无明就是凡人的特性。
  不论佛、道、儒,善就是生。相反,恶就是不利于生。
  就拿红楼梦来说,贾母认为金玉结缘为好,那就是因为贾母认为金玉结缘有利于宝玉和贾家的生存。但宝玉认为双玉结缘更有利于自己生活的幸福。但可以这样说,因书中所设定的环境,不论宝玉如何选择,必然都是悲剧。
  这就是因为无明,也就是说无明之下没有真善。
  在世俗环境中,善恶之际的分别就是贪嗔痴。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公、同是善,私、异是恶。
  佛门的第一义谛的善恶只能在灭无明的基础上讨论。

愚儒2015 发表于 2020-9-30 15:22:36

@获取验证码2020 2020-09-18 13:43:33
  从佛门谈何为善,不得不说到“无明”。但帖子中发言的几位却不谈“无明”。
  简而言之,无明就是凡人的特性。
  不论佛、道、儒,善就是生。相反,恶就是不利于生。
  就拿红楼梦来说,贾母认为金玉结缘为好,那就是因为贾母认为金玉结缘有利于宝玉和贾家的生存。但宝玉认为双玉结缘更有利于自己生活的幸福。但可以这样说,因书中所设定的环境,不论宝玉如何选择,必然都是悲剧。
  这就是因为无明,也就是说无明之......
  -----------------------------
  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公、同是善,私、异是恶。
  无明一词没有太多意义,
  同都是善吗?要看与谁同?私,异都是恶?那么求同存异就是存恶?

愚儒2015 发表于 2020-9-30 16:21:56

@愚儒2015 2020-09-18 05:07:20
  而我们也想问,难道是宝玉的爱还不够深切吗?难道他遵从孝道,不就是一种善吗?
  上面的话有异议;
  如果说;贾宝玉自认为听命于贾母是孝道,别人说不了什么,但是否真正的孝道?可就有非议了!孝道不是一味地迁就,要看贾母的命令是否对?不听贾母是否不孝?没有对贾母
  “大不敬”何来不孝?既然不存在不孝,那么孝可就有另说了。孝道不能听命于不合自己意愿的命令,所以贾宝玉听命于贾母并不是孝道!
  -----------------------------
  封建社会,拿孝压人,
  衡量孝的标准是;敬与不敬,不是从与不从,从有敬,敬非从。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佛门的见解:何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