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0-7-24 12:05:14

【原】苏晋云: 已亥秋 "三苏" 祖籍文化节漫谈


序:
   请告诉我谁是"三苏",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拥抱,请告诉我"苏姓文化"的伟大,但不要高声喧哗,只要轻轻的告诉我:流着祖宗遗下来的血液,就是中国人吗?倘若丧失了文化传统的记忆,还算不算中国人呢?
   我们不忘初心,正本清源,重拾文化的记忆,拥抱记忆中的"三苏",追寻中国文化的印踪,汲取养料,展望未来,才会无愧于"三苏"。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也就是为什麽有那么多的学人乐此不疲的衷情于"三苏",因为"三苏"的自我意识和人格养份,巳经与中国文化深深的溶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体。"三苏"对我们的啓示:什么才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已亥秋 "三苏" 祖籍文化节 漫谈作者︱苏晋云编辑︱苏耿仁

摘    要(之一)为什么全国各地(三苏所涉关系之处)要举办“三苏"文化节?是"三苏"精神不朽的時效,是“三苏”生命永恒的张力,是当前中国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因为,今日之中国巳经不是封建社会,也非封闭社会,更非一元化社会。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对“三苏”文化多元视角的了解,将"三苏"文化融入新时代,以应对人类文化拓展的时代大潮,读懂"三苏",不忘初心、不忘善心。而读懂"三苏"的目的,就是读懂古代中国!当我们看惯了近现代国家注重财政金融的趋势,懂得了近现代中国,在发展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所在之時,今日之问即是昔日所题,自然不得不佩服“三苏”那超越时空的见解和士子品质的高贵。

摘    要(之二)      "三苏"对持守"中和之道"的例证有许多,而他们最大的精神特质,就是从苏武而來那士子为恪守“忠孝节義”大无畏的精神。愚今就引"三苏"中的“小苏”冒死上书神宗,即日诏对延和殿一节,来观其超越时空的現实意義:
      苏辙《上皇帝书》(《集》卷三十一):熙宁二年三月二日,具位臣苏辙谨冒万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认为“方今之计莫如丰财(按:此与宋神宗、王安石之主张相接近),然臣所谓丰财者,非求财而益之也(按:此于王安石之主张有不同了),去事之所以害财者而巳。” “害财者三:一曰冗吏,二曰冗兵,三曰冗费。"
      《上皇帝书》时至于今虽时差九百余年,但苏辙对中国社会病灶,神經点穴之精准,随着时光的流动仍是切中時弊!!他从陽光少年到陽光老年,始終保持着清醒睿智的状态,和沉着坚定的成熟風格。

摘    要(之三)苏辙,是三苏中輩分最小、官职最大、年壽最高者。倘若苏洵注《易》傳予子瞻子由,传的是什么?"傳的是《易》為君子郑粸樾∪酥\"的优良傳統,传的天啓神示国泰民安,传的是"唐宋八大家"中的"雄渾"之气。《易》讲变化,老庄守成,苏辙是从父兄那里"兩节功夫"並承。他一直活到宋·徽宗朝的中叶,他还同时具有北宋末端文化界“左右靠前、中场靠拢”的坚强后卫之职,故苏辙作为唐宋八大家的“门将”和殿军人物,其能力与实力至关重要!他于战略战术上"明于知時而审于处己"。“大鼎知难一手扛,此心已自十年降。……从今父子俱清静,共说无生或似庞。"(语出苏辙读《传灯录》示诸子)果然苏辙逝后十五年,侫臣当道,北宋亡。苏辙这位元祐学术的"黑马”他曾言:“文者气之所形。”则知文章之有时代之气脉,一如天地之有气运,运动场上之有气血,苟不流动,不将成为死物乎?

关 键 词苏辙学术成果、三苏文学境界的超越性、苏轼"烏台诗案"。

苏辙学术成果之一       苏辙一生甚富,是银行存款甚富抑或還是现金甚富?NO!乃是他一生著述甚富也,比他哥哥苏轼还要富而多,如有兴趣,不妨看看苏辙的“财富”《年表》:
      “辙有《诗传》二十卷,《春秋集传》十二卷、《老子解》二卷、《栾城集》《后集》《第三集》共八十四卷、《应诏集》十二卷。由于性格的关系,苏辙与兄苏轼有很大的不同。他自幼随兄学习,其文深受苏轼影响,时与唱和。入仕途后,虽各奔东西,但时以文字寄情。《宋史·苏辙传》:“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对兄敬重有加,在文学上以兄子瞻为师,“人曰我兄,我曰吾师;抚我则兄,诲我则师。”而子瞻评其文,以为:“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同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按:见苏轼《答文潜书》)

苏辙学术成果之二   辙少读史太公书,患其疏略。汉景、武之间,《尚书》古文、《诗》毛氏、《春秋》左氏皆不列于学宫,世能读之者少。故其所记尧舜三代之事多不合圣之意。战国之际,诸子辩士各自著书,或增损古事,以自信其说,一切信之,甚者至采世俗之语以易古文旧说。及秦焚书,战国之史不传于民间,秦恶其议已也,焚之略尽。幸而野史一二存者。迁亦未暇详也。故其记战国有数年不书一亊者。于是,因迁之旧,上观《诗》《书》《春秋》,旁取《战国策》及秦汉杂录,起伏羲、神农,讫皇始皇帝,为七本纪,十六世家,三十七列传,谓之《古史》,凡六十卷。载文至此,突然想起,要是天津相声艺术大师馬三立先生在世,倘那不动声色的表情将之一口气串将起来,实乃绝妙好辞题材呀!然苏辙的“甚富”包袱才稍稍透了一透,再看苏辙的富有:
      “晚在海康刊定旧解《老子》,寄子瞻,子瞻题其后曰:'昨日子由寄《老子新解》,读之不尽卷而叹:使战国有此书,则无商殃、韩非;使汉有此书,则孔老为一;使晋宋间有此书,则佛老不为二。不意老年见此异特。'及归颖昌,时方诏天下焚灭元祐学术。辙敕诸子录所为《诗》《春秋》传、《古史》、子瞻《易》《书》传、《论语》说,以待后之君子。复作《易说》三章及《论语拾遗》以?子瞻之阙,其论大衍之数五十,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尽扫古今学者增损附会之说,得其本真。既殁,籀等述其绪训,为《颖滨遗言》一卷。" 按:除《年表》所列之外,苏辙还有《龙川略志》十卷,《龙川别志》四卷。《四库提要》云:“(朱熹)极不满于二苏,而所作《名臣言行录》,引辙此志及其半,则其说信而有征,亦可以见矣。”看看苏辙“甚富"的文贵之气,弄得朱熹老夫子都嫉妒不已。

苏辙学术成果之三苏辙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与兄苏轼相较虽略稍所逊,但亦能独树一帜,成一家之言。他发展了韩文公“气盛言宜”的观点,读一遍《苏辙文集》、《苏辙年表》,就知道他的厉害之处在哪里了,他的“甚富”是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国家财富之一,他的“甚富”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大复兴的库存金量之一。
      苏辙19岁斩露头角,在文坛上打造了他的第一桶金,亮出了他卓有建树的“文气说”。他写给宰相韩琦的《上枢密韩太尉》即是典范之一。为方便读者如不嫌弃,愚今略节录如下两小段: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苏辙学术成果之四 好一个杰出青年,文彩绝伦,文如其人,甚乃“文"超越了“人"。至性、至情、至理,紧扣太尉心弦。苏辙以气论文的观点,愚以为从中国文学史的史学观看,其在对孟子的“养气”之说上,实在是有了极大的推动与发展。以致当時的黄庭坚、秦观及后世的陆游、杨慎等均对苏辙备为推崇。苏轼亦由衷感言:“子由之文,词理粗确不及吾,而体气高妙,吾所不及!”真是知弟莫若兄也。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人生得一知己,巳经很难。譬如说父子、兄弟、夫妻关系,那只是个关系,但是不是心灵上的知己或了解自己的人?則不好说,所以,有“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 苏轼与苏辙就是有着如此地承天之幸运,有着从地上到天上,从精神到心灵的关系,他们兄弟在人生观、价值观、美学观、哲学观、宇宙观等诸关系上,缘来神慧,如出一辙,心心相映,等量齐观。


三苏文学境界的超越性苏辙,以气论文的真实性,是他的第一天性。而他的第二天性,即是文学的最高境界,超越现实功利、现实道德、现实视角,也是超越现实时空的审美境界,这是他的第二性。这个天性的境界被王国维先生称之为“宇宙境界",被冯友兰先生称之为“天地境界",而愚通过研究“三苏"的前辈们,诸如王水照、曾枣庄、孔凡礼、刘尚荣、陶文鹏、陳冠明、朱刚……等(直到《苏轼行蹤考》的李常生方家)這些方家们的真知灼见愚总结,仰视它为“审美境界"。这也是我们当今研究“三苏"的幸运,有着那么多前辈师长们的心血结晶来供给我们这些学子分享。

三苏文学境界的超越性之一苏辙的文气,首先是有冲发于他“内心的真实”这是前提。而文气的提升则是内涵的“超越”。倘若,其父苏洵其母程夫人对他们从小进行的本质教养是“造就"二字,那么,就巳经在他们人生的“磐石”上,打下了一生的浩气与底气。兄弟俩对父母親最大的回聩是什么呢?两个字“超越"。明允曾曰:“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说到“超越"本是“宗教学”的基本概念,“超越"是指,跳出经验世界而进入先验世界,故超越是“跳出"的意思。我们讲真实,真实讲进入;我们讲超越,超越指跳出;两下合并同类便是 :"入乎其中,出乎其外"。苏辙和苏轼创作的高妙之处,是即把握了现实的经验,又跳出了现实的经验。
      “超越”现实经验的内容很宽博广泛,(有人将此,称之为“梦”)什么叫作梦?据韦努氏百科全书解释:梦是一个正常的人神经系统的操作,往往对别人有正面的影响。但不是白日梦胡思乱想,满腹海市蜃楼,每个人都应当有美梦,所谓天马行空,鲸魚跃海,白云苍狗,一樽江月,“人生如梦”才充满着积极和喜乐的意義。

三苏文学境界的超越性之二苏辙和苏轼,他们对世间之物的观察视角,均超越了世俗的视角,精确调整了对世俗眼光的聚焦,建立了他们的文学视角、哲学视角、审美视角,愚今倘借用一下佛教的“方便法门”,即套用佛学的语言来表述,就是《金刚经》中把眼睛分为“天眼、佛眼、法眼、慧眼、肉眼。”肉眼便是我们普通人的眼睛,是线性的、浅近的、世俗的眼,世间“反映论”所使用的就是这种眼睛。而苏辙和苏轼,他们使用的是“天眼、佛眼、法眼、慧眼。”看出来的东西能一样吗?那立体的、高远的、超越的眼睛,用愛因斯坦的话说:这叫作“宇宙极境眼睛”,用“宇宙极境眼睛”看地球,宇宙不过是大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恒河岸边一沙粒。而佛教在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老牌哲学家庄子,老早就把眼睛分为“道眼”、“物眼”、“功眼”、“差眼”、“俗眼”,庄老他们自己就是用“道眼”来看世界万物的,故他看清了鲲鹏与学鸠的差异,知识与见识的差异,才形成了“齐物”(平等)与“逍遥”(自由)的大思想。“三苏"早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的主观见识均具一定的、独特的、不同凡响(想)的视角。视角一变,立异全新,这就是“三苏”原创性的秘诀之一。还有之二、之三,就暂不展开了。

苏轼"乌台诗案"

苏轼"乌台诗案"之一
众所周知,“乌台诗案”使苏轼成了当朝与后世的非常"奇葩"。如果这两兄弟要是没有那超越的眼睛,及同胞和灵胞的共享关系,灵性相通,文心相照,倘用世俗的眼睛来看。完了完了,这下小命完了……。“牢狱"在苏轼和苏辙的眼里又算得了什么,虽然強者牢中坐,弱者街上走,那“牢狱“之外的“牢狱”,又何尝不是更大的“牢狱”?这两兄弟可是从乃父手中接力棒为《易》传作注解的,心灵上洁静精微,神以知來,知(智)以藏往,《系辞》,岂能不知这“死生祸福、天耶"之关系?又岂能不知“谁是正義的谁是非正義”的这个现实大问题,和自古为皇多疑心,用文人防文人的道理?苏轼那无上上等的超越"阿Q"精神,焉会拿坐牢来当“悲剧”看?他很想在牢中写下这么几个字:不是英雄不到此,但他想想还是忍住了。苏辙也一样,老子大不了“天朝的官"不做了,但兄今之遭难,锋芒还是要收敛一下下的,《为兄轼下狱上书》吧(《集》卷三十五)“轼居家在官无大过恶。惟是稟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

苏轼"乌台诗案"之二耐人寻味的是,历史在此时留下了一个非常难能可贵的见证资料,是苏門中的另一位官员他叫苏颂,因为另外的一件案子,也被押审在御史台,而且就是被关押在苏轼的隔壁头。苏颂曾有一句诗写道:“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注:周必大《二老堂诗话》“记东坡乌台诗案”条引苏颂诗,《津逮秘书》本)苏颂说我朝北面的房子里关了一位湖州知州,遭遇很惨,又是骂又是侮辱,通宵不让他睡觉。他哪知那位湖州知州就是苏轼。行文至此我在想:哈!这真是六親重一运,一笔写不出两个“苏"字,坐牢监都坐得邻舍对隔壁,“天眼”对“天眼”!故“芦山堂”(苏颂)“眉山世家"(三苏)的后裔子孙们都要好好的深省深省,想想先祖长长"天眼"。话再说回苏轼,自人类历史以来,凡称得上伟大的人物都是受过辱的,那点辱对苏轼来说又算得了什么,辱人者必先自辱。那审他的李定不也与他同在一片牢瓦中,审来审去李定自己倒先睏起来了,他遇上了"非凡之子"瞌充又被提醒了。有资料说,李定因为审苏轼,而审得不得不佩服起来,说苏轼“虽三十年所作文字诗句,引证经传,随问即答,从善如流,无一字差舛。诚天下之奇才也”。(注:胡仔《苕溪漁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二引王巩《甲申杂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最终苏轼还宽容了李定,此是后话。

苏轼"乌台诗案"之三我們千万不要以为"乌台诗案"仅仅是苏轼个人的悲剧,它是中国文化史的大悲剧,它是北宋御史台、大理寺、审刑院,司法領域的悲剧,中国司法谁审谁的“审判线”从这里开始扭曲了,它成了"莫须有"的祖师爷。“乌台诗案"为什么会引起整个大宋朝,朝野人心的"地震"与哄动 ?它深层的"地震"源,对世界的影响是——从此以后“失丧"了整个中国社会,从个体到群体的“公民”意识!!自上而下无一幸免。苏轼逃不掉,苏轼坦蕩、苏轼清心、苏轼不违心,苏轼内心说:我怜悯你们,你们审我10天,我陪审你们20天,你们审我三个月,我陪审你们六个月,究竟谁审谁?我不逃避、我不懺悔,但你们一个也別想逃,你们谁都逃不掉!

   
结论
   从一苏二苏到"三苏"的形成,有着它深层的历史原因,也有着天地人和的必然,"三苏"父子的生命张力,相磨相蕩,相互促進、相互影响、相互形成,这等边的黃金三角之标签,不是“三苏"自贴的,也非自诩的,是時代的公认,社会的公认、文壇的公认。
       人与人的差別,作品与作品的差别,最終是境界的差別。我們今天说"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抑或还是"三苏"中的"小苏",他們的学术能力、人格特质、仁政之心、悲悯愿景,都具有超越功利的境界 “不应有恨”!因为,他們具有比一般人更高的道德水准和倫理态度。这个道德的水准虽然是現实的境界,但这个现实已然超越了時空,进入了审美和无限的自由時空。因为,"雪泥鴻爪"的天国灵台更高:"人生到处知何似,應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計東西。"它不是呈現某一个时代、或某一朝代的政治冲突与选择冲突,而是飞鸿的"天眼"巳然超越了一切時代、一切朝代的生存困境和人性困境。

/IMGtianya/2020/07/24/12/e0422cvu424.jpg

愚生:苏晋云2019、8、27于雁棲泊岸
原创投稿作品(转载须经作者授权)
并注明:“转自:苏氏信息平台”编辑:苏耿仁
欢迎亲们在底部发表神评,与我们交流
苏氏
信息
精彩文章欢迎阅读
(快速通道)
/IMGtianya/2020/07/24/12/yljhvuncgne.jpg
苏氏烈士谱    老兵故事
苏氏宗祠    苏氏寻亲      青藏苏氏
世苏动态       福建苏氏         浙江苏氏
热门阅览       四川苏氏         内蒙苏氏
河南苏氏       吉林苏氏         安徽苏氏
湖南蘇氏   江苏苏氏         江西苏氏
贵州苏氏       新疆苏氏      天津苏氏
广西苏氏       陕甘宁苏氏      云南苏氏
广东苏氏       台港澳苏氏      海南苏氏
上海苏氏       黑龙江苏氏      湖北苏氏
重庆苏氏       苏晋云专栏      山西苏氏
山东苏氏    苏健强作品      北京苏氏
河北苏氏 苏登科史料    辽宁苏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苏晋云: 已亥秋 "三苏" 祖籍文化节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