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0-7-23 19:56:54

【原】苏氏“种德堂”建成后,辉煌了五百多年,堪称广东的祠堂翘首

苏氏
“种德堂”建成后,
辉煌了五百多年,堪称广东的祠堂翘首
碧江传说之八
——广东祠堂翘首"种德堂”
火树银花夜禁驰,
女郎逐队踏灯时。
白花偷取宜男兆,
云市同登太尉祠。

在清朝,有草根诗人之称的碧江人苏鹤,在元宵夜写《碧江廿四咏》七绝中有以上的诗句。

诗中说的太尉祠就是碧江苏氏大宗庙“种德堂”,也就是老人家常常说的苏家大祠堂。种德堂是为了纪念苏东坡之孙、碧江苏氏始祖、顺德科举第一人、宋朝抗金英雄苏太尉苏绍箕公的。                                                      

2015年三月,常州的苏慎、眉山的苏学文、上海的苏永祁等苏学专家一行,考察碧江苏家的五间祠时,看到五间祠的宏姿与华丽而赞不绝口。我在傍边再告诉他们说:“碧江曾经还有一座面阔七间的大祠堂,只是在大跃进时被扣上封建堡垒而被拆毀”。他们都议论纷纷:“莫非就是传说中的碧江种德堂?” “这不仅是苏家的损失,更是国家历史文物的重大损失”。可见种德堂之名早已远远地传出了广东。 苏氏大宗庙即“种德堂”又叫“贻谋堂”?!

“是的,就是它”!它的名字是取自眉山苏东坡的家乡“种德亭”。它重建于明朝(1483年),由苏族中的后中进士、官拜大方伯、主持庐山白鹿书院的苏葵与户部主事苏仲组织重修的。至成化二十三年丁未(1487年)建成,此年正值苏葵中科入翰林。祠堂坐西向东,七开间,建制等级极高。而其大门上方的“苏氏大宗庙”五个字的牌匾,更是明代的岭南大儒陈献章题写。“种德堂”建成后,辉煌了五百多年,堪称广东的祠堂翘首。   

广东民间有个流传了几百年的谚语:“顺德祠堂.南海庙.番禺墓”。这意思是,在广东想看祠堂首选顺德,想看庙宇先选南海,而古墓的宏丽则数番禺也。事实上顺德的祠堂不仅数量之多,更是广东祠堂的精华代表。古时的顺德人最重视建祠堂,特别是在历史文化名村的碧江。那些名门贵族更是不惜耗资数万金,相互攀比建自家的祖祠,且一间比一间精美,一间比一间宏伟。至清朝年间,顺德平均每百人就有一间祠堂,建祠堂简直就是一种风气。

所以《五山志林》中也写道:“俗以饲堂为重大,其宏利者而莫胜于碧江”。即是说,要讲述顺德的古建筑,首先提到的是饲堂,其数量多规模大的都集中在碧江。又有“顺德古建看祠堂,祠堂荟萃在碧江”,祠堂文化是碧江一大特色。

大约在清乾隆年间,碧江村的饲堂已超过一百余所,而当时再看全国祠堂数量较多的江西,平均每个州县也就是116间,也就是说在那时,小小的碧江村饲堂数量已与江西的州县持平了。由于种德堂是碧江祠堂鼻祖兼最大,一直都是碧江村的标致性建筑物,更是广东的饲堂文化代表。    种德堂是一座少有的明代岭南殿堂式建筑,规模相当宏大。门外两侧竖满了石雕旗杆夹,大门口正对着几千平方的风水池,四边四面均为规格尺寸的麻石砌设,苏家人称之为“镜湖”(解放后碧江人称为洲坑塘)。两座雄伟的牌坊伫立在门前和内庭。仅大殿和后寝就能同时聚集2000多人,祠堂经常有宗族聚会的盛事。我本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没能赶上一睹种德堂的风采及参与喜庆之事,非常遗憾。只能听我八叔公讲关于它的故事。                  
   我们的苏族一直以来都是碧江最大最有财气的大家族,由于经济条件较好,所以每隔四代人修一次族谱,并且规定总族谱存放在大祠堂即种德堂里,故族体血统、关系都十分清楚。而种德堂的名下拥有很多田地和物业,在番禺万顷沙的沙田有200多顷,还有远在中山和东莞,而本地的良田更不计其数。可以说碧江的苏家在珠三角是富甲一方的,而且是富得流油的那种。(听一些老人说过在土改时,那些民兵烧我们种德堂的田契.地契.债条.借据就用了三天) 这些物业收入大部份都用作苏氏的祭祖,养老,恤孤,助学,励仕和维持地方的公益及建设。而这些活动中,我八叔公说最有意思的叫做“捧银”,就是本村里的70岁以上的长者,每年年终都可在种德堂的后座双手抱起在地上的银两,只要抱起能跨出大门的高门槛,那些碎两就是你的了。这“捧银”活动中,很多老人每年都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使其高兴的心情更激发起老人们注重健康的心态。这活动由明朝至解放前才结束,可见种德堂五百多年的昌盛与兴旺。
    在种德堂还有一种职业,是每代都以长子相传的仆役。仆役需加强练就一身武艺,以负责保卫种德堂的职责,有时候连读几天的大型活动中,这职责人也要几夜的通宵不眠,平时更要教弟子勤加练武。因为每年新春喜庆,各村的醒狮队有会向大家族的祠堂来“采青”,随时可能发生以武狮为名来打斗闹事的情况。在我八叔公小时候,有一年,种德堂突然跑来了一只在番禺沙湾以打斗闻名的恶狮,并摆武着挑衅的舞姿,凶恶的眼睛紧盯着堂前高高挂起的“采青物”,沉甸甸的大红袋包住至少有五两银子。由于太过高难度考起了这支凶猛而又心急的醒狮队伍,眼看凭自家的功夫是没法得到“大猎物”,只好挥舞着狮头,运气使出硬功,踩断了堂前的多条石阶,并不时恶势汹汹地舞出那违反舞狮规定的动作。此时,种德堂的仆役一直看在眼里,只见他不慌不忙地先让徒弟们擂起了苏家的狮鼓,然后亲自上阵舞起苏家的正义之狮,迅速向前先镇住了那“不速之狮”的霸气。看到现场的八叔公这样形容:“两狮猛斗相当精采,太公殿前天昏地暗,祠里庙外炮鼓震耳,各施功底平分秋色。”最后我们的正义之狮凭着平时多练且独有的轻功,巧妙地跳上恶狮身上,再以优美的飞跃就采下了高高的“采青物”,并赢得了各村的羡慕眼光及热烈的掌声。这种情形下那头恶狮恼羞成怒,拿出早已准备好身上的匕首偷袭刺伤了仆役。好一个苏家儿子种德堂的仆役,不但没有生气还礼貌地摆着送客的手势,苏家的鼓乐手也迅速擂起了送客的鼓乐,那“不速之狮”的一帮人只好灰溜溜地走了,以后再也见不到其来种德堂“采青”了。也许是因为种德堂每次迎接外来的醒狮,都在“龙游胜境”,“恭迎醒狮”的标语下鸣枪以示欢迎和震懾,已很久地镇住那些自认凶恶想搞事的外来舞狮。                              
   种德堂还有一个传说,就是“火铳”(火铳也是古战争中的一种礼炮),每年在大祠堂内祭祖或庆典时用火铳作礼炮。种德堂竟用其作苏家的喜庆礼炮,可见当时的苏家的权力及财力都是非一般之大,更开创祠堂礼炮用火锍的空白。据记载,火铳巨响三声时,震撼周边村庄,连隔江相望的沙湾也闻到三响。碧江人在自豪的序述间又有了歇后语:“种德堂烧铳——够哂响”。                           
    种德堂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象那些家喻户晓的“太公分猪肉”."跳火峰"及各种的文艺游戏等。可惜如今祠堂已逝,斯人已去。也许是难忘祖业,苏家后人开了一间书店为了纪念它,用了“种德书店”来作店名。宏丽了五百余年的种德堂,而今只变成了小小的承德公园,留下的就是年长老人的丝丝记忆,及碧江后人一代又一代的传说故事。
编写:苏健强.苏洪(碧江苏氏联谊会筹备组)
欢迎亲们在底部发表神评,与我们交流
苏氏
信息
精彩文章欢迎阅读
(快速通道)

苏氏烈士谱    老兵故事
苏氏宗祠    苏氏寻亲      青藏苏氏
世苏动态       福建苏氏         浙江苏氏
热门阅览       四川苏氏         内蒙苏氏
河南苏氏       吉林苏氏         安徽苏氏
湖南蘇氏   江苏苏氏         江西苏氏
贵州苏氏       新疆苏氏      天津苏氏
广西苏氏       陕甘宁苏氏      云南苏氏
广东苏氏       台港澳苏氏      海南苏氏
上海苏氏       黑龙江苏氏      湖北苏氏
重庆苏氏       苏晋云专栏      山西苏氏
山东苏氏    苏健强作品      北京苏氏
河北苏氏 苏登科史料    辽宁苏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苏氏“种德堂”建成后,辉煌了五百多年,堪称广东的祠堂翘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