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0-7-22 14:43:23

【原】祀三公山碑释文要义是祭祀山神,祀“日暖风调雨顺,家和人寿年丰”,祈“天地和谐”


      东汉皇位上的是安帝刘祜。公元114年,“京师及郡国五旱,蝗”,“郡国十五地震”;公元115年,京师旱,河南及郡国十九又闹蝗虫,“群飞蔽天,为害广远”;公元116年,京师又旱。公元117年比往年涝,6月三个郡遭雨雹,7月京师和10个郡国雨水较往年大,这年秋庄稼茂好,巴望着会有个好收成吧,可连雨天气让人心里没底。
       祀三公山碑立于汉元初四年(117年)。碑文记述常山郡相冯君(冯龙)在三公山建庙修坛祭神,率领地方官吏及百姓祭祀三公山神,祀求日暖风调雨顺,家和人寿年丰,国泰民安,消除天灾人祸,使其百姓家事百事兴旺安居乐业,家庭兴,家族兴,家国兴,家业百业事事如意,代代兴盛,祈天地和谐!总之这一年“甘雨屡降”,常山郡在秋天等来“大丰”,而这一切在他们看来应归功于三公山神。于是丰收之后,再到三公山,“起堂立坛,双阙夹门,荐牲纳礼,以宁其神”,他们期盼“谷斗三钱,民无疾苦”,期盼三公山神“永保其年”。于是,他们请来书家,又请来刻师,立起寄托愿望的祀三公山碑。
       此碑书法篆隶相兼,为由篆向隶过渡之字体。杨守敬《平碑记》云:“非篆非隶,盖兼两体而为之,至其纯古遒厚,更不待言。邓完白(邓石如)篆书多从此出,其镌刻私印,则纯效其体”。
       祀三公山碑现存河北元氏封龙山千佛洞汉碑堂。
       元氏县西北有六座名山,三公山为其一。三公山就是现在元氏县的仙翁寨山,在封龙山西十里。元人廼贤《河朔访古记》中已有著录,谓:“三公神庙在元氏县西北三十里封龙山之下”,庙有“汉三公山碑一通”即此碑也。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县令王治岐于城外野坡访得(此应有误)。乾隆四十年(1775年)黄易客南宫时,适逢三通馆搜求石碑,黄易协助辨识,观其字篆隶相兼,文复简古,与洪适《隶释》所载元和四年三公山碑不同,乃汉中叶所刻,于是吩咐县令王治岐将其移至龙化寺。此碑年款经翁方纲考为“元”初四年。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获碑经过。黄易鉴藏碑帖钤印“小松所得金石”白文印,如果黄易辩识碑文不仅仅注重在是隶是篆还是非隶非篆这一字体辨别上,而且对碑文内容核心要义进行研究的话,或许当年不仅仅只刻了这一枚“小松所得金石”白文印而已。

(图片转自网络,印藏上海博物馆,华笃安夫妇捐赠,青田石,纵2.4厘米,横2.4厘米,高5.9厘米。“小松所得金石”是黄易的自用印,作于他三十一岁那年。由于他和丁敬皆精研金石学而且擅长刻印,后人以“丁黄”并称。黄易刻印,师法丁敬,其印风以工稳闲雅见长。此印是他在乾隆39年河北元氏县访得著名的汉代《祀三公山碑》后,为记录此事而专门刻制的。黄易的楷书边款,秀逸宽博,工致谨严)。

       “小松所得金石”印,按照上海博物馆的文字解释“是黄易的自用印,作于他三十一岁那年”,本人对此有不同看法,提出商榷,“乾隆甲午秋得汉祀三公山碑于元氏县”,说明的石碑是乾隆甲午(1774年)秋得碑于元氏县,没有表明此印是1774年刻。根据元氏县志记载资料,王治岐于1777年才到元氏当县令,县令当了不过一年时间而已,“属王明府移置龙化寺"应该是1777年或1778年的事情,”作此印纪之“应该是此三公山碑移置龙化寺后的事情,也就是”小松所得金石“印应该是黄小松于1777年或1778年所刻。也就是此印作于黄易三十四或三十五岁。如果按照这个思路,黄易对发现祀三公山碑的经过,其自身的记载就存在时间上的前后不一的学术争论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黄易的前后不一记载其实是顺理成章,不存在缪误。
       以我多年收藏闲章的了解,许多著名的金石学家,有时都会就某一事或某一历史敬语名言,同时刻一朱一白印!从目前发表的文献中及面世的实物中,还没有看到黄易为发现“祀三公山碑”而刻另一枚闲章来纪录其发现的这一汉碑释文核心内容的篆刻印文,如果有,本人猜测该是朱文印面。历史往往会有奇迹,或许将来的某一天,我的猜想能成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祀三公山碑释文要义是祭祀山神,祀“日暖风调雨顺,家和人寿年丰”,祈“天地和谐”